- 相關推薦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小學生讀后感
只要做教師,就要常常提醒自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很艱難,唯其艱難,才值得爭取!
——薛瑞萍
再次品讀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思緒萬分,細細品位其中的內容,感動于薛老師的執著與細致,更感動于薛老師樸素的語言,對孩子細心的呵護、對家長真誠的交流。這是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演繹著不平凡事業的老師。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一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初始,看到一個個可愛的小不點,我便會心生柔軟。由于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或許他們還不知道上課不可以亂跑,或許他們還不明白下課才可以去廁所,或許他們還不清楚什么叫做作業。面對這樣的他們,薛老師卻略帶得意地說,“一年級的好處是看見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樣,真有成就感”。
我很佩服薛老師能讓調皮的一年級學生安安靜靜的坐下來學習,她說“我總提醒他們聲音輕些再輕些,少用嗓子多用心”。這就是薛老師讓我贊嘆的地方—薛老師每天都讓學生聽音樂,選擇適合孩子的音樂,培養學生在音樂中修身養性。薛老師讓孩子們聽抒情柔美的輕音樂,聽《春野》、《友誼地久天長》、《梅花三弄》等等。當悠揚的音樂響起,學生們很自然地就會安靜下來欣賞美妙舒緩的音樂。這樣,老師不費吹灰之力,就使得小學生安靜下來了。而且,還讓學生們感受了音樂的魅力,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對我感觸最深的也最精彩的是薛老師在一學期內給家長寫的二十幾封信。她把這一組信叫做“請跟我來”,也就是意味著老師和家長同心合力地完成一年級小學生的教育任務。她說:“今后,關于孩子的讀書,關于家長的讀書,以及教學教育中的其他課題,我們會根據具體情況向您提出建議,僅僅是建議。如果您愿意,如果你真的很愛你的孩子——請跟我來。”同時她還要求家長都能寫回信,互相交流。由此形成了第二個網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互相貫通了。——這也許是今日教育界的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教育家長,教育家長怎么做好一個家長,怎樣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成長。讀過之后我頗受啟發,不能忽視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所以我經常與家長溝通聯系而且也學習薛老師的方式寫郵件或書信的形式及時的跟家長交流,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我發現不僅孩子們習慣的養成提升較快,而且在教學中我也輕松了許多。
我深悟了教育的美麗源于用心去感悟。在薛老師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碎煩、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靜得如水,純得如雪。在日復一日看似單調與重復的教學工作中,用心,才可能挖掘出快樂與幸福。現在我每天記著教學日記,發現用心去體會用心去觀察,每一天都能發現一些奇聞趣事,累并快樂著,這就是現在的我的生活狀態。一位大教育家說過:千教萬教教人做人,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僅如此,以后我也要試著用更輕柔的聲音說話,老師的安靜和柔和是會傳染的,安靜總會從一些孩子到達另一些孩子。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小學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薛瑞萍《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06-10
小學生一年級記事作文07-03
一年級小學生作文范文11-26
小學生一年級作文范文04-10
一年級小學生開學作文06-20
一年級小學生作文通用03-27
小學生一年級作文(15篇)09-12
一年級小學生作文(精選27篇)08-15
一年級小學生英語作文范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