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再論“拿來”
想像一下,當魯迅先生穿越到現代,看到圣誕節期間琳瑯滿目的商品、奇裝異服的行人,一定會很驚訝吧,沒想到自己的“拿來主義”,在大半個世紀后,得到現代人如此積極的響應。然而,身為現代人的我們,不禁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拿來”的是否太多,是否將傳統文化置于“燈火闌珊處”呢?
誠然,以圣誕節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對于中國的古典文化有一定的沖擊,但是,這種沖擊,斷然不會作用于傳統文化的根基。試問,是否你吃了西餐,就會忘記中餐的味道?相反,有時西餐吃多了,我們的舌尖反而對中餐更加敏感和依戀。一個優秀的文化,必然能經受的住時代的考驗,而不會因為異國文化的漫入而搖搖欲墜,失去價值。
所以,對于以圣誕節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我們仍然要大膽地“拿來”!學習西方文化,也是對于文明的一次享受,也是獲得的'過程。圣誕節在西方,不僅僅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一個給予幫助、關愛弱者的日子,也是一個承載著無數家庭對新一年的展望的日子,可以說,圣誕節是輕盈的,但它絕不空虛。從圣誕節中,我們不難發現,西方的文化中同樣有真、善、美可尋,同樣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無論是哪個文化,哪個民族,他們的靈魂中必包含著這些樸質而又美麗的愿望。作為一個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文化,同樣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靈的潤洗。
同樣接受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方能裨補缺漏,有所廣益,所謂中庸之道的“中”字,便是中和不同的元素,彼此互相包容,互相發展,達成一種和諧的境界。不同的文化正如彩虹的不同顏色,彼此棱角分明,顏色鮮亮。但倘若我們能夠將這些文化“中和”起來,以彼之長,補己之短,便一定能達成費孝通先生所言的“美美與共,世界大同”的理想。
大半個世紀以前,王國維先生裹挾著他美好而又質樸的信仰,連同傳統文化的余暉,一起沉入水底。然而我相信,在奉行“拿來主義”的今天,我們非但不會發出“義無再辱”的哭嚎,而是在西方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彩虹下,奏響天籟之音。
這個圣誕節,我要與傳統文化一起過。
【高考滿分作文:再論“拿來”】相關文章:
3.高考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