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初一的作文共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初一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初一的作文1
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我看到家家都開始貼對聯。所以我無法承受骨子里的興奮因子。他喊著要和媽媽一起摘對聯。
我來到書店街,人們在那里買對聯,對聯,對聯。紅色的對聯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我拉我媽,我眼花了。“媽媽!趕緊買吧,不然被別人買了!”媽媽笑著說:“傻瓜!那么多對聯攤就不買了。除此之外,買對聯也要仔細挑選。這叫對門。”“門是對的?”媽媽的話讓我有點不解,但我沒有再問,怕媽媽說我又犯傻了。我跟著媽媽來到一個攤位。我媽指著一副對聯,連聲念道:“‘車行千里,人播四美風;“一路順風,”這副對聯賣給司機,司機買,希望安全駕駛。”“有道理,有道理!”我開始明白這種絕配的含義,于是點了點頭。這個時候看到一個人買對聯,才看到上面寫著:“笑葡萄出一窩蜜(第一聯),喜歡兩頭吃甘蔗;生意興隆。我猜這個家應該是做水果生意的。似乎對聯可以反映人們的希望和職業,也可以反映他們對祖國的祝福和喜悅。對聯真的很有意思!怪不得我媽說買對聯應該是對的。
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聯,所以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攤位,繼續前進。這時,我看到一個金燦燦的對聯攤。原來其中一副對聯是金粉寫的。我定睛一看:“人到虎年,會加大虎力度,給門加春色;給老虎添翅膀。”我覺得這大概是對家人的.一個很好的期待,所以買了這副對聯。
回家后,我把這幅精心挑選的對聯放在門上。這時,我仿佛看到對聯上的每一個字都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我們用對聯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初一的作文2
今天是春節。躺在床上的我還未從昨晚的煙花聲中回過神來,敲鑼打鼓聲又從外面響起。倉促起了床,從窗戶往下看,只見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和爸爸一起來到超市買早餐,超市里冷冷清清,只有幾位顧客,服務員更少得出奇。除了收銀臺有3位服務員以外,幾乎再找不到了。
吃完早餐,我感覺最麻煩的一件事就是給長輩電話或電腦視頻拜年。可爸爸媽媽卻感覺勁頭十足,還說這是中國最重要、最傳統的禮儀。由于每次一打電話,老人家們總是東說西說、問長問短、一刻不停。所以先由爸爸或媽媽撥通電話,聊上一會兒,等他們把話都說的差不多時,我就抓住時機趕快給長輩拜年了:“奶奶過年好!
爺爺過年好!
哥哥過年好!
妹妹過年好……就這樣大概說了十幾次,終于拜完了年。我便高興地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新華書店看書去了。走在街上,看到小的店面多數都關門了,較大的.店面和一些小店還開著。處處放著迎接新年的歌曲;處處掛著迎接新年的燈籠;處處貼著迎接新年的對聯;處處畫著迎接新年的龍寶寶……人們拎著大包小包走在大街上,出租車和客車司機今天肯定有個好收入,因為車上滿滿當當都是人,司機們個個喜笑顏開。
來到新華書店,看書和買書的人沒平時多,我隨手拿了本《我是你的守護神》開始看,不知不覺,到了下午三點多,該吃午飯了。我依依不舍的離開書店來到了鄉村基,不知是因為來得晚,還是因為今天過年,稀稀落落沒幾個人。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幾個舒服的位置,要知道在平時,無論什么時候來,這里的客人都是滿當當!
有點搞笑的是我們在吃午餐時,收音機一刻不停地放著一句歌詞: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
……
晚上,仍然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煙花,把天空弄得五彩繽紛。一個小女孩仰望著天空,把春節的一天記錄了下來。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節日。
春節初一的作文3
長輩發壓歲錢紅包,是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和大多數同學不一樣,除了傳統紅包外,我常常收到一份另類的、私人定制版的“紅包”。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先從大外公的人生經歷說起吧!
大外公年少時家境貧困,交學費時捉襟見肘。教材需向同桌借著看;曾外祖父揣著5分錢借遍所有的鄰居,湊不齊6分錢買半斤鹽;當時家里難得才能吃一次白米飯,大外公就將自己在學校的口糧省出來,帶回家過年吃。如此窘境比比皆是。在同學和鄰居的`幫助下,大外公一邊勞動一邊讀書,完成了小中高的學業。日子雖清苦,學習生涯卻很豐富多彩: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使用顯微鏡,第一次接觸五線譜,第一次進閱覽室……
第一次參加高考時,大外公輾轉汽車、火車來到金華,晚上蚊帳里滿是臭蟲,不得不在婺江邊的窄石凳上躺到天亮,匆匆吃了早飯就參加考試,卻不幸落榜。第二次高考時,大外公邊在家鄉幫助辦學,邊自主復習,考取了杭州師范大學,我幾乎能想象大外公站在校園中,貪婪地注視著,歡呼著“我,是一名大學生了!”大外公懷著為國育才的理想,在永康西溪中學、永康二中、明珠學校種桃種李種春風,一種就是四十二年。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這位耄耋老人,至今都行走在傳播中國文化的道路上,雖然步子緩慢,卻堅定。 退休后的大外公樂于發揮余熱,不僅在金華市老年大學任教兩個詩詞班,還擔任金華市婺城區詩詞楹聯學會會長一職。
每次拜年時,大外公除了給我壓歲錢外,還附贈另類的“文化紅包”,那就是親自簽名的著作,如《歷代詩詞曲釋評》、《中華新韻(十四韻)新編》、《婺城對聯集成》等。撫摸著寫著“韻佳侄外孫女惠存”的書,聆聽著大外公的諄諄教誨,我感到特別溫暖,特別幸福。從年少貧寒到老有所樂,大外公見證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他特別期待我們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詩詞文化。
收到這些另類的“紅包”,我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代代相傳!
春節初一的作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唱的好詩。小時候,每到過年時期,我和小伙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不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這首詩,家鄉的過年習俗也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銘心。
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精巧的對聯,那鮮紅紙上的一撇一捺顯得龍飛鳳舞,像一個笑瞇瞇的臉蛋,洋溢著春節歡樂的氣息。走進廳堂,桌子上花花綠綠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鮮亮的油炸食品擺成奇形怪狀的形狀等等。豐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慶分布則越來越廣泛,是來年的好兆頭。但是食品的誘惑并不能使我饞涎欲滴,蠶豆粉絲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飄香。在家鄉,貼完春聯后,拜年的客人接連不斷,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趕回家和親人團聚在一起吃蠶豆粉絲。快到晚上時,我和朋友們趕緊跑到空地上塞住耳朵,等待爺爺奶奶放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我們躲在遠處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來,只因為這鞭炮像張牙舞爪的怪獸,發出可怕的聲音,膽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們一溜煙跑回家。堂屋里彌漫著煙霧,但是我們幾個小饞貓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貪婪地吮吸著潤滑而又帶有韌性的蠶豆粉絲。晚飯過后,親人團聚在一起放煙花,天空中五彩繽紛的雨點散開來,蘊含著一股輕松而又歡快的心情。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春節的風土人情更讓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
春節初一的作文5
小孩子們的天堂,大人們的忙碌,一家人的團圓……都是為了一個相同的、快樂的、紅火的、喜慶的節日——春節。
夜幕降臨,天上繁星閃爍,月亮掛上了天,一切顯的寧靜,又有點孤寂。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打破了這寧靜、孤寂。它帶著溫暖和歡笑來,它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五彩繽紛的火花在空中跳動,響亮的聲音在人們耳邊演唱,明亮的火花照亮了每個人的心。白色的煙霧隨風逝去,帶走人們所有的淚水、悲哀。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小孩子們捂著耳朵,圍著煙花轉來轉去,有些則躲在大人懷里,拍手叫好。這一刻,所有雜念都已拋開,所有人沉浸在快樂之中。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東西,每一家熱熱鬧鬧,有了許多年的味道,讓原來寂靜的城市變得熱鬧紅火,讓原本黯淡無光的天空多了幾分色彩。
接下來的除夕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孩子們,大人們都是一身新衣,處處飄著酒肉瓜果的香氣,家家門上都貼著紅紅的對聯,滿天的的煙花讓世界充滿了光彩,許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們紛紛趕回家中,為的是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聊一聊自己團圓的愿望,而且人們都要守歲,除了很小的`孩子,別人都要一夜不睡,盼望來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平平安安!
正月初一財神爺報到了,一家人一起開車到各地方去拜年,也會在所到之處得到壓歲錢,這可是我們小孩子最高興地時候哦!
元宵節也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晚上,所有的燈都亮了起來,把每條大街都照亮了,大家可以自由地觀賞,一邊聽著美妙的歌曲,一邊欣賞著五彩繽紛的花燈,是件多么享受的事啊!元宵節肯定要吃元宵,這天,家家戶戶都制作了精致美味的元宵,讓家人大飽口福!
正月十九這天,春節拉下了大幕,一切雖然又回歸了正常,可大家仍依然沉浸在春節的歡樂里,盼望下一個美好、快樂的春節!
春節初一的作文6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后,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后,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的。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的,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春節初一的作文7
記得寒假的一件事——過春節
寒假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除夕那天早上,我起得很晚,什么也沒做。中午直接在外婆家吃的午飯。下午回到家,外婆和媽媽正在廚房忙著準備春節大餐。我爸在外面貼春聯,我在上網。
該吃飯了,哇!多豐盛的一道菜啊!有魚、螃蟹和烏龜。爸爸說燒魚是為了好運,因為“年年有魚(盈)”。后來看到魚里有一些白色的東西,就問:“這是什么?”我媽說:“這是年糕,魚年糕的`意思是“一年以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看電視。
過了一會兒,吃完飯,我們坐在沙發上看春晚。晚會上有各種各樣的節目,包括相聲、小品、唱歌、跳舞和魔術,最精彩的是魔術。
去年的春晚,魔術大師劉謙開始走紅。今年春晚,劉謙再次上臺為大家表演魔術!這次,他表演了三個魔術。他從一個魔術開始,讓一杯果汁消失了。之后,他拿出一副撲克牌。主持人董卿洗完牌后,在十秒內把撲克分成十張牌,第一張有一張,第二張有兩張,第三張有三張牌……第十張有十張!整個房子都沸騰了。然而,最激動人心的是最后的神奇。劉謙首先讓旁邊的一個人拿幾枚硬幣,放在一張有機玻璃桌子下面。之后,劉謙說了他的經典臺詞:“接下來,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然后,當著全中國人的面,他把手穿過這個透明的有機玻璃,把下面的硬幣拿了上來!
不知不覺,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倒計時中,父親還放了個鞭炮,說是賺錢的一種方式。
元旦到初七這段時間,我過得很開心,每天都去親戚家。
今年春節過得真開心!
春節初一的作文8
蛇年過去,馬年到來的這個寒假,我來到了桐廬外婆家過年。我感受到了豐富多樣的過年習俗。
過年前,每家每戶都要提前準備很多好吃的。有的人家會做凍米糖,要打麻糍和年糕,有的人家會包粽子、包米馃、做米餃,還有的人家要殺雞、殺鴨、殺魚,有的還會殺年豬呢!他們把這些肉做成魚干、醬豬肉、醬雞、醬鴨。趁太陽好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把它們晾在外面,太陽一曬,“嗞嗞”地冒油,遠遠看去,亮閃閃的,一股醬香味隨風而來。哇,真香啊!
我最喜歡吃米餃了。我仔細觀察了做米餃的過程,只見外婆拿來一個很大的湯碗,把準備好的米粉倒進去,再加一點水,然后用筷子攪拌攪拌,再拿來調好的餡料。外婆拿出一團米粉團,用搟面杖在上面滾一滾,一塊手掌大的圓形面片就攤在桌面上了,在面片里放入我喜歡吃的豆腐、冬腌菜、蔥等餡料,在手上沾一點清水,在面皮的周邊涂抹一圈,再對折,把對邊合一起,然后用手指把一圈邊緣捏一捏,一個米餃就做好了。米餃可以蒸熟吃,也可以用油煎或炸,它們“躺”在油鍋里,油花在鍋里跳舞,還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像是在唱一首歌。等一邊焦黃后翻一個身,直到兩邊金黃。咬一口,外脆里嫩,滿嘴留香!
過年不僅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很多好玩的。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因為霧霾和pm2·5的緣故,今年放鞭炮的人少了許多。可是小朋友是不甘寂寞的,他們會用春節收到的壓歲錢,買一些好玩的玩具。大人除了給孩子壓歲錢,也會給小朋友買新衣服。
過年的習俗真多,過年真快樂!
春節初一的作文9
春節是孩子們最盼望的節日,到處充滿了歡快的氣息。
春節快到了,街道的燈桿上,掛著一排整整齊齊的紅燈籠、中國節,不時還能看到歡度春節的橫幅標語和喜慶對聯。晚上燈籠點亮,透著喜氣,把整個一條街都裝扮成了亮麗的`景色。路上的行人穿著新衣服,滿臉微笑,歡聲笑語,看來過去的一年值得慶祝的喜事不少。
爸爸媽媽放假了,大年三十正式來到,我們忙碌起來,把家從里到外收拾整理一番,媽媽特意買來幾盆植物花草,擺在電視機旁,讓人感到春意盎然。家里煥然一新,燈、桌子、茶幾擦得錚亮,瓜果禮物擺得整整齊齊,我禁不住把用手機拍下來,大家都照片很漂亮。
媽媽緊接著準備年夜飯,廚房里熱火朝天,美食的香味很快布滿了整個房間,我一邊吃著糖果,感受這種氛圍,都要陶醉了。我不時去餐廳看看,美食一道道上了桌,有老母雞燉的湯、水煮魚、大塊扣肉、白灼大蝦、蔥爆羊肉,還有我最喜歡的烤雞翅和雞蛋卷,最后,熱騰騰的餃子也端上來了,既有湖南老家特色,也有南京的口味。年夜飯開始了,我端起飲料杯,祝福爸爸媽媽和爺爺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透過窗戶,外面燈光明亮,還能看到大門口解放軍叔叔站得筆直,不知還有多少解放軍叔叔堅守在崗位上而不能像我們一樣回家團圓過年。因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雖然沒有往年的喧囂,但一切都很安靜平和,顯得那樣歲月靜好,感覺更加幸福。
春晚節目還是那么精彩,不知不覺新的一年來臨了。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厚厚的紅包作為壓歲錢,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我把紅包壓在枕頭下,很快進入甜甜的夢鄉里,新的一年將會有更多的精彩,更加值得期待。
春節初一的作文10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深受人們的喜愛。自古以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xx年馬年春節快到了,春節前夕,一月28日,我和我的好哥們——王杰,還有其他三位同學,在二實小楊大隊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潤發——我們是被邀來寫春聯的。
我們擺開硯臺墨水,寫起了一副又一副春聯。借著休息的機會,我抬頭一看,周圍圍滿了觀眾,有的定定地站著,默默地看著,似乎很在行的'樣子;有的連聲贊嘆:寫得真好,真不錯;有的忙問:哪個學校的,多少歲,學了多少年?還有的在議論:誰家的孩子,這么優秀,爸爸媽媽怎么教育的?……這時來了一人,古里古怪的,叫我們幫他寫什么“上帝與我們同在”,我一想:上帝?噢,原來是教徒呀,怪不得。我折好紙,寫了起來,圍觀的人說:“真不錯,小朋友,馬上幫我寫一副。”我點了點頭。
我很快又折了一張紙,沾上墨汁,剛提筆準備寫,一位老爺爺擠進人群,輕輕地,聲音十分微小:“讓我寫一幅。”我將筆遞給他,那位爺爺提起筆,頓時好像充滿了力量,筆走龍蛇,如行云流水,很快,一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便完成了,字與字之間間隔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活靈活現,剛勁有力,讓人看了無不嘖嘖贊嘆,那圍觀的人群一致叫好。
……
整整寫了三個上午,今天就要收工了,聽說有大禮包,我原想一定不怎樣,沒想到,竟是這么一大包,里面裝滿了東西,還專門放在了一輛手推車里,我拖著車就往家跑,路上媽媽打來電話,我故意裝出很沮喪的樣子:“唉,什么都沒有,白來了。”來到家,我大叫到:“哈哈,happy。”我將禮包放在媽媽面前,媽媽高興地和我擁抱,隨后媽媽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微信上,大家都祝賀我,我真開心。
這種活動既鍛煉了我的書法,又提高了水平,還開拓了視野,希望明年再次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春節初一的作文11
待舊符替新桃而上,我才發現:年,已來到了。
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往往就是年貨。置辦年貨算得上是頭等大事:吃的、穿的、用的,干的、鮮的、熟的。而如今,年貨變得千篇一律,采辦年貨也少了本來該有的喜悅心情。
于是,在父母的提議與陪伴下,我踏上了尋找“舊”年貨的路——
從父輩的口中,我常聽到油齏一物。那是種歷史頗為悠久的食品,據說是遠古祭祀時必不可少的祭品,流傳到現在,幾乎只剩個模糊的影像和名字了。在深奧古村的小巷中,它出現了。
將面粉經加水和糖拌和后,搟成薄片,用刀切作兩頭尖的菱形小片,并在中間劃一道,然后一頭朝中間穿過,投入油鍋炸黃。新鮮出鍋的油齏色澤金黃,十分香脆,帶著芝麻的清香。在以前,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做油齏,油齏便也成為了那時孩子們的零食。
在那賣油齏的攤鋪上,還有一樣美食,名曰風枵。它記載于清代《調鼎集》中,是桐廬的傳統美食之一。其形似帛,輕盈精巧,有著糯米的清甜。鋪上的風枵是一根根的筷子狀,實際上風枵的形狀千千萬萬,有紐扣似的,有貓耳朵形的.,也有一片片方形的。但不論怎樣的形狀,都是老桐廬人心中關于年的甜蜜回憶。
除了這些古老的年貨,到如今仍耳熟能詳的就是凍米糖。糯米、花生、芝麻……用米糖拌粘,切成小塊狀。一口咬去,只覺滿嘴的松脆香甜,無渣無屑,回味無窮。凍米糖甜到了心窩,或許正是沾了年味一抹,才格外清口。
一進入臘月,桐廬人就開始忙活殺年豬、打年糕、澆龍須、做索面、刮番薯片。一樣樣年貨,帶著人們的憧憬,在千家萬戶間搭起了一道橋。
身處城市,或許少了炮竹,少了燈籠,少了許多;
所以,尋找“舊”年貨吧。它們也許只在生活中、記憶中留下了一道殘影,但這似是似非的一點回憶,卻能點燃整個春節,言說你的年。
春節初一的作文12
經過昨晚一宿的玩鬧,今天我本有足夠的理由睡到日上三竿。而我非但沒睡懶覺,還一大早便興致勃勃,一反常態地起床了。我實在想看一看這個不一樣的大年初一是怎么過的。
等待出發的時間漫長得如同一個世紀,老爸準備著各種雜七雜八的物品。他像往年一樣,用不知從哪兒來的小推車,推著一堆禮品。鮮艷的羽絨服中間,露出被口罩遮蓋一半的臉,和一雙戴著手套的手。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推車上居然放了一個喇叭。塑料的,里面安有電池,一看就知道是在路邊買的。可老爸沒事買個喇叭干什么?
一路上,我跟在推車后面,一直琢磨著喇叭的問題。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起了,路邊玩耍的孩童們在鮮紅的棉襖中間,多了一點藍色。我繞過他們,避開漫天被炸碎的.小紙卷。仍然不明白那個喇叭與這喜氣洋溢的景象有何關聯。
正想著呢,老爸已然停了下來,拿起了那只喇叭。我的視線跟隨著喇叭而上升,便看見老爸打開了喇叭的開關。現在要用到它了,我有點竊喜,又急于想知道它究竟是用來干什么的。從喇叭里,傳出了一點往年熟悉的寒暄的聲音。我們拜訪的人家應聲而出,在他家的院子門口與我們交談著,和往年并沒有什么分別,但我們始終隔著一米的距離。
談話接近尾聲,主人家便回頭,把老爸放在院子里的禮品,噴上了消毒液,提了進去。一晃眼,他又出來了,拿了早已準備好的裝在袋子里的零食,茶葉,紅包。即使鞭炮聲嘈雜,即使并沒有進屋說話,也沒有留下來喝茶吃飯,但大年初一的禮儀與親近仍無減少。我們離開的時候,主人家的微笑一直在我眼前蕩漾……
在無疫情的這個小城鎮,鄉親們仍有對疫情防控的高度警惕,在過好年的同時也沒有肆意串門,做到了對自己,對家人,對鄉鄰,對城市,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今年的大年初一,讓我體會到了慎獨和責任。即使沒有人在旁邊監督,我們也要盡到對自己,對他人的義務。人們對“責任”的態度表達了人們最初關心他人,體諒他人的本善之心。
春節初一的作文13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然后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這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我高高興興,大家今年都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在鞭炮聲過后,就開始吃早餐了。吃過飯后,我出去玩,然后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了。這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樣樣俱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取!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然后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具: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向玩到深夜,然后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期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喲!
春節初一的作文14
窗外,深藍色的天如大幕布一般,遠遠的,似有光亮隱隱約約,似繁星,似燈火。遠處時不時傳來幾聲犬吠,隱在夜幕中。燈籠掛在陽臺上,點綴著一年的第一天,大街處,商店前,小區內,無不有著它隨風搖曳的身姿,宛若九天上散落人間的星星。
年初二,我隨著母親來到外婆家。印象中的農村,泥濘不堪的小路,破舊的土屋,路上到處都是雞屎、鴨糞,空氣中還時不時地傳來一陣陣腐爛的臭味。可是今年,卻大出乎我的意料。一路上,那些彎彎曲曲的石子小路已經變成了寬大平坦的水泥路,道路兩旁栽滿了紅葉石楠,麥冬。而那一條條溪邊,也有護欄圍著。車繼續向前開,發現農村的電線上都掛著一個大紅燈籠,為春節又增添了一些色彩。每走一段路,都能看見專門為老人建設的公共健身場所,每一個健身運動品都被擦得干干凈凈,地上也沒有瓜殼果皮。
我走入外婆家,外婆正在做飯,那香味纏繞在我的鼻尖,久久不散去,外婆的皺紋舒散了很多。這香味洋溢著春節的歡樂,包含著一種濃厚的風情,走進廳堂,滿桌的花花綠綠食品令人眼花繚亂,門外時不時有幾只狗路過。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的春節令我更加感受到風土人情和人間親情的'美好。而家鄉的變化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過年的確是熱鬧的,也是快樂的,但年的背后也有著厚重的責任。我們不僅長大一歲了,同時又收獲了一份希望,對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而父母對于我們又多了一份寄托。
面對新的一年,如何調整自己迎接新的壓力和競爭,以新的自我面對新的挑戰。我相信,去年的不愉快已經被我甩掉,但是那份快樂不會像那隨即逝去的煙花,輕輕劃過無人的天際,時間老人會把它沉淀在歲月里,傳承在祝福里。
春節初一的作文15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
餃子相傳是東漢的醫圣張仲景發明的,原名“嬌耳”,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的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許多百姓,發現他們耳朵都凍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許多登門求醫者蜂擁而至,張仲景是心里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鄉親們,于是他便搭起了醫棚,盤上了一口大鍋,專門舍藥為窮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面包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嬌耳”下鍋煮熟,人們吃后頓時覺得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時候,媽媽總是要包餃子,她先把餡拌好,面和好。我們便開工了,媽媽先給我示范包了幾個,媽媽包得可熟練了,不一會兒像扇貝一樣的小餃子就一個個立了起來,我看媽媽包得那么熟練,覺得包餃子非常簡單,于是我便躍躍欲試,但是我一包就難了,不是餡少就是破了皮兒,要不就是包了個立不起來的“懶餃子”,我又氣又急,心想莫不是這餃子故意和我作對,不讓我包好,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是不是覺得難了,要有耐心,我馬上就領會了,餡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雖然很平常,但是其樂融融,你說呢?
【春節初一的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初一作文06-08
春節初一的作文06-18
春節初一作文11-22
春節的初一作文02-11
(經典)春節初一的作文02-11
春節初一的作文11-09
春節初一作文01-18
初一的春節作文02-11
初一的春節作文(精選)02-13
初一春節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