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話題作文匯總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話題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哲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式,也無法抵抗科技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技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嬰兒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已經學會了微笑,他們用微笑感謝幫助他們降生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你知道嗎?微笑是有魅力的!
當我們受到了他人的幫助,而他人卻不求回報的以一個微笑示意我們時,這個微笑是充滿魅力的!它會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動和快樂,也會使他人的心靈變得更加充實。記得那天,我去上補習班,去時天氣還晴朗得很,哪知夏天的天氣就像是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上著上著課,只見窗外烏云密布,反復在醞釀著一場暴風雨。坐在教室里的我心急如焚,期望著雨能晚點下再晚點下,可能是因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吧!還沒等我下課,雨就鋪天蓋地的襲來了。下課了,給爸媽打電話,但是他們也脫不開身來接我,只是說了一句:“找個老師把你送車站去吧。”便撂下了電話。我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覺得說出這樣難為情的話很不好意思,好不容易蹭到了老師的辦公室,支支吾吾的說出了這個請求,卻沒想到老師們竟無一人應答我,我的臉噌的一下便紅了,望著窗外的雨似乎還沒有停的意思,我更著急了,現在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我抬起腿來想要跑去車站,這是,我的學管老師突然開口了,說:“我送你去吧!”望著她瘦弱的身材,,我感激地說了聲:“謝謝!”出了門才知道外面的風有多大,我和老師冒風走到了車站,我對老師說:“老師,你回去吧,我自己在這等車就可以了。”老師卻說:“沒關系,這么黑,你一個人我不太放心!”因為下雨的緣故,道路上堵滿了車,公交車也遲遲沒有出現,我一次又一次的.讓老師回去,老師卻堅持要陪我。就這樣,老師陪我在大雨中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公車
。最后,車來了,老師把我送上車,我說了句:“謝謝老師!”可是她卻并沒有說一個字,只是給我了一個大大的微笑,可這個微笑卻勝過千言萬語!它比語言更能打動我的心,更能溫暖我!在車上,我看見老師微笑著,目送著車離去。
這就是微笑的魅力,它能溫暖人們的心,讓人與人之間充滿愛!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有一種聲音,悄悄地盤旋在耳邊,凝結在空氣的浮動中,輕盈地飄向那個叫從前的地方。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舊式縫紉機的聲音從這棟簡陋的灰色小平房里傳出,我趴在桌子上,撐著胖胖鼓鼓的臉頰,眼皮就像外婆的動作,伴著節奏分明的縫紉車聲,一下一下,一踏一踏。這樣的聲音,模糊了歲月,清晰了惦念。
外婆身材瘦小,在笨重的縫紉機前顯得更微不足道。但外婆并非看起來的那么柔弱。靈活的操作讓縫紉機看起來更像一只被馴服的老虎。但我看起來,她們更像一對朋友。
每當午后,噠噠的縫紉機聲總會縈繞在每一個角落。簡約的音符就像跳華爾茲的戀人,讓空氣的流動都慢了下來,感覺像是呼吸著甜蜜與幸福。外婆粗糙且瘦小的手指繞過潔白的毛線,腳板像蹺蹺板一樣上下踏動。外婆微笑著,偶爾抬頭望望昏昏欲睡的我。小時候只感覺到眼前的文字在跳動,現在想想,又是一番陶醉。
在搬新房子的時候,媽媽和舅舅也問過外婆是否要保留這塵封的縫紉機。外婆笑了笑,指尖滑過蓋住縫紉機的黑布,淡淡地說了句:“不必了,不要讓這破玩意兒打破了你們所說的新時尚。它老了,我也老了。”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隙輕柔地照射在指縫間,像是溫柔的`輕撫,讓人想起從前的溫暖。耳邊突然響起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的聲音。不知是這串陽光勾起了亙長的回憶,還是回憶讓這絲陽光如昨日般柔情溫暖。只是頃刻間,像是呼吸著從前甜蜜且幸福的空氣,眼皮失重而閉合了雙眼,我又如孩時安穩地沉睡了。夢里又是那個瘦小的老人,眼角不覺留下淚痕。
的確,有這樣一種聲音催促著我們成長,更有這樣一種聲音見證了時光。縫紉機老了,外婆老了。失去光彩的歲月讓人悵惘,讓人心酸。我不敢去估算外婆還能陪伴我的時間,只知道她頭上的白發再也不可數盡。噠噠噠噠……的縫紉機聲仍像催眠曲般回環蕩漾,但夢中的這個模樣已有多久沒有探望。
愛,不是華麗的文字可以肆意編織一番。愛,要像安穩和諧的縫紉機聲一樣,永遠留在心上。
有一種聲音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有這樣一種回憶讓我們體會愛在手里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在讀者分享會上,我總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那么忙,哪有時間陪伴家人、過有趣的生活?我的答案是忙中偷閑,并且想辦法讓空閑的時間像煙花一樣,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
我身邊有朋友在事業上升期,為了陪伴孩子全職回家了。但很快,我發現她根本沒做到像辭職之前說的那樣,陪孩子去旅行,給孩子讀繪本,跟孩子一起畫畫、彈鋼琴。我去她家,經常發現她在追劇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機,孩子一個人看動畫片或者玩玩具。我沒有責怪這位朋友,相反,特別理解。這就是人性。當你有很多時間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再精打細算地珍惜你的時間;當你覺得隨時都可以陪伴孩子與家人的時候,也不會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提高陪伴質量。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很想去做,千萬不要說“等我閑了再做”。這是無限拖延的借口。
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任何一件事,你想做,就可以立刻開始。忙中偷閑去做喜歡的事,不僅逼你學會管理時間,它帶來的成就感還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自信。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第一部獲獎小說《且聽風吟》就是忙中偷閑的結果。我喜歡村上春樹,不僅喜歡他的'作品,更欣賞他的生活態度。他大學沒畢業就跟太太一起創業,借錢開了爵士樂酒吧。好不容易還清這家店的欠款,房東卻要收回店面。他們不得不搬到一個更大的地方,重起爐灶,又背了一身債。開店期間,村上春樹忙中偷閑地完成了早稻田大學的學位。一般人四年拿到的學位,他花了七年。
他形容自己開店那幾年:除了天亮前的幾個小時,幾乎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然而,當想要寫小說的時候,他當天下午就去買了筆和紙,每天深夜關店以后,寫一會兒。不到5萬字的中篇小說,村上春樹寫了半年。在村上春樹自傳體散文集《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里,他寫道:“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艱辛,讀書和聽音樂對我來說始終是極大的喜悅。唯獨這份喜悅任誰都奪不走。”
每個人都是奇怪的。在悠閑中很容易將自己放縱到一事無成,甚至連快樂都沒有了——不是真的不快樂,而是快樂來得太容易,對它的感覺就會遲鈍。反倒是那些忙中偷閑成就的事情,我們會永遠記得,并且深深感到珍惜與自豪。
“等有時間再做”的真正含義是,閑得無聊再去做。只有不重要的事情,才應該被擺在這樣的位置。那些你喜歡的事、對你重要的事,無論多忙都可以抽時間去做。
【素材運用】
時間不是等來的,而是擠出的。時間倘若有人性,那一定是個偏心的人。對珍惜時間的人,時間走得很慢,成就一個個生活高手;對拖延時間的人,時間跑得很快,稍縱即逝,留下一世世唏噓遺憾。有夢想就去追,像村上春樹那樣,忙中偷閑,提高自己的行動力,抓住時間,就已成功了一半。
【速用名言】
1.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現在就開始。——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
2.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德國文學家歌德
【適用話題】忙與閑;抓住時間;行動力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我想告訴你一些關于我的童年。當我六歲的時候,我是一個可愛的'女孩!
一天,爸爸在河里看見了一些魚,他問我:“為什么魚只能活在水里?“我想了一下,我就給了他答案,”銀行里有一些貓,“我爸爸聽到那個時候就笑了。”。然后他說:“你是聰明的!“我很高興聽到這個。
也許你會說,“這是一個有趣的答案。”現在,我想,它是非常有趣的。現在我很聰明。我的父母非常愛我。我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童年。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生活中,競爭與合作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字眼。他們各自的比例和在人們爭論不休,其實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忙碌在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既離不開競爭也離不開合作。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現象,誰也不能回避,誰也回避不了。
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也存在的競爭與合作。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競爭與合作;中國積極參加對應金融危機的世界金融峰;中國參加《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中俄中法互相舉辦文化活動等。
競爭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也是學校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要正確認識競爭。競爭通常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的活動方式。競爭能激發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在競爭中,通常比較能獲得對自己實際能力的正確估價,競爭能進一步提高個人志向水平。
開放市場,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們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然之舉。競爭是經營者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實現優勝劣汰,大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合作是一種集體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個體姐,互相協作,以期達到某個共同的目標。個人要走向成功,取得突出成績,離不開合作。經濟的發展眼里不開合作合作。合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的解決更離不開合作。
安南曾經說過:不論今后你們選擇什么樣的職業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努力工作,并要學會與人合作相處。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世間就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因此,我們要改變自己!環境永遠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寂寞斗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熏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借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后人所銘記。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于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李白以為自己會一展鴻鵠之志,沒想卻只是為朝廷吟風弄月歌功頌德。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后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后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自己的,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藝,但卻不愿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變,是永恒的法則。改變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筑成固若金湯的鐵壁銅墻…
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自己,因為有了改變,人生才會精彩。有時,不經意間看到的一個場景就能使人一念之間走出陰霾。
以前,我遇到困難總想放棄,但是那次經歷徹底改變了我。
記得一年冬天,我和媽媽去登山。我來到山腳下,抬頭向上望去,山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陡峭的巖石上還覆蓋著一層白雪。
開始時,山路比較好走,我連蹦帶跳一口氣爬到半山腰的位置。此時已是中午,陽光毫無遮攔地照射到我的身上。雖然已是冬天,但是額頭上還是冒出汗珠。隨著高度的遞增,路由筆直變得彎曲,像蛇一般在山路間蜿蜒。漸漸的`,我的步伐慢了下來,氣喘吁吁地堅持向上爬。突然,我被一塊石頭絆倒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手擦破了皮。
我坐在臺階上對媽媽說:“別爬了,前面還有很長一段路呢!”
媽媽勸我說:“堅持一下,你看前面的那棵松樹,一年四季,始終如一,傲立在巖石峭壁間。”順著媽媽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棵松樹,只見它穿著樸素綠色外衣頑強挺立在深山中,顯得格外引人注意。松樹,沒有花的芳香,更沒有又香又甜的果實。但在懸崖峭壁的石縫里,別的樹木難以扎根安身,惟有它能傲然屹立;在北風呼嘯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國,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它還生機勃勃。松樹以它那傲然屹立的姿態,頑強向上的精神,被人們視為楷模。想到這兒,我不禁有些羞愧,自己遇到的困難算什么?我不能半途而廢,應該像松樹學習迎難而上。于是,我覺得自己又有了力量,繼續向山頂爬去。此后,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那棵松樹,它使我在面對困難時變得堅強勇敢面對困難。
很多人們常常說要改變自己,但實際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呢?在我看來,想要改變自己并不難,問題在于你是否下了決心。如果你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世界也會因你而改變。
高考話題作文 篇8
南墻猶可撞,苦難亦可破。“黑云壓城”不過是掩飾外強中干的手段。迎難而上后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迎難而上,苦難大而化小。
正如里希特在《長庚星》中所言:“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現它不過是灰色而已。”山窮水復又如何,勇于探索后你會發現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苦難,對于90后的我們又有何懼!
廢墟湮沒了多少人的幸福?災難的啼哭聲在中國上空呼嘯,在海地夜空中縈繞進而又在日本島嶼上盤旋。人們一陣恐慌,似乎諾查**斯的'語言提早實現,似乎真的已到世界末日。面對如此狼籍我們就此放手嗎?新蘇州則是對我們最好的回答。當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損害了這座文化古城,人們并沒有就此止步。愈挫愈勇,迎難而上后發現其實苦難也就是如此,巴掌大的苦難卻被人們演繹為世界末日的前兆。迎難而上后我們不會被浮面止住我們前進,不會磨除我們將苦難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的銳氣與勇氣。
迎難而上,其實苦難不是我們的絆腳石,而是我們的墊腳石。即使身體殘疾,只要勇往直前,生活是不會給那些勇者常開紅燈的。迎難而上后使天生下肢發育不全的約翰·庫提斯發現沒有雙腿又如何?他還不是照樣走路,甚至比正常人還要厲害。即使身體殘疾,史鐵生不也是迎難而上嗎?地壇的歲月使他發現:迎難而上后,生命的旅途中雖有紅燈,但畢竟是綠燈更多一些。輪椅的苦難并沒有止住他前進的腳步,他彰顯了自己生時“坐”著,死后“站”著的偉人雄姿。
試問若折翅小天鵝—李月沒有迎難而上,她又如何圓夢奧運?若眼盲心不盲的小軒宇沒有迎難而上,他又如何在亞運會上一鳴驚人?苦難其實也只是如此,如果眾多作家不敢身居其下,那我們思維的穹頂又將會隕落多少顆耀眼的星星呢?
迎難而上后它也只不過是灰色而已。沙漠的狂虐迷蒙了三毛,這個撒哈拉沙漠靈魂的雙眼,她沒有發現那“外強中干”的虛假氣勢,最終自了香魂離我們遠去。
亂石粗糲,荊叢棘林,只要勇于開拓也只不過是幾塊石子幾株雜草而已。迎難而上,苦難只不過是幾多云彩疊加,風一吹即可煙消云散。
【高考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話題作文04-27
高考話題作文09-09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07-27
【精】高考話題作文07-24
高考話題作文【精】08-12
【薦】高考話題作文08-02
高考話題作文【推薦】08-27
高考話題作文(熱)01-15
高考語文話題作文01-24
【優秀】高考話題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