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真話的敢說與樂聽初一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話的敢說與樂聽初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據載,宋真宗與大臣一起釣魚,好長時間無魚上鉤,真宗好生掃興。有個叫丁謂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賦詩道:“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鉤遲。”原來是真龍天子把魚嚇跑了。真宗聽后,龍顏大悅,不快之情頓消。這個慣于說假話的丁謂后來擠掉寇準升為宰相。
現實中,真話一般不那么好聽,多少帶點兒刺,很容易引起領導不快,輕則臉呈不悅,拂袖而去;重則雷霆震怒,拍案而起,甚至給穿“小鞋”。如是,投機取巧者干脆改說無關痛癢的大話、套話、假話了。想說真話,首先就遭遇一個“敢不敢”的問題。
1961年,少奇帶隊到湖南農村調研,叮囑調查組成員“要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讓群眾把心里話講出來,好話壞話都要聽,哪怕是罵我們的話”。群眾開始都很緊張,不敢說話,少奇同志用真誠打動了群眾,群眾終于說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話。
這件往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敢于說真話重要,而樂于聽真話更重要,聽真話乃是說真話的基礎。如果說敢于說真話是一種膽量的話,那允許別人講真話、樂于聽真話就是一種度量雅量。有什么樣的耳朵,就會聽到什么樣的話。領導干部,要想群眾講真話,首先自己要能聽真話。
“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樂于聽真話,鼓勵道實情,就能多一些發現的眼睛、思考的頭腦,幫助決策者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改進工作、推動發展,這正是聽真話的最大價值。
《呂氏春秋·壅塞》中記載:宋王得到消息,齊國要派兵進攻宋國,便立即派人去偵察齊軍入侵到了什么地方。先后有三個偵察者因說了真話而掉了腦袋,第四個見狀就對宋王胡謅了一通:“連齊軍的影子都看不見,百姓十分安定。”宋王聽了非常高興,賞賜了他很多金銀。結果沒有幾天,齊軍便攻進城來,宋王也成了喪家之犬。
“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對于手中握有決策權的領導干部來說,能夠聽到別人給自己講實話,就會少走或不走彎路,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如果一味喜歡奉迎恭維的虛話、大話、假話,只會使自己變得昏庸無知,導致決策失誤,事業失敗。如果領導干部聽見的要么是謊言,要么是鴉雀無聲,無形中就把自己與民意隔絕開來,那是非常可怕的事。
我國古代有個叫裴矩的人,他在隋朝為官時是以阿諛奉承著稱的佞臣,但歸順唐朝后,卻成了剛正不阿的諍臣,深得李世民器重。對判若兩人的裴矩,元朝名相拜住這樣解釋:“盤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這個故事值得今天各級領導干部深思。
【真話的敢說與樂聽初一作文】相關文章:
謊言與真話07-05
聽雨初一作文12-28
聽媽媽的話初一作文08-05
觀聽秋雨初一寫景作文07-19
助人為樂初一敘事作文09-19
助人為樂作文初一范文12-07
為什么說真話變得如此艱難10-14
助人為樂的爸爸初一作文(通用15篇)06-08
聽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