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屆滿分作文4篇(熱門)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歷屆滿分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1
以前聽說過字如其人的說法,說通過一個人的字跡便可大致看出這人的性格品質,后來又聽到文如其人的這一說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個人若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好,其做人的標準也會在無形中得以提高。所謂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說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會把你所想的東西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說起文如其人,不免要談到文風這一問題上,所謂的文風就是文章所體現的思想作風,或者文章寫作中某種傾向性的社會風氣以及作者語言運用的綜合反映。在我認為,文風分有剛勁有力與綿柔感性兩種,書面語說即豪放派與婉約派。豪放派比如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像李煜和李清照等等。如果說文如其人的話,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似乎更具說服力。李煜因國破家亡這一悲慘的人生經歷,在后期的詞風多以凄楚為主,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遠逝,內心悲苦不已,寫出“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他們內心是同樣的悲傷難過,所以寫出的詞便也傳達給人這樣的憂愁。而豪放派的蘇軾,站在江邊仰天長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與他仕途坎坷自身又不屈不撓的與世俗奮戰的品性不是遙相呼應嗎?而這一系列的例子不就是在佐證文如其人這一觀點嗎?
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寫好一篇文章,想要擁有好的文采與為世人折服的文筆,是不是就意味著你的人生經歷要出彩呢?不管文風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各有各的可取之處,古往今來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賞膜拜,只是文風與文品是不同的,文品幾乎可以說是關乎一個人的自身發展狀況的概述,就像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寫出來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棄的,不會有人愿意浪費時間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給人以正能量,教給人們積極向上的東西,這樣文字才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所以說,與其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不如先學會怎樣做人,一個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當你提高了自身的修養與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為大眾歡迎追捧。無論如何,請記住,應該做一個“大寫”的人。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2
看到這個題,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感動。
禁錮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的閃著光的日子不知從哪里涌出來,讓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對爸爸媽媽感慨一句:“這么著,我就要高考了。”他們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經認為漫長的高考路已到盡頭,我記得懷揣著分班成績踏入教室時的躊躇滿志;我記得第一節化學課校長坐在講臺上我們的小心翼翼;我記得發了高燒數學老師允許我睡一節課我的心滿意足;我記得無數個夜晚我的挑燈夜讀;我記得無數個清晨我的聞雞起舞……現在回想,這一切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或欣喜或憂傷的經歷,于不經意間早已一寸一寸地為我鋪平前方道路,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讓我堅強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著,我看到了不遠處的那扇門,雖然我仍只是望著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與未來,與更廣闊天地的連接點。門口,有自由的風氣,有大師的思想,有無所畏懼的新的征程。我渴望著在一片更廣闊的領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鐘愛的一片綠蔭中停歇;我渴望著在更遼闊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處深潛下去,去和其他魚兒嬉游爭食,去和海底的珊瑚問好。門后,是又一塊如此適合我的夢想的起飛之地。而現在,我正在不遠處眺望著它,過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腳夠到它了。
門與路,真是天生一對如此玄妙的組合。路上揮灑汗水,門后收獲驚喜;路上風雨兼程,門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為對執著的人最好的回報。路給了我明確的方向,門給了我拼搏的動力。而即將走完一程路、推開一扇門的我,無疑是個最滿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溫暖同行,我收到了媽媽關切的電話,我也看到從不參加什么祭拜的父親在普陀雙手合十給我許愿時彎下的`寬闊脊背。那些時刻,我便握緊拳頭,更奮然而前行。
我的門需要我自己推開。有一刻我終將試練我的鋒芒,在另一個圣潔的地方,仰望頭頂燦爛的星空,我將依然微笑著面對一切,亦會如偉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邊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為大學之門后,自有另一條充滿挑戰的路,那里有我未來的陰晴雨雪,路的盡頭,一定會在夢的渡口閃光。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3
曾經以為人生比較難的、比較艱苦的事莫過于高考,那時候的自己做夢都想趕緊考完試,無論如何不要再經歷第二次。只是回過頭的時候卻恍如隔夢,開始留戀那一段甜甜的噩夢。于是時光開始拉長。
我們有時會在一起大大地感嘆我們用教科書、復習資料等筑起自己小小的一片天,在酷熱的下午眼皮實在打架到不行的時候,在老師的滔滔不絕中偷睡兩分鐘,然后滿足的看著本子上口水流下的弧線,想象著函數的解題思路。老師的苦口婆心,還有那語言上的于心不忍,也曾經那么感動著我們,只是又一幅未來的藍圖讓我們奮書疾筆,心想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不會忘記了,我們的約定,在那些風雨無阻的早上,出現在教室門口,彼此給予的鼓勵;不會忘記了,我們偶爾的奢侈,兩個人擠在一張床上聊彼此的心事到很晚很晚,第二天頂著更大的熊貓眼出現在早自習上;不會忘記了,畢業時的大頭貼和厚厚的畢業留言,然后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唱著反調說出的贊美;不會忘記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在講臺上慷慨激昂的講話,招惹的眼淚紛飛;忘不了,那一份情誼,在許多的日子里寒窗苦讀,伴隨的歡聲笑語。
現在的我們有大把的時間來做我們自己喜歡的事,然而卻找不回我們當初的那份感覺了。反而更多地是空虛,曾經說過愿意拿生命來略過的.歲月,至今卻變成我們比較珍貴的回憶,時間就真的這么毫不留情的變了,剝削得我們遍體鱗傷。可是那又怎樣,畢竟青春是用來懷念的,而高考的那段歲月卻是我們青春歲月里比較值得懷念的,我們是那樣為夢想而奮斗著,為我們的美好未來而強烈地憧憬著。
當然,一屆又一屆的高考在繼續著,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在用熱血揮灑著自己的熱情,也許我們每一個人對待高考的想法都是一樣的:趕緊過去吧,永遠不要再來了,可是那又怎樣,即使不會再來,我想我們還會戀戀不舍那段時光。看著同學間的相互鼓勵,老師和家長的操心,無一不反映了高考的重要性。
也許我們會活到八十歲,也許我們的生命長河中還會遇到許多有意義的事,但是那又怎樣?我想不管到什么時候,我想我們會是笑著說高考。那段歲月一定是比較美的并且熠熠閃光的。因為有你,有我,有他,有比較充實的日子和比較美好的未來。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4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著這樣的為文之風:“為文必獨具一格,不拘性靈,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在我看來,這便是對“言為心聲”的最好詮釋。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著的是什么,你筆下流淌出的也應是什么。怪俠金圣嘆有二十四個“不亦快哉”流傳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著的人間愉快。但現今社會或者說是古今社會上總有藝術家不能使其為人與作品相稱的現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為兩種。
一類是作家在虛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淪為了全為稻梁謀的“作家”。李紳因為寫《憫農》而聞名內外,卻不想他后來竟成了一個奢侈無度的豪紳,他的為人也就不能與詩中所云相稱。另一種情況便是難言了,雖有“物不得其平則鳴”之說,但在一定的社會壓力下,有時“鳴”卻是極為困難的。李賀詩中雄奇的想象,奇詭的詩風看似另類,卻恰恰包含了他懷才不遇之悲憤。至于晚唐李商穩,其眼中的蠟燭泣淚也是他的`胸中之苦悶,只是無法直接訴諸筆端。
曹丕《典論·論文》中有言,“大丈夫見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句聲自附于后。”在科技發達言論自由的今天,我們應強調“我手寫我心”,而不是無病呻吟或是穿蠹經史,一個現代公民應能夠并且能夠恰當地發出自己的聲音,用文字指點江山。
現今社會已基本沒有“難言”的限制,我們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顆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蝸居虛名,而忘記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喚醒人類良知的作用。作家陳遠曾在訪談中這樣說道,美的本質是真,倘若過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離了寫作的方向,先有真然后有美,我手倘若寫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矯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會存在于這些文字之中。
先為真人,后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韓愈筆下的李愿使為一真人,他窮居而野外,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于是他成就了隱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個人心中,而且,這種真實的靈氣也會通過文字展現出來。
我手寫我心。長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過重重花徑,自有云白山青。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相關文章: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11-07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11-10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03-24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8篇11-07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53篇11-09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15篇11-09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15篇)11-09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精選15篇)11-09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合集15篇11-09
高考歷屆滿分作文6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