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年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年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1
照鏡子是我每天都要做的事,刷牙的時候、洗臉的時候、梳頭發的時候,我都要認真地從鏡子里打量一下自己。
鏡子里的我還算……還算可愛吧!大大的眼睛,彎彎的眉毛,小小的嘴巴,比較挺的鼻子,圓嘟嘟的臉蛋兒……有人也許會聽不下去,“喂!你那張臉何止是圓,都已經進化成胖了好嗎?”我裝不下去了,咳咳,別當眾揭破啊!因為事實正是如此……
唉,頭頂上的'痘痘雖然說已經消下去了大部分,但還是有幾顆小痘痘頑固地住在那里,看上去十分別扭,讓我這個擁有強迫癥的人恨不得把它們擠掉,但我硬生生地忍住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因為我有“前車之鑒”,看到我鼻子上的那顆小黑痘了嗎?那就是以前用手擠破時留下的“傷痕”。
唉,這臉是越來越胖了,都要超過一個全新的境界了,雖然這幾天都在運動,瘦了幾斤,但雙下巴還是存在的。每次一低頭,雙下巴馬上顯露真形,看得我直想減肥,要不然多難看啊,簡直毀了我的形象!
前面這些都沒什么,可為什么這長期居住在眼角的小黑點同學,你來湊什么熱鬧?想起這小黑點的來源也是十分憋屈的,想當初,我的同桌是一個左撇子,我剛好坐在他的左邊,然后我一轉頭,只見一只鉛筆向我刺來……于是,這小黑點就這么誕生了。幸虧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不然就真的毀容了。
這鏡子照得我真是又喜又憂。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2
早上,一聲急剎車劃破了寧靜的蒼穹,那撕心裂肺的“喊叫”,驚飛了鳥兒,震裂了大地,驚醒了沉浸在夢里的人們。
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越來越多,有人在打電話,電話引來了警車,警笛聲好像拉著惡魔的手,一陣嘈雜的聲音……
上學時,街上的人少多了,但還有很多人在議論紛紛,那毫不在乎神情和無阻的開懷大笑,讓人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那次的事對我來說,只是繁花中不起眼的一朵,繁星中不怎么閃亮的一顆,但對于我的父母來說,卻像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劑,使媽媽的嘮叨載越來越多,爸爸的大道理也一肚子講不完。
我家附近也新安裝了紅綠燈、警示牌,斑馬線也新漆刷了一遍,那刺眼的白與紅讓人不覺肅穆起來。
一天上學,我剛要走出家門,一向贊同我自理的爸爸突然提出要送我過馬路。當我認為爸爸將要目送我過街時,一個不經意的回頭卻發現爸爸已默默在我身后,一只手抬著,將要碰到我的肩膀,但卻總保持著一小段距離,爸爸的目光并沒有落在我身上,而是在望眼欲穿地追尋著兩面的車輛。我的.突然停步,讓爸爸的手,撞到了我的肩頭,頓時,我感到了爸爸手臂的力量。那巨大的沖擊力,只為在危機時刻,用手把我推出去。
感覺到我停下,爸爸還用關切卻又嚴厲的目光注視著我,說:“趕快走,這個時候怎么能在馬路中間停下呢?”說完便輕輕推了我一下,目光又回到兩旁的車輛上去。
瞬間感到,天地間只有我與爸爸,四周不是刺骨的寒風,而是溫和的暖流,此時,穿心的不是嚴寒,而是感動流入心田。
細微間,我感受到了父母無言的愛,也懂得了應該注意什么。長輩說我還小,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應該珍惜生命。等到像他們那樣,后悔也來不及了。
我沐浴著父母愛的晨光,置身于愛的海洋,用珍愛點然生命的希望,我乘著最堅實的小船,駛向用智慧光芒照亮的前方。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3
就算再淡化金牌意識,每一屆奧運會,最引人注目的,往往還是金牌選手。這沒啥不妥。
在古希臘時代的奧運會,沒有什么金銀銅牌,每個項目只有冠軍才能得到桂冠和歡呼。金牌選手是奧林匹克的光榮所系,其中的翹楚還會成為每一屆奧運會的標志性人物。像蒙特利爾奧運會時的羅馬尼亞體操天才科馬內奇,破天荒的七個滿分,居然讓電腦因缺乏相關程序拒絕顯示;還有“飛行的芬蘭人”努米爾,一連在三屆奧運會上狂攬九金,弄得連太空中的一顆小行星都以叫“努米爾”為榮了。北京奧運則肯定會以那個美國大男孩為榮,這個叫菲爾普斯的“游泳神童”,在水立方拿金牌如探囊取物,談笑間,紀錄灰飛煙滅。
奧林匹克敬請訪問給人類帶來了光榮,不但是人類的體能極限被一再突破,“更快更高更強”被神奇地無限延展,也激活了人類在科技、醫學、建筑、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的無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光榮無極限地幅射四方。“鯊魚泳衣”、“模擬高壓艙訓練”等科技成果,托舉了健兒們高舉的翅膀;“鳥巢”、“水立方”等擁有奇幻外貌的建筑,以奧運的名義矗立在本來保守型建筑占了上風的古都北京;諸多原來運動員研制的保健品及訓練方式,也在康復醫療等方面得到應用,造福更多的`人們;更不消說關于奧林匹克的大量藝術與文學作品,早已不脛而走,最生動的例子,是各舉辦城市在開幕式策劃中的苦心孤詣和爭奇斗艷,讓各主辦國的歷史與文化以最簡捷、最直觀的方式走向世界,溝通了世界各國的眼睛與心靈……
然而,奧林匹克最打動人的細節,有時卻呈現在不為人關注的燈火闌珊處。
比如,8月15日的動人一瞬,出現在水立方。在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決賽中,德國姑娘布麗塔·斯特芬觸壁后一時不敢回頭看成績,而世界紀錄保持者、澳大利亞的莉斯貝絲·特里克特已經看到,布麗塔僅以0.04秒的微弱優勢領先自己成為冠軍。莉斯貝絲便一直微笑著等布麗塔看成績,然后在水中抱住驚喜的對手,向她祝賀。那微笑和擁抱由衷而自然,動人心弦。
此外,還有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姑娘在領獎臺上“化干戈為玉帛”的動人一吻,還有杜麗失掉首金后觀眾和志愿者們如潮的安慰和鼓勵,還有陳一冰失手后“粉絲”們一如既往的支持……
這才是奧林匹克敬請訪問的真正動人之處,全世界最優秀的年輕人相聚在一起,他們是競技場上的對手,但是,他們也在分享奧林匹克的光榮,哪怕是失敗,他們也相憐相惜,自尊自重,他們之間,有一份可愛的默契和理解。在這樣的默契面前,金牌也會黯然失色。
這樣的光榮,這樣的動人,奧林匹克缺一不可。這,才是奧林匹克的真正魅力,才會讓奧林匹克從古到今,令人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