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獨行與結伴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 篇1
要想走得快,請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請一群人走。
對于這一說法,我認為,人生漫長,好好走路,還是結伴而行為妙。
其實人從生下來開始,就很少有機會真正一個人走過。
你無時無刻不處在一個集體中,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你不可能脫離群體獨自生存。
你讀書時,學校、班級、老師、同學,這都是一個個集體。
生活上,你又有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也許你真的沒有機會一個人走。
步入社會,意味著你將來到一個更加龐大的集體。
所以,不能一個人自由地走,那就一群人踏踏實實地過吧。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只有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會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雖然路途遙遠,過程艱難,但只有這樣才能成佛。
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可到達西天,但是佛祖什么也不會給他,只有回去隨唐僧一塊到達西天。
所以這樣看來,一個人并不一定真的比一群人快。
而一群人到最后得到的,是一個人單打獨斗望塵莫及的。
電影《戰狼》中,冷鋒剛入戰狼中隊時,她的隊長說了一句話——一個人強不是真的強,團結起來像群狼。
一頭狼什么也干不了,一群狼就可以天下無敵。
如果戰狼中隊在最后執行任務時只靠一人的'力量,是很難打敗強大的雇傭軍的。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如果你找到了你的團隊,那么以后想要走多快,走多遠,都是由你所掌控。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尋找屬于自己的那支隊伍。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隊友?當然不是。
我們應該找到真正的戰友。
那些可以在我們困難的時候有能力又愿意幫助我們的人,才能夠成為我們托付生死的朋友。
所以,人生路漫漫,還是請大家學會怎么結伴而行。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 篇2
人生漫漫,路途遙遠。很多人結伴而行,走走停停,爭爭吵吵,分分合合。與其一路上與別人爭吵不斷,倒不如遠離喧囂,一個人行走更為自在。
雖說一人行走的途中,避免不了孤獨,但沿途的風景卻仿佛比往日看得更加清晰。一個人行走,或許困難會接踵而來。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指引,小麻煩也許就成了大麻煩,小困難成了大困難。心中的煩躁急迫和不知所措也許會愈來愈重,但是,當你真正冷靜下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心里的承受能力和遇事的處理能力,卻在一步一步地提高。當攻克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路也是越走越快,越走越順暢。再回頭看時,也許以前遠遠領先于自己的那些團隊已經被甩在了后面。而他們此時或許還在那里不停爭吵,就在那個你剛剛走過的岔路口。
確實,一個好的團隊會讓成功變得方便許多。可是沒有一身的好本領,或許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流失。而一般的團隊中,不良風氣嚴重,正確的選擇沒做幾個,意見不合就開始爭吵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可見加入團隊也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人往往都是孤獨的,無論是身居山野的隱者,還是身處鬧市區的潮人,他們內心深處或許都叫囂著孤獨,靈魂的空虛,肉體的寂寞,既然注定要孤獨,為何不早早地選擇一條路,一條走得又快又遠,又能錘煉好自己的路?
直到現在,還是有大批大批的志愿者們,愿意去貧苦落后的地方支教。他們走了一條非同尋常的路,這是一條孤獨的路,是一條一個人走的路。他們放棄了大城市的繁華和安逸,拉著行李來到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當起了老師。這條路雖然孤獨,但收獲了別人看不到的風景,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經歷。
相比于滿是狐朋狗友的團隊,我寧愿選擇一個人走,看一看不曾看過的風景,品一品人世的生活百態。
所以,想要走得快,請一個人走,想要走得遠,也請一個人走。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 篇3
生命是走近平湖煙雨、歲月山河的一段動人旅程,恰似一場讓人神醉情馳的遠游。獨行的無拘無束,自由馳騁,同行的相互慰相互依托當如光和影的變奏,和諧地穿插在我們的旅程里,交織成一幅深遠而悠長的生命風景。
單獨上路,拋下種種顧慮,讓萬物裹挾自我靈魂深處最在、純真的芳香,往往使我們心游萬仞,汲取生活的真諦。
縱觀大千世界,歲月悠悠,如霧亦如電的喜悅,靜謐時分的徹悟,往往源自獨行的生命時光。沒有牽掛,沒有羈絆,我們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將心靈投向無涯的天際,讓萬類霜天的自由與我的靈魂在同一個脈搏里跳動,享受獨行的無限樂趣。回溯歷史,我看到莊子月下清冷而孤獨的身影,看到陶潛在晨光熹微中走向田園,他們的生命在獨行中快馬加鞭地駛向更高的境界,一切徹悟,電光火石般的靈感,油然而起的情愫,皆在獨行的腳步中覓得源泉。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的思想在一日千里地翱翔,因為他獨身一人而無所待,無拘無束,開拓了胸襟之無涯。要想走得快,就單獨上路。
可再富有激情的生命也會感到疲憊,瞬息而生的靈感也終會在風中熄滅。沒有人能夠瀟瀟灑獨來獨往地活過一生,沒有牽絆寄托的生命往往過耳走向寂滅。因而獨行之余,我們需要為疲憊的生命覓得靈魂的棲身之所,而旅人的結伴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結伴同行,為在路途中歷經風雨洗禮的靈魂尋得慰藉,關照救援的悠悠歲月。
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曾寫道:“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下,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獨行的年月往往有艱難困苦,而結伴而行的'歲月往往讓心靈有了傾依傍的出口,覓得半日之閑才能更好的上路。如果沒有結伴的吟嘯徐行,縱浪形骸,竹林七賢曲水流觴的詩意將無從傾訴,無論是嵇康、阮籍、山濤,以獨自一人的姿態向那個世界投向輕蔑的目光,都顯得索然無味,不會持久。陸游詩云:“遠游無處不銷魂”,而“銷魂”往往只有一瞬,結伴而行,卻能在情感的交流溝通中將它封印為永恒的記憶。生命綿長不斷,悠久持續,在電光火石般的喜悅過后的歲月里,是結伴同行讓我們有勇氣繼續前行。
單獨上路與結伴前行,少了哪一種,都顯得殘缺不圓,令人遺憾。而大千世界讓它們融匯交織在一起,我們才能共享徹悟的超然,恣肆的縱橫與棲居的安閑,久遠的關照,綻放出完滿的生命之花。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 篇4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想要走得快,請一個人走;若要走得遠,請一群人走。我認為不管走得遠還是要走得快,單純用一種方式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到底選擇“一個人走”還是“一群人走”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
很多時候我是比較喜歡一群人一起走的。但這有一個前提——我不討厭你,并且你這個人很優秀,值得讓人去信賴。反之如果這個人讓我討厭反感,我是堅決反對與這個人同行的。大概,人性都是如此。對于自己不喜歡的討厭的人,你總是只能看到他的缺點,即使他把某件事做的很好,你也總可以挑出各種毛病,有時甚至故意與他對著干。那么,一起走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想要走得遠也許只能是“天方夜譚”了。所以,選擇合適的人一起走,才是走得遠的前提。
當然我這么說并不是反對一群人走。每一種走路的方式,都有其優點。我之所以說一群人走與一個人走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原因也正在于此。和一群優秀的人同行,才能發現一群人走的好處;一個人走時,又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感受,盡情享受沿途的風景。然而,一個人走固然很自由自在,可再一想,你能忍受的了漫漫旅途之中的孤獨與寂寞嗎?你又能保證在這條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你一個人可以應付得了嗎?這時候是不是又想起了一群人走的好處?
事物往往都有它的兩面性。一群人走與一個人走的觀點也許是不分對錯的。有時候,是一個人走還是一群人走,又由不得你去選擇。畢竟人這一生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個人走;有時因為需要,你又不得不與別人結伴而行。這也是我為什么說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因。
說來說去,這兩種方式其實是一體的',不可分開的。而我們在選擇人生道路的時候,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走路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各取所需,對號入座,才會走出更快更遠的路和更精彩的人生。
【獨行與結伴議論文】相關文章:
與朋結伴09-26
夜的獨行07-07
夜幕獨行07-11
和苦難結伴而行作文12-25
結伴同行作文05-19
獨行者06-25
特立獨行09-04
踽踽獨行07-07
夜空下的獨行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