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議論文3篇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寬容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寬容的議論文】
寬容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人從小就教導我們要心胸寬廣,不與別人斤斤計較。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我們把心胸放寬,世界將會多幾分和睦。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經常播的那一則廣告嗎?在車水馬龍中,傳出了幾種不同的聲音,一位女青年先發話:“擠什么擠?沒長眼睛嗎?”一位男青年也不甘示弱:“年紀輕輕,怎么不說人話?”方唇槍舌劍,針鋒相對,正在這時,一位老人趕來阻止:“得了得了,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边@時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幾個大字“寬容是一種美德”。這則廣告雖然簡短。但卻給我一次心靈的震撼。是!我們在學校下課時經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面紅耳赤,從來沒有誰會想到把心放寬一點,有時候生活中就需要一點寬容。
古時候也有段關于寬容的佳話。清朝年間,有一位姓張的宰相。一天,在宰相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家人正在和葉侍郎的家人由于新房地皮的原因爭得不可開交。張老夫人特意修書一封讓人送到京城。張宰相看完信后,沒有立即回信,而是回了一首小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它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讓了三尺,葉家人見張家人讓步,也不好意思,也讓了三尺。這樣一來,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小巷,后人稱“六尺仁義巷”。張家和葉家也成了世交。
法國作家雨果也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是人的胸懷!敝灰覀兎艑捫男,以一顆寬容之心對待周圍的人,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篇二:寬容的議論文】
寬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釋然。而寬容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冷靜與理智,寬容自己并不是放縱自己。
人應該學會寬容。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膜;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愛。
我覺得寬容就是在心里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事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雖然要想做到寬容不是那么簡單,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從生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那樣你離寬容就越來越近了,經過不斷的積累,最后你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
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后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這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寬容的可貴不只在于對同類的認同,更在于對異類的尊重!@也是大家風范的一個標志。
寬容有三種境界,可以養魚為喻:最初級的境界是玻璃缸賞魚,只讓它在一定的范圍存在和活動;中等境界是池塘養魚,因地就利,因勢利導,水肥魚躍,魚張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則是江海生魚,千形萬類,任其自生,海闊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豐富。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業。
【篇三:寬容的議論文】
法國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世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人與人相處,講的就是寬容。
唐代有一位人教育他的弟弟待人要寬容。他弟弟說:“如果有人往我臉上吐口水,我自己把它擦了,行嗎?”那人聽了,說:“這還不行,你把它擦去,是違背了發火人要侮辱你的意思,依我看,還是讓口水自然干為好!
俗話說:“處事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步是福!
香港有一位作家,他有一本隨筆集叫《寬容是首歌》,一出版就銷售一空。由此可見,儒家的寬容愛人思想至今任有著道德基礎。
但是,對窮兇極惡,損人利己的敗人,我們千萬不要像東郭先生一樣寬容,應當“敬君子,治小人”才行。
有一篇文章叫《小人不可得罪,我不敢恭維》。對危害社會不良分子以寬容,溫柔對待,到頭來倒霉的總是自己。
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便能明白一些道理。
忍耐就是寬容。生活中有些事會遭到同事的批評,同學的誤解,如果一直反擊,只會使矛盾越來越深,是不可采取得。唯有冷靜,忍耐最重要。要記住“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谷粒!边@句名言。
忘記也是寬容。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埋怨,誤解……放開眼前的仇恨,迎接新的未來。
沒有寬容,人將變得危險;一味寬容,人將變得脆弱。
【寬容的議論文3篇】相關文章:
寬容議論文:學會寬容12-15
學會寬容(學會寬容議論文)12-21
初中寬容話題的議論文02-22
寬容的議論文(15篇)12-19
學會寬容議論文「優秀」02-09
寬容的議論文(精選15篇)03-07
關于寬容的800字議論文12-15
關于寬容的學生議論文作文12-14
寬容議論文滿分作文04-22
學會寬容議論文(15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