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 篇1
五一勞動節叔叔帶我和弟弟以及其他叔叔阿姨小弟弟小妹妹去賽崎的一個村子去摘枇杷。
我們去時就是在高速公路所以我不會暈車,之后到了村子那里,路很陡車不停地搖動覺得十分不舒服。過了一會兒,我們到了村子,便立即去我們認識的老太太的琵琶園摘枇杷吃。去前她告訴我們摘枇杷必須要摘外皮很皺的。
枇杷園真美呀!枇杷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到了枇杷園我發現枇杷樹長得可高了,葉子和普通的葉子差不多。為什么枇杷要用報紙包起來呢?原先就是為了不被蜂鳥吃掉啊!
我先摘一個吃了起來,呀!好酸。之后就和一個阿姨在籃子邊吃其它人的勞動成果。
晚上,我們吃玩豐盛的晚餐后就回家了。
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 篇2
“五一”小長假的前一天,我們連夜出發去商洛,第一天一大早,天還蒙蒙亮,我們就帶著迫切的心情來到了金絲峽入口。一入園,首先經過的是一條環湖橋,橋下是一片清澈見底的池水,水中有幾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此景正如詩中所寫到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背氐椎聂~兒在蓮葉下嬉戲玩耍,吐出的泡泡浮出水面,在池中蕩漾起一片漣漪……順著小徑伴著撲鼻而來的'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我們來到了玫瑰苑,里面的鮮花爭奇斗艷,不少人拿出了相機開始拍這些“一枝獨秀”,鮮嫩欲滴的紅玫瑰、黃玫瑰、粉玫瑰真是美不勝收。
再往前走,放眼望去前方是一條激涌的瀑布,不少游客三三兩兩的乘著漂流艇,在河中漂流,下面傳出的吶喊聲、歡笑聲、尖叫聲一浪高過一浪,望著瀑布,它那種川流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進過這條小瀑布,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彎曲的小路,正如古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中的一幕景象。
時間在飛速的流逝,不經意間,天就漸漸黑了起來,我們準備返回了,離開時,我戀戀不舍的向身邊的每一個經過的美景告別,暗淡的天空在美景的襯托下顯得不再那么顯眼,而我卻仍舊沉浸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中。
這充實的一天不但是我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與大自然的什秘,更使我懂得了一些深刻的道理,每個人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害怕、畏懼,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克服面前的困難。今天的收獲十分頗豐。
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 篇3
“五一”勞動節到了,結婚的人也一定很多很多吧!當然今天我參加了堂姐的婚禮。
堂姐在新密結婚,一路上我們坐著婚車到新密,車上響著“今天是個好日子。”新密周圍都是山水,這山和水可真漂亮啊!
到了地方,堂姐還沒來,我想著:“堂姐肯定又臭美了!”“咚咚”鼓隊來了,花車也在后面跟著,果然不出我所料堂姐真的好漂亮,還給我打招呼呢!她還穿著白色的拖地裙。
新郎新娘都到場了婚禮也該開始了。司儀說著一句又一句的祝福話,而小朋友們拿著彩帶和噴雪在新郎和新娘的衣服上、頭上噴,新郎幫新娘擋這噴雪,好親密的一對夫妻呀!
開始吃飯了,好豐富,有烤鴨、魚、雞、小菜,新郎和新娘開始敬酒了,敬完了就要給紅包了。吃完了飯我和姐姐在聊天,姐姐給我了很多糖。
“五一”我過的很開心,也很快樂,今天的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希望堂姐能過的幸福和快樂。今天,你們過得好嗎?
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 篇4
今天,陽光明媚,白云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我們全家去木蘭天池觀光。
一路上,小樹都紛紛退開,給我們讓出道來。車飛奔著前行,木蘭天池終于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只見花團簇擁著群山,群山上有生機勃勃、枝葉濃密的大樹。
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登山,仰頭望去,有許多奇形怪狀、千姿百態的石頭。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平扁平的,有的又大又圓,它們五顏六色,各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石頭。
山間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池子,池水晶瑩透亮,清澈見底,微風拂過,水面上波光粼粼,時不時有魚兒躥出水面,掠起一片片細密的水花。池水一瀉千里,發出嘩啦啦的響聲,變成了雪白的瀑布。把手伸進水里,冰涼涼的,像一條條柔軟的紗布包裹著小手,我興奮極了,真想在水里多呆一會兒呀!
抬頭可見山上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它們有的伸伸懶腰,有的在梳理頭發,有的在玩躲貓貓的游戲,有的還向我們吐舌頭,它們各個都青綠挺拔。
再朝天上眺望,顯眼的要屬木蘭的雕像。那雕像雪白,揮舞著劍,好一副精忠報國的雄心壯志。我們因木蘭而自豪,她可真乃我們女中豪杰。
要走了,我們都依依不舍,不過我依然眷念那波光粼粼的湖面與那陡峭如壁的山峰。但愿,這能在我心底,留下永恒的回憶。
我愛木蘭天池,愛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愛那陡峭如壁的山峰。
【五年級五一見聞作文】相關文章:
五一的見聞作文08-13
“五一”見聞五年級作文01-26
五一見聞的作文11-26
五一見聞作文03-09
五一見聞作文07-25
五一見聞作文03-12
五一見聞五年級作文10-12
五一見聞作文五年級11-29
五一見聞05-23
五一見聞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