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匯總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著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里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侖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2
中國傳統文化有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劃船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節日。
那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元宵節的故事吧。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如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3
傳統文化之舞龍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生活活動之一。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城區都有舞龍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經成為一種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舞龍起源于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人們用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舞龍的主要部位是龍頭、龍身兩個部位。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為九節龍、十一陽龍、十三世龍、多者可達二九銀龍。十五節以上的龍比較笨重,不以舞動,主要是用來欣賞
,這種舞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危險性很高,用竹子先撐住內部,披上紅紅火火的龍衣,在竹子里面的縫上頂住蠟燭跳來跳去,欣賞性很高,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舞龍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于花樣技巧,較常見的有:江龍漫游、龍頭飛舞、頭尾交跳、龍身擺尾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于動作表演,有各種的樣的金龍玩珠、火龍刀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的花樣讓我們眼花繚亂,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內外華人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他們就一向會舞起龍、耍起獅,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4
同學們,你們吃過“羊”嗎?我這里說的“羊”可不是我們平常吃的羊肉。我說的“羊”是用面做的像羊似的饅頭,吃“羊”是我們家鄉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
在我們家鄉,每年新小麥收獲以后,剛當媽媽的女人要準備些饅頭和一些禮物回娘家,這叫做看“羊”。過些日子,姥姥會帶一些大小不同的“羊”去看外孫,這俗稱送“羊”。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再送饅“羊”了,而是去面包房定做些面包“羊”。“羊”送到外孫家后,要把回頭“羊”讓姥姥帶回去,這意味著明年讓姥姥繼續送“羊”。
送羊一般送三年或五年,有的一直送到外孫結婚為止。
我小時候,姥姥一直給我送了三年“羊”,那些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羊吃起來味道好極了!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直流口水呢!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5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比如:中國結、武術、毛筆、硯臺、宣紙、墨汁、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臉譜、京劇、空竹、油條、油茶……
我喜歡空竹,因為悠悠球是空竹的后代。我也喜歡指南針,因為它能為我們指引方向,并且還容易帶。我也喜歡油條,因為油條外焦里嫩,雖然有點油膩,還有脂肪,但是味道很好。我也喜歡油茶,因為油茶是由很多花生芝麻等很香的東西合制而成,又香營養又豐富,并且還可以泡油條。兩樣一起吃,那味道簡直美多了,簡直就是天下絕味!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的印刷術,因為,20世紀的人真強!竟然能把一個字變成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甚至幾萬個,簡直太神奇了!
中國傳統文化太多太多了,多得我幾天幾夜說也說不完!個個都是中國發明的,就連外國字也是拼音組合起來的。還是中國好,我還是不要想到要加入外國國籍的念頭了。雖然,中國有些地方還趕不上外國,但是,也許再等幾年,等我們都長大了,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和我們的聰明才智來打敗外國人。等到那時,我相信,中國的科技一定會更發達,中國在各方面一定是最好的!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6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元宵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這天,我和爸媽拿出相片簿,一齊回憶著鬧元宵的情景。
下午3點,一聲禮炮響起,“民俗歡鬧賀新春”廣場活動拉開序幕。臺上那些具有閩南民間特色的舞蹈節目牢牢吸引住觀眾的眼球,另一側,一場木偶表演也讓許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爺爺說:“元宵氣氛真是好,那些節目讓我回憶起童年,好久沒看到這么好看的.木偶戲了!”
不遠處,燈謎引人入勝;圍棋、跳繩、投羽毛球入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玩得樂翻了天……這樣的演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好戲在后頭,現場鑼鼓聲、鼓掌聲、雨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舞龍、高蹺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間特色的傳統舞蹈,精彩得讓人目不暇接。觀眾圍得里一層外一層,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個子不夠的脖子伸得老長看表演……
6時30分,天黑了,公園里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鬧元宵真叫人難忘。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7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坐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別是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后門一開就能看見三把黃色的單人座椅,這三把座椅是專門為老弱病殘所設的。但我總是會看見一個孕婦或老人站著,偏偏會有年輕人、中年人坐在旁邊。其實我猜想坐著的人有想讓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虧。直到售票員說“誰能讓一下位?”我有信心說我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做到,看見這樣的情況會主動讓位!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禮貌!
【關于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關于五年級春節作文匯總七篇02-25
關于春天的五年級作文匯總七篇03-07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匯總七篇03-03
關于散文作文匯總七篇03-12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集錦6篇02-21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集合九篇02-18
關于傳統文化的寫作素材01-17
【必備】五年級敘事作文匯總七篇02-17
【推薦】五年級英語作文匯總七篇02-13
【精華】五年級英語作文匯總七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