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的啟示小學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個故事的啟示小學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故事的啟示小學作文1
英文月考前的那個周末,我因為相信了一個錯誤的訊息,所以用了整個周末來寫一些事實上并不存在的英文作業,而浪費了這些原本可以用來復習英文的寶貴時間,在我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后,我覺得非常的沮喪。
這時候,爸爸拿出了一本書,要我讀其中的一段文章,那是一個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故事,大意是有人送了鄭國的子產一條活魚,子產便吩咐屬下把魚帶去池塘放生,可是那個人卻把魚煮來吃了,然后回去告訴子產,雖然剛把魚放進池塘時,那條魚好像不太習慣,但是不久后它就很快樂的游走了,聽到屬下的回報后,子產很高興的說他作了正確的決定,那個屬下后來就向別人吹噓,連子產那么聰明的人都被他騙了。為什么子產那么聰明的人會這么輕易的被騙呢?文章中的評論是“君子可欺以其方”,因為子產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所以當他聽到善良正直的說詞時,自然就相信了。
然后爸爸向我解釋,因為我的心里其實是很想好好的復習英文的,所以才會誤信老師會在考前要我們寫那么多的英語作業。因此我雖然犯了錯,但是我的態度是十分正確的,而正確的態度是比考試的成績更寶貴的事,所以爸爸希望我不要太苛責自己了。
這段文章是出自《孟子》的《萬章篇》,而且爸爸還答應我,如果寒假期間有時間的話,他可以帶我把整個《萬章篇》讀一遍呢!
一個故事的啟示小學作文2
坐在電腦旁的我,百無聊賴,一時興起便看起“作文網”。忽然,我眼前一亮:咦、這里怎么會有哲理故事?于是、我便興致勃勃的看了起來。 日記
沒不一會兒功夫我就看了不少了,其中,就數“我們不是木桶”這篇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了。
故事講述的是:自從“狐假虎威”的事在動物王國傳開之后,老虎很快成為大家的笑柄了。有一天,老虎在河邊散步,忽然碰到了黑熊老師和他的學生踏青,黑熊老師邊走邊說:“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在于他最長的那根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根。”老虎豁然開朗:“我自己最短的那根木板就是缺少智慧啊!”于是,他虛心跟著黑熊老師學習知識,也慢慢地認識到自己的其他不足,于是他又跟地鼠學打洞、和羚羊學習奔跑、向青蛙學習游泳……每一樣本領老虎都學的不錯,很快、老虎就成為了技能最全面的的動物,名揚動物王國。終于有一天,老虎又碰到狐貍了,這一次,他再也不信狐貍的花言巧語了,并且狠狠地懲罰了狐貍、一雪前恥,老虎正高興呢,卻有兩只豹子要和他搏斗。老虎因為一直在學習其他的本領,卻沒有時間去訓練撕咬、搏斗、最終,他倒在了血泊中。“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在于他最長的那根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根。”這非常準確,但是、我們并不是木桶。
一個人的成就永遠在與他最擅長的一項。絕對不可以“琴棋書畫、樣樣不精”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長處,如果一個人每一種本領都普普通通,那么他的生活就會枯燥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