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的故事的抒情作文
【佳作示例一】我的故事
微微抬頭,有風跑過,紅花田中搖曳著的,是怒放的沉默。關于花田的故事,徐徐綻放。
在外婆家無聊了幾天,母親送我去花田摘紅花,“你看你醉生夢死的。”她說。
載我去花田的是小拖拉機,速度不快,令我的雙頰上掛滿了路旁玉米葉的露水,涼颼颼的。我沒有伸手去擦,這很容易讓我想到小時候從玉米地里偷食吃的感覺。
東邊露出一指魚肚白,再往上是魚背青,接著是魚脊藍,而在這青花魚似的天空下,是大抹沉睡中的濃綠,斑斑點點的明黃,以及星羅棋布的碎花小點——那是無言的采花農。聽到拖拉機的轟鳴,他們都微微抬頭,目送我進入花田的深處,一時間,竟只聽到有花葉扇動的低吟。
拖拉機遲緩地停下,我不知所措地爬下車。一位大嫂站在花田邊緣,瞅了手足無措的我一眼,丟來一雙橡膠手套,麻利地示范了一下動作,便又低頭繼續手頭的工作。
我有點發怵,但還是步入花田。齊肩高的`紅花長著小刺,扎得我有些痛。這群穿盔帶甲的植物,到底是如何變成眉目含情的粉嫩染料,我不得而知。但記得《歲月的童話》里曾說過,從前沒有橡膠手套,采花的女孩子們的手被刺破,流出的鮮血染紅花朵,而花朵擠成的汁液又是鮮紅的,故喚作紅花。
我摘下手套,試著扯下一朵紅花,可落在掌心的不過是幾片頹萎的花瓣,手也被刺了幾下,不難想象當年采花女子布滿薄繭的雙手是如何練就的。我固執地從浪漫的角度幻想,從前的采花農偶然發現紅花的汁液可以使布料變成粉色,于是她們開始種植紅花,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盡其所能的豐富眼中所見的色彩。她們無法改變千篇一律的生活,卻找到了這樣一絲小浪漫,使她們開始與“他”們區分開來,毅然開始反擊“空洞”和“單調”。
太陽漸漸升高了,大嫂喚我同去吃飯。走在田間小路上,我沒有似平常那樣端端正正地疾走,而是開始左顧右盼。田埂上的植物還是那個模樣,可它們的枝葉從未如此清晰地出現在眼前,生命在一片沉靜中孕育著,也似乎有一些感受在心房間孕育著。我再次瞪大眼睛細瞧,竟發現幾株苦菊,汁水飽滿,正是折來吃的時候。我訝然道:在這兒好幾天了,我還是第一次發現周圍有這些別樣的風景。以前的生活太過無趣,就像一匹白布,素凈得恐怖。
是時候把它投入紅花的汁液中去了。
路上不時見到大卡車,載滿花泥和殘渣,已經開走了。
大嫂說紅花幾天后才落,我還能來。
但紅花一落就沒用了,只能丟在田里爛掉。
可我的故事才剛剛著上粉色呢。
【佳作示例二】我的故事
撐一柄小傘,遙望遠方的小鎮,我的故事,從這里開始。
暑假里來到安徽,一路上山川勝跡頗多,然而最吸引我的,卻是那靜坐一方的小鎮——西遞。
到達西遞的那一天,微微細雨,灑落人間,只得撐起小傘,隨著人流,緩緩步入小巷。
小橋流水,青磚石板,一方好人家。幽深的巷子里,靜寂無聲,斗拱飛檐之下,鈴鐺搖曳作響,淳樸的鄉民們,或坐,或站,怡然自得地洗衣。來到這兒,連腳步聲都變得輕盈,生怕打擾了這一片祥和,一方寧靜。
美好的地方總是令人流連,待我回過神來,旅游團早已遠去,只有寥寥幾個游客的身影在巷子盡頭漸漸遠去,隱沒,霎時,心中變得慌亂起來,在小巷里奔跑起來,“嗒嗒”的腳步聲在巷子里回響。
許久過后,我累得氣喘吁吁,彎下腰,撐住膝蓋,稍作休息,抬頭望著眼前錯綜復雜、似乎都是一個模樣的巷子,心中無比迷茫。這會兒父母一定很著急吧?我能不能走出這條小巷?種種疑問、焦慮涌上心頭,此刻我的心情無比低落。
這時,一聲鳥鳴從天而至。那是一只麻雀,深灰色的羽毛,烏黑的雙眼,玲瓏的身體,倒也有幾分可愛;它歪著頭,凝視著我,發出一連串悅耳的鳴叫。望著這小小的生靈,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柔情與力量,仿佛這細弱的鳴叫是一束光,融入我的心田,仿佛在鼓勵我,讓我繼續尋找大部隊。
麻雀很快便飛走了,我也繼續堅定地邁開腳步。似乎是上天有感,我很快找到了旅游團,當我重新回來的一剎那,我仿佛瞥見一只麻雀從天邊飛過……
或許有人會說,我遇到麻雀是個巧合,但我寧愿將這理解為古鎮西遞給我的指引,它讓我對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文明之地懷有一種神奇的敬仰。
這,就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