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故事
前天,我偶然來到了我曾讀過書的小學 一完小。
這里似乎也沒變什么,只是感覺學校很小罷了~從前的小學是這樣的:教學樓加食堂加廁所加教研樓加啟芳亭。現在增加了兩樣東西:圍棋俱樂部和游樂場。閑話且住~
彈指過了N年,我又重回故地,一切都是熟悉又陌生。我一進學校大門就望到了啟芳亭。看到了它,我又想起了我的`小學語文老師是怎么教我寫作文的。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們沒一年差不多都要寫一次啟芳亭。它坐落在學校的東南角。老師每次都要這么說:“它代表了我們學校。”至于為什么代表,我一直不清楚。也不必解釋。
現在我可以描述老師當時要求我們的宗旨:對于學校的事物需要加以贊美,要充分體現對學校的熱愛之情。因為我從沒聽見語文老師教我們時說過其它的什么,除開要贊美還是要贊美。
老師教我們寫啟芳亭的第一步,是這樣的:先寫它位于學校的哪個方位,然后再寫自己非常喜愛它,還有如何如何喜愛,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大部分都如出一轍。
第二步:從時間順序或者空間順序來寫。eg:按時間順序寫的內容,基本是這樣的:春天,萬物復蘇,啟芳亭也顯得格外有生機,一片勃勃生氣的樣子。到了夏天,啟芳亭成了我們嬉戲的好地方,它像一把傘為我們遮蔽烈日。它就是我們的媽媽。。。。。。
第三步:就是結尾什么的,要點題,要寫自己很喜愛啟芳亭,永遠永遠像刀疤一樣深深烙在腦海里。
當時的亭子,也并非像我們所寫的那樣很美,而與之恰好相反。亭子中央被蜘蛛網布滿,壁畫也脫色了,一副要搖搖欲墜的樣子。現在來看它,比以前更舊了。難道學校建了游樂場,建了圍棋俱樂部,竟連一個亭子也管理不好嗎?
也許事實并非如此,但是我看過之后,很想書這幾句話:
當時我的語文老師這么教我們寫作文,是一種罪。這禁錮了我們的思想,只懂得說贊美之辭。現在是創新的年代,而我深受其毒,罷了~
這為我們以后溜須拍馬,思想不開闊,沒個性,xxx ,xx打了一個堅實的伏筆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