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2卷語文作文范文
引導語:每年高考,語文作文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為了幫助大家及時的了解作文的情況,小編為你帶來了2017全國2卷語文作文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想家了
童年的時光很美好,無憂無慮,但一去不回;能有的記憶不會遺忘,但卻無法再重溫。
人總是在反復回憶中去體會得與失,然后再選擇需要與放棄。
遷徙的候鳥總有疲倦的時候,當累了或受委屈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想起家。
想家的情緒漫過秋日的蕭索,酸楚的溢于言表,幻化了一臉的清泉流落。于是,真切的體會到了想家的滋味。
家是一個避風停泊的港灣,是游子悲悲切切聲聲呼喚的凄美,是思念成行的淚滴,亦是人生旅途里愛的播灑地。
想家的時候,父母的嘮叨變得可親,姐妹吵鬧變得溫馨,隨意而為的玩耍成為奢望,那高歌大笑自由自在任意喜怒的感覺,想來是多么的值得珍愛,多想拋卻這斯斯文文的淑女行態,多想拋卻這板板正正的行頭,灑灑脫脫的開心快樂一下!
想家的時候,眼里不再有煩惱、憂慮,目光深情處盡是家曾有的一切,閉目養神之間,幸福著家的'幸福,親人的平安健康,兄弟姐妹間的噓寒問暖,陽光雨露般滋潤著甘渴的心田。
獨處異地,往事如煙,月光里依稀可見親人的佇望與期盼,家――其實并不遙遠。
于是我明白了,一個想家的人是不會寂寞的,一個有著無限鄉愁的人總是擁有希望的。因為家是心的根,沒人能夠把自己從生命里連根撥去。
無論離家有多遠,無論離家有多少年,家永遠是一個游子的精神樂園,家永遠是我生活和生命的底片,因為我的根在家。
步履匆匆,時間悄然而逝,忙碌的時候常會把家遺忘在心底某處。但歲月依舊,時光依舊,每個不同的夜晚,每個相同的時刻,家的概念就會復出重現,形成一種揮不去抹不掉的鄉愁。
于是,想家成了一種略帶憂傷的、遙遠而又美麗的鄉愁。
這種鄉愁伴著歲月在心中形成一道風景,歲月愈長,風景愈美麗;憂傷愈深,風景愈動人。
語文素養提高之我見
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和一個擁有良好語文素養的人交流,就是一個與善人居的過程,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可見,良好的語文素養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呢?我認為:有效的課堂學習是基礎,大量的課外閱讀是關鍵,社會實踐是輔助。只有這三者有機結合,我們的語文素養才能得以有效提高。
首先,我們需要老師的指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從小到大,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會了拼音,學會了方塊字,也學會了閱讀與鑒賞。多少次我們思索許久沒有答案,卻因為老師的點撥而醍醐灌頂。是在課堂上,是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我們感悟了唐詩之莊,宋詞之美,小說之精妙……
大量的閱讀對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知識儲備,我們的涵養也在閱讀中逐步提升。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辯。”只要閱讀,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中國也有位作家這樣說道:“我喜歡閱讀。我讀一千本書,這樣我也在書中體驗了一千種不同的人生。”
生活處處有語文,進行適當的社會實踐,更有助于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著名的詩歌《觀刈麥》和《憫農》就是作者深入社會觀察之后有感而作的,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即將進入大學的殿堂,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實踐。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走入社會,對很多東西的理解也會大不一樣,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就是這個道理。
語文素養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她需要時間的積淀,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在平凡的課堂中、在浩瀚典籍的滋養中、在社會事件的感知中,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巔峰。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關乎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成為一個擁有良好語文素養的人,一個有氣質的人,一個談吐優雅不凡的人
【全國2卷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全國Ⅲ卷語文優秀作文范文10-11
全國新課標語文背誦默寫03-01
2017全國一卷語文作文04-07
關于全國高中語文競賽的問題?03-17
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高考語文作文06-07
誰有全國各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目?08-16
2017年全國一卷高考語文作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