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校園文化綻放異彩》作文
讓校園文化綻放異彩
讓校園文化綻放異彩----趙堌堆鄉小學校園文化發展紀實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是由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的有機整體,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陶冶師生的情操,規范師生的行為,而且能夠激發全校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同時,還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個學校要發展,一定要有一種校園文化的定位。因此,我鄉各小學在縣教體局的領導和鄉教辦的具體指導下,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堅持以三個面向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堅持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品牌發展、特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載體,突出“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的教育理念,強化“三風”建設;堅持以優雅的校園物質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校園精神文化激勵人,以科學的校園制度文化鞭策人。經過五年的用心經營和精心打造,我鄉各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新風貌,為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提高、學校的發展創設了優良的人文環境與和諧發展氛圍,促進了師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辦學品位的自我提升。校園文化真正成為學校全面育人的輻射源,素質教育的能量庫。
一、創優校園環境,以優雅的校園環境文化陶冶人
學校是傳承文化的陣地,是學生成長的樂園、進步的搖籃。優美的校園環境是一幅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畫卷,更是一部內容豐富、形式立體的教科書,它有助于陶冶師生們的品格情操,塑造師生們的美好心靈,激發師生們的開拓進取精神,促進師生們的身心健康
發展。因此,我們不但要創優校園環境,更加要提升校園環境的文化合力,優化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園的環境文化。
(一)營造靚麗和諧的校園自然環境
1、構建人性化的建筑環境
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可以塑造校園的良好意象,加強學生對校園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生氣勃勃的建筑形象令人振奮,有助于穩定學生心態,激勵學生求學奮進。中心小學、遷一小學、遷三小學、崔溫小學、明德小學校園建筑文化根植于學校辦學傳統,校園建筑錯落有致,環境優美,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三區分明,教學樓、運動場、綠化區等校園建設獨具特色,無論從外觀風格、外墻色調還是樓梯走廊、墻室布臵,都充分融合了建筑特色與人文關懷,很好地體現了校園三區分布的和諧與統一,體現了現代教育特色。
2、創建花園式的綠化環境
一個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不能沒有綠色;一個充滿健康活力的校園環境不能沒有綠色。為此,各小學高度重視校園綠化建設,全面落實“三化”工程(即凈化、綠化、美化),努力打造花園式學校。目前,中心小學、明德小學、遷一小學等學校校園綠化面積均已達60%以上,各種綠化帶、花圃、草坪星羅棋布般分布在校園內,從校道門口到校園每一個角落,處處綠樹環繞,鮮花嬌艷,碧草如茵,與校園建筑相映成趣。為使校園的綠化種植更加科學,配搭更加觀美,分布更加和諧,鄉教辦還專門聘請了園藝師對各小學校園的綠化工程進行重新的規劃設計,增種、補種了部分樹木花卉,開辟了生物園。各學校還建立了校園綠化管理制度,合理劃分了校園綠化區和衛生區,落實到各班級。做好綠化、衛生和保潔工作,堅持每天打掃,不定期組織去除雜草勞動,培訓后勤人員定期對校園綠化進行噴藥、施肥和修
剪,把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三化”工作落實到位,做到時時有人護,處處有人管,精心打造花園式的校園環境。
(二)打造現代化的校園網絡環境
如果說富有藝術特色的校園建筑塑造了校園的文化形象,綠意盎然的校園綠化增添了校園的文化情調,那么,先進的教學設備、完善的教學設施則為校園的文化內涵注入了現代化的氣息。很難想象,一個缺少現代氣息的校園環境孕育出來的校園文化能有多少生機和活力,能承載起校園文化多深重的分量!因此,我們重視校園文化的現代化建設,通過完善和優化校園的教學環境,努力打造現代化的教學平臺,構建一流的校園網絡環境。我們認為,創建一個有利于資源共享、快速靈活的信息獲取、豐富多樣的交互方式以及有利于培養學習者自助探究、合作交流的現代化教學環境是現代化學校的一個基本條件。系統主要由四大板塊組成:校園廣播系統、防盜監控系統、圖書管理系統和成績管理系統。學校開發了校園信息交流平臺,使學校的通知、信息做到快速傳輸。
(三)塑造高尚優雅的校園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是指蘊藏或具有深刻意義的景觀和建筑以及人文傳統、精神等方面,它賦予學校以生命的活力,從而體現了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蘊,提高人的人文素質。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說話”,讓每處環境都育人。鄉教辦及各小學堅持校園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兩手抓,在不斷完善校園自然環境的同時,努力挖掘校園的人文元素,促進校園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有機整合與和諧發展,打造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營造“草木勸學,墻壁說話”的育人效果,讓學生視線所到的地方都帶有教育性!
1、營造氛圍濃郁的標語文化
校園標語文化是一種潛在的、持續的、而又相對穩定的教育因素和文化現象。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的觀念和行為,提升師生的人格魅力和生命價值。我們十分重視標語文化的育人功能,把營造標語文化氛圍與建設書香校園文化有機融合,各教室、辦公室、功能室以及在校園的每一處醒目位臵,校道門口,樓梯口拐彎角,都標示了讀書名言警句,并實行了英漢對照,讓師生時刻與名人對話,感受校園書香。學校還重視警示標語的建設,并充分發揮全校師生的集體智慧,征集了各種警示標語,與文化標語相得益彰。如,給校園的花圃草地建立溫馨提示,豎起“綠草青青,足下留情”,“請保護我們的綠色生命”的環保口號;給校園的垃圾箱建立監督衛士,豎起“你的文明舉止,顯示著你的風度素養”的文明警示語。
2、形成豐富多彩的櫥窗文化
校園櫥窗文化是一所學校展示精神風貌、交流思想文化的一扇窗口,是學校人文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中心小學、明德小學致力于校園櫥窗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圍墻和各樓層的走廊,開辟了多個櫥窗群。這些櫥窗群根據它們所處的位臵,賦予了不同的文化宣傳功能。除部分櫥窗供學校校務公開和日常教學活動固定使用,其他櫥窗都下放給學校各年級獨立使用,并要求組織學生參與櫥窗管理,定期更換櫥窗內容,使校園櫥窗真正成為溝通信息和進行思想交流的園地,成為學生文化活動的陣地,從而形成校園內豐富多彩的櫥窗文化。
3、開辟主題鮮明的樓層文化
學校的樓層與走廊作為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校園人文文化建設的大場。中心小學、明德小學等學校有機整合走廊文化與樓層文化,充分利用教學樓每一樓層走廊的各種元素,如墻壁、方柱等。各個樓層圍繞相關的教育主題進行合理布臵,分別建成“藝術走廊”、“文化走廊”、“名人走廊”等主題鮮明的樓層文化。
4、創建獨具特色的教室文化
教室文化體現了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體現了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中心小學、明德小學等各小學關注教室文化建設,堅持把教室布臵管理權限下放給使用班級,允許使用班級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教室進行設計美化,鼓勵各班級對教室的班務日志、后墻警示語、教室板報、講臺裝飾物等進行大膽的設計創新,并撥發一定的班會費,開創獨具特色的教室文化。
二、凝聚校園精神,以高尚的校園精神文化激勵人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是一所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集中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
【《讓校園文化綻放異彩》作文】相關文章:
用異彩紛呈造句01-19
優秀作文:為世界增添屬于你的異彩08-05
綻放的作文03-31
生命放異彩——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04-17
綻放05-30
綻放07-08
綻放10-09
綻放06-15
綻放08-21
綻放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