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文化不可啃老作文
若問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是什么?漢語、長城、孔子的確,五千年文明如同古人編織的一條流光溢彩的繁華錦緞。后人擷取任一片都美不勝收。然而,在璀璨奪目的古文化背后,卻藏著一個瘦弱不堪的身軀。現代文化的貧瘠寡淡,是緣于我們創新頭腦的缺失,源于我們的懶惰自大。文化不可啃老,文化貴在創新。
與美國文化比肩而立,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這當然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然而繁華中卻孕育著隱憂:中國的文化符號竟無一個是當代創造的!這是民族的遺憾,也是敲響的警鐘。傳統文化并不是百試百靈的靈丹妙藥,待到失效之時,就是民族的悲傷之日。因此,文化創新應從現在開始,只有文化創新,才能為我們中華文化注入奔涌不息的活水。
文化創新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朱熹說得好:“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祖先用一雙勤勞靈巧的手和智慧的大腦,為我們埋下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文化不可拋棄傳統,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是難能可貴的。曾記得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國》火遍大江南北,究其原因,在于該節目立足于傳統風情的美食,運用現代傳媒手段進行包裝改造;譚維維將華陰老腔與現代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在春晚上帶給我們視聽盛宴。傳統文化是一筆寶貴財富,創新才能使它熠熠生輝,奪人眼球。
文化創新更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美國文化被稱為“雞尾酒文化”,它之所以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兼容并蓄,開放并包。而我國文化要想勇立潮頭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汲取各國優秀營養。莫言的筆下,是傳統筆法與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結合,助他贏得世界的認可。中華文化若要走向世界,切不可閉門造車,固步自封,走了老祖宗的舊路。
文化既要挖掘傳統文化遺產,更應在這片土壤上種上樹種,待到它長成之際蔭庇后人。
我們不可做文化啃老族。只有創新,才是進步的靈魂,也是中華文化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文化創新,從我們開始,為燦爛文明注入不息的活水,讓她煥發新的生機,實現由文化大國邁進文化強國的夢想。
【中華文化不可啃老作文】相關文章:
啃秋通常啃的是什么01-14
啃餅干04-29
啃的組詞03-04
老鼠啃童話08-15
啃了幾口的蘋果08-15
啃了幾口的蘋果經典童話故事09-27
啃了幾口的蘋果童話故事07-28
啃秋是什么意思08-10
不可遺忘作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