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通用1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通用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族風俗的作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
1、過年的時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
2、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里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
3、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
4、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里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民族風俗的作文2
中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風俗,就拿我們回族的開齋節來說。
我是回族人,開齋節是我們回族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9月為齋戒月,女孩超過9歲,男孩超過12歲的人都得封齋。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喝足,如果有人起得晚了,來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后,之太陽落山前,斷絕一切飲食。滿一個月后就開齋,這天,每家每戶都要炸東西吃,過一個豐盛的節日。吃過飯,人們就在上白帽子去帶水,再到分低走分。到此開齋節結算結束了。
聽媽媽說封齋的目的,主要是讓人們體驗饑餓和干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讓回族人們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這是我們回族的開齋節,不知道大家所在的民族都有什么樣的民族風俗呢?
民族風俗的作文3
過年是有許多風俗習慣的,民族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它們表達的意義也不同。
就拿我們老家來說吧!每年過年,小朋友們最惦記的就屬要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在發壓歲錢的同時,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還能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這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族活動。
但是對大人來說和自己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才是最重要的。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家人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可是在我們老家還有更有意思的,就是在初一早晨4,5點鐘煮上一鍋餃子,把其中的四個餃子里包上四枚硬幣,要是誰能吃到其中的一個含硬幣的餃子,就表示誰有才氣,有福氣。
這些風俗習慣是不是很有意義呢?
民族風俗的作文4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非常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民族風俗的作文5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56個民族,像56朵花點綴在祖國各地,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裝扮著祖國。
先說說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僅喜歡騎馬,也喜歡喝奶茶。在風吹草地現牛羊的草原上吃著羊肉,喝著奶茶,拉著馬頭琴,過著美好的生活!
再說說壯族吧。壯族大部分住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產民歌的好地方。他們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比如:雞蛋不是裝在籃子里,而是用草繩一條條串起來;他們頭上戴的斗笠,下雨時戴在頭上,不下雨時當鍋蓋用;他們還有搶婚的習俗。
其他的民族比如:苗族人喜歡用銀飾品裝扮自己,回族人不吃豬肉,彝族有火把節,傣族有潑水節。
各自的民族有各自的風俗,匯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族風俗的作文6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嗎?在這個節日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哦!比如:蒙古族肉不盡;滿族掛旗過新年;壯族迎英雄;傣族扔糠包。今天,我就來說一說壯族的風俗習慣吧。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親人、仇人都要互相祝賀,認為這樣才能一年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他為“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一百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隊伍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后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經過去了,壯族的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凱旋歸來,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的勝利而重過一次春節。
原來壯族的春節習俗真有趣,不光是壯族,太祖、蒙古族等幾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也非常的有趣哦!
民族風俗的作文7
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于端午節有許多說法,比如我的故鄉;在農歷五月初一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后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故鄉的人都非常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故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民族風俗的作文8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里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喝完這么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民族風俗的作文9
我國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物產豐富,自然也少了不民俗,F在我就說說幾個傳統節日吧。
元宵節,名字中有個“元宵”二字,其實在這一天早上要吃元宵,晚上要炸玉米,點燃火堆后,從上面跳過去,但跳火堆是鄉下的習俗,城市里一般不會有。
清明節,也是一個節氣的名字。這一天,人們掃墓、踏青,一天都比較悲傷,正如《清明》中描述的情景。
端午節這一天的習谷很多,有斗蛋、吃粽子、賽龍舟等。粽子是用蘆葦包著糯米和其它食品,三角形食物,外表為黃綠或褐色,里面的餡各種各樣,香而不膩。賽龍舟的來歷是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局勢非常緊張,屈原想出一條巧計,就去報告楚王?墒牵趼犃诵∪说淖嬔,不但不聽屈原的勸告,反而十分排斥他。后來,楚國滅亡,楚王被秦王和死。他聽說事情后,抱著一塊石頭投汩羅江而死。人們為了不讓魚蟲蝦蟹吃他的尸體,人們就往江中倒雄黃酒、扔粽子。這一天,人們還喝雄黃酒,還給兒童肚子上系五彩線。
好了,說到這也差不多了,下次再說吧。
民族風俗的作文10
家鄉的風俗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著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著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
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為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著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里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里,院子里,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十五過后,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民族風俗的作文11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潑水節。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舉行潑水節。這一天早晨,人們要采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群眾性的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群群男女青年銅缽臉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地高興,臉上掛著笑容。
傣族的女子對發飾很有講究,大多梳高發髻,還愛在發髻上插綴鮮花;男士們則愛穿對襟或大襟的無領短衫,肥筒長褲。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樓也小有名氣。因為傣族人居住區氣溫高而竹樓又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傣族還有一個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城時,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這時,全村人都像過節一般熱鬧。同時還要親請“贊哈”唱“賀新房”的曲子,據說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傣族的民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了解,去探索。
民族風俗的作文1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著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為“著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紐扣,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后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結很費事,二戰后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艷華麗的錦繡。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通用12篇)】相關文章:
關于風俗的高一作文10-28
關于除夕風俗的詩句12-10
關于節日風俗的好段01-08
彝族的風俗作文800字03-03
關于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匯編九篇07-26
關于家鄉的風俗二年級作文09-04
關于民族精神的黑板報資料03-05
介紹家鄉風俗作文03-24
風俗里的香味作文800字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