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愛的教育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愛的教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1
暑假里,我在大書柜里找到了一本《愛的教育》。她的封面并不引人注意,但是內容卻深深吸引了我。當讀到《佛羅倫薩的少年抄寫者》時,我在心里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感到慚愧。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吉利歐的少年,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家里并不富裕。父親什么事情都可以對孩子寬容,但提起學習要求一向很嚴肅。爸爸為了貼補家用,每天要抄500多封信但也只能掙3個里拉,兒子吉利歐看爸爸太辛苦了,晚上等爸爸睡覺偷偷去幫爸爸抄信。好景不長,由于吉利歐白天要上學,晚上又偷偷替爸爸抄信,疲憊不堪,學習也下降了,爸爸看吉利歐不愛學習對他非常失望。一天晚上,爸爸知道了真相,知道自己錯怪了吉利歐,感到十分內疚。
讀到這里,我的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頓時酸酸澀澀。我想內疚的不應該只有吉利歐的爸爸,還有我。和吉利歐相比,我的家庭條件比他好很多。要什么有什么,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可還是不好好學習。
記得一次,爸爸說要帶我去玩,我活蹦亂跳高興極了。而當我痛痛快快的玩好回到家中時,媽媽叫我去寫篇作文。
我皺著眉頭心里還有一百個不情愿,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的我嘟著嘴賭氣地說:“我才不寫。”
“每天只顧著玩,叫你玩高興的不得了,叫你學習就不高興。”媽媽十分生氣。
一聽媽媽罵我,我眼淚刷刷地就下來了。媽媽看到我這副模樣,就緩和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媽媽并不是有意責備你,愛之深才會責之切,媽媽只想讓你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培養認真專注的做事態度。”
我點了點頭,用手背擦去眼淚,忽然吉利歐的身影仿佛在我眼前出現,我堅定了信心驕傲的對媽媽說道,“我這就去寫作文。”
讀完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吉利歐,一個12歲的孩子便能承擔起養家的重任,而我也是一個11歲的孩子,不要說養家,就連學習自覺也做不到,真是太不應該。從今往后,我一定要以吉利歐為榜樣,向他學習,成為老師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加油!我相信我能做到!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2
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部書,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人人都需要愛,每個人都離不開愛,愛就在我們的身邊。《愛的教育》這本書道出了親人之愛,師生之情,同學之友愛,愛國之情懷……文中老師的每月故事、親人們的信,既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更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但是,故事中的一字一句中都蘊含著強烈的“愛”的感情,每個故事都是以“愛”為珠串聯起來的,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因此,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同時也讓我陷入了對愛的沉思……
讓我一次次陷入沉思的就是《小抄寫員》這篇每月故事。朱里奧的家境很貧寒,因為他父親工資很低,又必須養活全家人。所以,為了貼補家用,他除了正常的公務以外,還經常聯系一些公文來抄寫,常常抄到深夜。朱里奧總是懇求幫父親抄寫,但都被父親委婉地拒絕了。于是朱里奧只好在午夜12點趁家人熟睡時悄悄起床幫爸爸抄寫字條,就這樣他堅持了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朱里奧沒少挨了爸爸的責罵,但他為了減輕爸爸沉重的負擔,只是咬牙堅持著,從不說出事情的真相,因為他深深地愛著他的父親。終于,在一天深夜,爸爸發現了朱里奧為他抄寫字條的一幕,爸爸激動又愧疚地抱住了朱里奧,父子倆緊緊擁抱在了一起,此時,能得到父母的理解與愛就是朱里奧最大的幸福了。當我讀完這篇故事時已是淚流滿面,想想自己平日里衣食無憂的生活,稍不順心就要沖父母發脾氣。再看看朱里奧貧寒的家境,而他卻那么體諒理解父親,我就感到很內疚。記得有一次:我的情緒不太好,飯也不合胃口,吃飯時心不在焉,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不想吃了。媽媽關心地說:“多吃些,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當時我非常生氣,大聲嚷道:“真煩人,都說了我不想吃,還讓我吃,拿我當飯桶了,不吃還想硬塞”。媽媽見我滿臉的怒氣,只好悄悄地收拾了
碗筷。其實,我是不懂媽媽的良苦用心,她只是想讓我多吃一點,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好好學習。但任性的我卻對媽媽不理解。現在,想起這些我真的很慚愧,與朱里奧相比,我真的是太渺小了。所以我默默許下諾言,從今往后再也不惹爸爸媽媽生氣了,要學會體諒他們,替他們分擔憂愁、減輕他們的負擔,從《小抄寫員》這個故事中我深深感悟到了:愛是對家人的理解、支持與信任!
從《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我懂得了:愛,是彼此的相互關愛,愛是付出,愛是奉獻!愛,能使我們心靈相通,愛能使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向周圍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讓生活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吧!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3
《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為主人公的日記集。這些日記描述了父愛、母愛、老師的愛,以及同學之間的友愛、關愛。雖然這些愛各有不同,但表達的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體會到愛。但是,在安利柯的日記里,對愛的表達就更清晰、更能打動人。他告訴我們愛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
用心讀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愛能幫助很多人。每一個人,只需要付出一點點的愛,別人就可能會感受到無比的溫暖和美好。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愛的表達方式,如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等;我還學會了應該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友好待人。總之,我們都要把自己的愛給予他人、幫助他人。
在安利柯的日記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甘倫的俠義行為,深得朋友的愛戴;戴洛西更是一位深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那格雖然身體瘦弱、背部彎駝,但他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就灰心氣餒、自暴自棄;還有柯禮智強烈的愛國精神。這些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都顯得那么的偉大。他們的愛令我十分感動,同時他們的優秀品質也令我分外地敬佩。
最讓我感動的是萬里尋母那一篇。故事講述了主人公馬珥珂知道他的母親生病后,十分擔心。他馬上從熱那亞趕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他長途跋涉來到這個城市后,才知道母親又去了科特淮。他又繼續趕路,等他找到科特淮時,又打聽到母親搬去了吐庫曼,最后他終于在吐庫曼找到了他的母親。在找母親的日子里,馬珥珂受了不少苦,甚至還發了一次高燒。這一路上,雖然路途遙遠,但他遇到了許多好心人的熱情幫助。這些都是因為他的一句話感動了大家:“找不到媽媽,我絕不罷休!”最后,因為他的不懈努力,使得媽媽從病痛中慚慚地恢復了過來。是勇敢陪著馬珥珂一路前行,是他的愛讓媽媽得以康復。
《愛的教育》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會讓我感動,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要用愛去面對所有的人和事。我更要感謝媽媽送給我這么好的一本書。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4
這幾天前幾個月,朋友買了一本《愛的教育》,并告訴我說很有趣,讓我也看一看。
這本書采用了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向人們講述一個個感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純真的卡隆、品學兼優成績優異的德羅西、堅強勤勉的斯代地、懂事可愛的波列科西……他們送給了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最美好的回憶。還有慈祥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師,他們給了安利柯無私的疼愛,讓他學會了寬容與理解。
讀完《愛的教育》后,我深有感觸。我懂得了什么是“愛”。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有時,一些不經意的小事就融入了人們的愛,一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充滿了愛。愛就像空氣,環繞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就像《愛的教育》里面的那些孩子們一樣,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自己親朋好友真摯的愛,對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充滿了熱情。愛,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字,卻蘊含著很深的意義……
但是,生活中還是有一些“不愛“的表現。有的人們為了一點小事就不依不饒,小題大做。記得有一次,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偶然經過一條馬路,突然一輛小車與一輛自行車撞到了一起,騎車的人就是被汽車輕輕地蹭了一下。那人起來后連忙對開小車的司機破口大罵,還說要賠錢,可是不就是有一點擦破皮了嗎!如果騎車的人心胸寬闊些,用把事情弄這么復雜嗎?更可惡的是,我們小區內打掃衛生的清潔工阿姨們,每天早上早早起來把小區打掃得干干凈凈,可就有幾個不聽話的小孩,喜歡惡作劇,經常是在人家掃完地之后就隨手亂丟果皮紙屑,旁邊的垃圾桶跟空氣似的,我在一旁看著,心底不由得抱怨!難道現在的愛真的有那么少嗎?
當然不是的,現實生活中的愛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有人摔倒了,好多好心人來幫助;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舍、見傷員施救這都是文明的表現,這都是愛的表現。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5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部書主要寫了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用記日記形式,記錄了他小學四年級期間的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在故事里,他介紹了他的好朋友,他的新老師,這個故事里洋溢了父母子女的親情、老師與同學間的深情、同學朋友間的友誼、小小少年的愛國之心……
愛,這一個熟悉的字眼。古往今來,中國人一直把愛在社會間傳遞,在世界上,有過多少關于愛的故事啊,在生活中,你身邊的所有親都在愛你,默默的關心你。在家里,爸爸媽媽愛你;上學了,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關心你,幫助你;在陌生的環境中,你遇到了困難時,那些不相識的陌生人會關心你、會幫助你。愛,它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你身邊,它不會拋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人都會擁有它,沒有了愛的人,就等于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浪子回頭是因為什么呢?是因為愛;罪人新生時因為什么呢?是因為愛。愛,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就能發現愛。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在《愛的教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貧窮的愛國少年》,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少年因為家中貧窮被爸爸賣給了一個馬戲團的老板,在馬戲團里,他受盡了老板的折磨,后來,終于逃出了馬戲團,但在回家途中,有幾個西班牙人在侮辱自己的國家,他十分憤怒,就……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后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里。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6
最近,我和媽 媽一起讀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人、事、物的不同態度、不同情感和不同處置方法。書中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愛的教育》以高尚的情感為紐帶,將眾多的人物、故事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書中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她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人們之間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做到關心、理解和幫助,又都離不開一種最基本的情感——“愛”。
作者用樸素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賣菜婦女、賣炭人、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代課的教員等等。作者精心構思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把他所希望感染小讀者的美好情感與思想送進他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敬重、對周圍人的關注、對同學的愛護、對窮苦人的同情、對殘疾人的尊重和幫助、對英雄的敬仰、對祖國的熱愛等等。文中塑造的小學生最為經典,他們形形色色,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極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差的,但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有其閃光的東西。
在作者看來,他們都具有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人們的發現、挖掘和培育,就一定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他們長大后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也會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健全公民。對于我們來說,讀了《愛的教育》就影響了我們今后性格的形成,這真是一本對青少年成長具有深遠意義的好書!
亞米契斯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但“愛”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在讀書的過程中完成了關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她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她能改變人,塑造人,完善人……
讀完《愛的教育》,我感覺爸爸、媽 媽為我們付出太多太多,我們無以回報,只能以力所能及的勞動表示對父母的愛,理解他們,體貼他們,關愛他們。在和媽 媽多次交流中,我們都收獲了很多很多。媽 媽看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會說:“這個孩子真可憐……這篇文章真感人……啊,寫得真好……”
朋友們,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好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7
有一種東西叫永恒,如天上的星星,山間的小溪和你手中這些美麗的童話故事。這一本事你一生中不可不讀的經典,這就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展現給我們的是兩個世紀以前的生活。在這里,有師生鄰里,有父母家人。有人與人之間的友情親情,有對故土祖國的深深眷戀。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是一個愛字,一個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書中的故事《佛羅倫薩小文書》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朱利奧是個12歲的小男孩。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連續三個月在夜里幫父親抄寫掙錢,甚至在父母不知情責罵他的情況下繼續工作。最后父親終于明白了一切看完后,我只覺得心中涌動著一種感動,愛,真是最美好的情感!和朱利奧一比,我就慚愧多了。爸爸媽媽每天忙什么,我有詢問過嗎?爸爸媽媽勞累時我問候過嗎?沒有,都沒有!在家里,我就是小公主。從來不去擔心什么吃的、穿的,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
記得12歲那年的一天,我們吃完晚飯,電話鈴突然響起。原來爸爸媽媽的公司召開緊急會議,媽媽吩咐我:快把碗洗好。〃這下我可有點不樂意了,怎么叫我洗碗呀?我還想去看電視呢?結果,這些碗都是媽媽開完會以后回來洗的。現在回想起來正后悔,唉,我怎么就這么不懂事呢?爸爸媽媽為了我每天奔波在外,可我連做點小小的家務都不情不愿。在腦中能記起為父母做過的事少之又少。和朱利奧一比,我真是太渺小了!朱利奧,感謝你,是你讓我知道怎么去愛父母。就像書末也所寫的那樣﹕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都難以抗拒他的魅力。它飽含著真實的愛,熱切的情感,無不讓人熱淚盈眶。〃
愛,最美好的情感,讓我們一起走進《愛的教育》,去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8
讀初中時,語文老師常常給我們講故事,好多次我們都被深深的打動,畢業后我們問老師給我們講的故事都是來源于哪里。老師說是《愛的教育》,那時因為一時興起,就很想擁有這本書,可是在我們那里沒有書店,也就只能想想;到了大學里,美術論老師又向我們推薦特別好的有關教育的書籍,又提到了這本書的名字,感覺好親切,然后就和朋友一起去買,書店里存貨不多,貨架上只有一本,被朋友搶去,我就拿了另一本書;工作后,在學校的書架上看到了一本《愛的教育》好開心,好興奮,當它是寶一樣,一有空閑的時間我就走進《愛的教育》。
一打開書就沉浸在這愛的世界里,多少次淚流滿面!
柯萊蒂一邊忙著扛木柴,招呼顧客,一邊見縫插針地復習功課,學著煮咖啡,照顧生病的媽媽,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他又是那么開朗樂觀。當他“替母親在背后墊好枕頭,整理好被子”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一個勤勞能干、樂觀好學、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動!這是多么難得的品質啊?柯萊蒂所做的一切,現在哪個孩子能做到?同樣是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們相差有多大啊!
當奈利的母親在校長辦公室里激動地抱著卡羅內的雙肩,“摸索”著要找禮物送給卡羅內的時候,淚水又濡濕了我的雙眼。我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我能夠體會得到一個母親對自己那駝背、瘦小的兒子在學校生活的擔心憂慮,和對保護兒子的卡羅內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我流的是作為母親的淚。
盡管曾經讀過無數遍〈佛羅倫薩小文書〉(語文課本里的題目是〈小抄寫員〉),多次聽過這篇課文,然而在書中再讀這篇文章時,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任它奔流。我相信,父對子之情,許多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這子對父的深情——愿意為父勞累,寧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聲張,仍然深深地愛著父親的感情,是多么難能可貴!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哪一個能夠忍受委屈?別說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錯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評!
〈六千里尋母記〉中,當隨著可憐的、堅強的、勇敢的小馬克歷盡磨難,飽償艱辛,來到梅基內斯工程師的家;當那位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憐的母親聽到一個“好消息”,“騰地一下坐起來,移動不動瞪圓眼睛......”,當馬克“衣衫破舊,滿身灰塵站在門口......”時,我的淚奪眶而出,跟著母子啜泣起來!是對母親的愛,支撐著13歲的小馬克孤身一人,長途跋涉,歷盡坎坷;是對母親的愛,給了小馬克巨大的精神動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現在的我也做不到馬克所做的一切)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挽救了思鄉心切、正在死亡邊緣的母親!因為兒子的愛,使得剛剛還拒絕手術的母親,要馬上做手術,為了愛和被愛,她要活著!
即使現在,當我回憶著這些故事的時候,當我寫著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的眼睛也是濕的!愛的力量是如此偉大
當然,讀書的時候,也有笑聲。
當恩里科與媽媽出現在幼兒園里,當那些小人兒圍著媽媽團團轉,等媽媽逃出幼兒園時,“全身的面包屑和污漬,頭發凌亂,......”,“從幼兒園里還能聽到小孩們像小鳥啼鳴般的聲音:‘再見!再見!請再來呀!夫人!”時,孩子們那天真幼稚的形態,媽媽那寬容仁愛的形象,逼真地出現在眼前,我輕輕地笑了。孩子們對大人的友好是真實的,媽媽對孩子們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誰無年幼?誰無幼子啊?這是人間一種最純粹的感情!
當恩里科去參觀斯塔爾迪的圖書室,被斯塔爾迪的正統嚴肅感染,“竟不敢跟斯塔爾迪開玩笑,而且感覺他好象不只比我大一歲似的。出門時,他仍然煞有介事地板著臉對我說:‘再見!’我差一點兒像大人似的回答他:‘向您致敬!’”時,我撲哧一聲笑了!是的,當一個人自身有了自尊感,也擁有值得人敬佩的言行時,他就有了人格魅力;當一個人對他人發自內心的敬佩的時候,他會受到同樣人格魅力的感染。
... ...
讀〈愛的教育〉,有淚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動著的是融融的愛意,暖暖的感動!書中幾乎涉及到了人世間所有高尚的愛,博大的愛。
有父母與子女之愛,姐弟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還有對弱者之愛,對不幸者之愛,對勞動之愛,對學習之愛,對環境之愛,對大自然之愛;及至對人民的愛,對軍隊的愛,對祖國的愛... ...
所有愛的內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動豐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這樣的愛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
新學期,這本書一定要成為我們孩子們首選的愛的教育的引領者!我甚至有些心急,如果孩子們能夠一下子就讀完全書,該多好啊!或者,在上學期,這本書的內容就已經深入孩子的心中,學生的精神面貌是不是會有很大變化了呢?
這是一本學校生活的書,書中的某些閃光的人物,一定會成為許多學生心中的偶像,他們應該會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下學期,期待我的班級能夠出現一個“卡羅內”似的學生,這對一個班集體,對一個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著愛的教育,會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在《愛的教育》中每個月安利柯都會收到父親或母親的留言。在留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段話:老師的名字,永遠要用最虔敬的態度來稱呼,除了自己父親的名字以外,老師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珍貴,最值得懷慕的名字。也正是這些信促使安利柯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也使我們這些讀者反省自己言行舉止。
在《愛的教育》中真正吸引我走進去的還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寫給兒子的信,父親在信中,很嚴肅的告訴兒子,為什么要尊敬母親,怎樣尊敬母親。讀到這封樸素的信,我想讀給我的學生聽多么適合。因為他們和安利柯差不多同齡,但是他們有時候對待父母的態度比安利柯的情況要嚴重的多,有的甚至小小年紀與父母吵架,有的言談之中不滿意,甚至看不起自己的母親,有的甚至母親接自己,在深秋的寒風中凍得發抖,兒子卻對母親說出“凍死你才好呢!
后來我把書放在教室里,給學生們當課外閱讀,認為這本書是教育孩子有愛心,學會愛父母,愛別人的繼續讀下去我才發現,這樣的認為太膚淺了,因為我從安利柯父母的做法中感受到了,孩子存在一切問題的根源,是因為有時候我們做大人的還不知道,是誰首先缺少了真正的愛心,而需要接受《愛的教育》。有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就口無遮攔地對老師說孩子的一些缺點,甚至當著小朋友,或客人的面張口就說孩子的短處,當時真的感覺到孩子有時是多么弱小,多么無助,有些做法對他們來說多么不公平或者當父母在質問孩子的時候,“我說了多少遍為什么你忘帶?我怎么對你說的,你為什么寫不好?我不是讓你好好檢查為什么還出錯?為什么不好好寫?我囑咐你多少遍了,為什么記不住?你為什么不動腦筋?”用孩子自己在日記中的話說“嘮叨地我的頭都快炸了”我們大人有沒有冷靜的問一下自己“為什么,孩子會有這些問題?”根源在哪兒?二年級的孩子存在缺點,學習中做事中遇到困難也是很正常的,我們大人給了這幼小的心靈多少力量的源泉,多少耐心的幫助,孩子不如別人,是他自己不想嗎?他做不到除了人之間的正常差異,有沒有大人的根源呢?對孩子的愛,什么是真正的愛,怎樣愛,什么時候孩子最需要你的真正的愛有許多困惑在《愛的教育》中能找到現成的答案,從中深刻的思考也可以使我們得到更多的啟示。
這本書時刻在提醒我們:在人類的生活中“崇高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樣感恩是人與人之間聯系的橋梁,懂得感恩的人才擁有最崇高的心靈。
亞米契斯將“愛的教育”巧妙地融入到這本書中所講述的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中,讓他們在感恩中成長,讓他們在“愛”的旋律里,得到高尚的教育。正是因為教育孩子學會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樂于助人,尊師愛友,體貼父母,才會讓孩子懂得感恩,感恩社會,感恩一切對他們付出的人。
“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愛是孩子學習乃至做人的根本,此外,書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愛子之情,同學之誼,師生之恩,愛國之感,無不動人心魄,感人至深,尤其是“每月例話”,成為教育孩子感恩和進取的佳作。
愛的教育,在于愛,而其根本就是感恩,讓孩子們在感恩中成長,舞動青春,舞動奇跡!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9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教育意義深刻的書——《愛的教育》。
這本書以日記的手法,記錄了小學生安利柯整個四年級的生活全貌和安利柯父母的小信箋,以及一些感人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后,我有很多的感想。我應該更愛學習,不怕困難,勇敢地走下去。雖然學習之路是坎坷的,但不學習,就會沒有知識,會被人鄙視。再想想那些渴望知識的人,盡管他們白天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去學習,但是他們不會放過夜里的時間,他們照樣去讀夜校。那些失明的人、聾啞人也都要努力學習。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遭到更多鄙視,才會受人尊重。只有克服了困難,才能擁有輝煌的成就。
我應該更愛我的父母。在我生病時,最焦急的是爸爸媽媽,他們憐愛地望著我,希望我早日康復。他們不管多累,多忙,也愿意為我操勞。當我不高興時,灰心喪氣時安慰我的還是父母。我從書中知道了,最令人可怕的莫過于失去母親;人世間最神圣的愛,莫過母愛。也只有父母才能真正原諒我以前犯下的過錯,只有他們最寬容我。
我應該更善良、更有同情心,更樂于助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應該浪費,應該勤儉節約。在浪費時,要想想那些窮苦的人們,他們正在忍饑挨餓,飽受風寒,痛不欲生。我們應該節約一點,讓他們也感到溫暖,讓他們也不再挨餓,不再生活在痛苦之中。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盡力幫助,使其順利度過難關。這樣當你困難時,他們也會同樣伸出援助之手。
我應該更體諒和愛我的老師。老師們常年為我們操勞,會遇到很多的學生,其中也有不體諒老師的,辜負了老師,給老師帶來煩惱。所以老師也會發怒。在老師發怒時,我們應該多體諒,不與老師頂嘴,不責罵老師。老師是很辛苦的,即使他們生病了也會,帶病上課,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生病是遠遠沒有教育我們重要的。老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們,開啟我們的智慧,培育我們的心靈。老師是多么神圣啊!
我應該更愛我的祖國。因為我出生在中國,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我流的是中國人的血,因為我的家人、朋友以及身邊的一切都屬于中國,因為生我養我的也是中國,因為中國有著偉大的歷史,中國人民有著堅定的決心……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愛這本《愛的教育》!
優秀作文:愛的教育10
最近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四年級生活,其中有一片令我十分感動。有一個小男孩叫許利亞,他和安利柯一樣都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品學兼優。許利亞的父親在鐵路上做雇員,收入少,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辛苦。因為家里收入太少,許利亞的父親只能晚上替別人抄寫文件來補貼家用。他的父親每天晚上都要抄到很晚,許利亞決定要在深夜里偷偷幫爸爸抄。許利亞就這樣偷偷的抄了好幾個月,身體越來越差,學校里的老師也向許利亞的家長反映許利亞上課總是打哈欠,干什么都不起勁了。許利亞的爸爸知道后責罵他,而他只能把痛苦埋在心里。直到后來有一天他的爸爸看到了他坐在桌子旁正在埋頭抄寫,才知道這幾個月來自己為什么抄的總是那么快的原因。
這本書教會了我要為別人著想,為別人付出。樂于助人后收獲的才是正真的快樂,如果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別人索取,獲得的并不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