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司馬遷的作文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小編精心整理了關于司馬遷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關于司馬遷的作文1
知道司馬遷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像一座巨大的歷史畫廊,體現出了司馬遷非凡的才華,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是司馬遷的一生卻非常坎坷,他是在非常艱苦的監獄中完成著作《史記》的。他在困境中不放棄目標,不被困難所擊垮的精神令我敬佩。
漢武帝時期,司馬遷因為辯護李陵,被當成反對朝廷,因此而進了監獄受腐刑。司馬遷認為受腐刑是一種很丟臉的事情。幾乎想自殺,可是他一想到他的《史記》還沒有完成,不能就這樣死掉。于是,他克服了監獄里各種各樣難以想象的困難,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寒冷,白天還要當奴役,只有夜晚才能借著月光,攻讀史書。就這樣,司馬遷終于寫完了令世人驚嘆的史書——《史記》。司馬遷死后,他和他的《史記》一直在史學史和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榮耀。
司馬遷的一生雖然坎坷,但是他不畏困難,堅持目標,實現理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關于司馬遷的作文2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流傳千古的不僅是一部史學著作,被一起載入史冊的,還有司馬遷那顆心懷天下的赤誠之心……
司馬遷,這個歷史的悲情英雄,不是金戈鐵馬,戰死沙場;而是遭受宮刑,發憤著《史記》;而是一個心被淹沒在一個所謂的“盛世”的大漢……
一次挺身而出,犯顏極諫,卻惹上這飛來橫禍,蒙受這不白之冤。本是一件自己認為對的事,卻無人認同。司馬遷該是怎樣的悲傷?怎樣的無奈?……被判宮刑,這令人失掉尊嚴、生不如死的刑罰。死是一種解脫,司馬遷生不如死,卻不能死,因為他還有一個理想沒有實現,因為他還沒有達成父親的遺愿!所以他不能死,不能解脫,只能忍辱含垢的活著,只能吞咽下心中的血淚,發憤著《史記》。司馬遷的痛,是一種難于想象的痛,甚至只用這一個“痛”字形容都顯得那么滄桑無力,那么單薄……
“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若有所亡,不知所往”……“身殘處穢,動而見尤”,身體上的'恥辱,心理上的創傷,痛苦的肝腸寸斷!然而司馬遷在這種痛徹心扉的侵襲下,卻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堅守一個史官的職責,客觀記述史記,不為虛偽的統治者,歌功頌德,剛正不阿,如實記錄,評價他們的得失、過錯……司馬遷的《史記》是,真真切,字字血,聲聲淚……
若司馬遷不為李陵辯護,還會不會有這永垂不朽的巨著《史記》?……生活于唐朝鼎盛時期的詩仙李白,他的詩是浪漫主義的;而處于唐朝衰敗時期的杜甫,卻是現實主義的;在看這有著特殊經歷的司馬遷,他的《史記》則是既有浪漫主義色彩,又有現實主義情懷……正是司馬遷由平坦到坎坷的特殊經歷,才造就了這史學的奇葩,璀璨的明珠,和這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史記》!
司馬遷,這個悲情英雄的執著,讓人記住的不僅是歷史,也讓人記住了這本史家絕唱的背后,那個曾受腐刑的司馬遷,那個經歷坎坷人生,卻擁有鋼鐵般意志的司馬遷……
關于司馬遷的作文3
司馬遷是西漢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從小受母親河的熏陶和歷史故事的感染,還有受父親臨終的囑托,就要立志寫一部史書。可不幸的是,飛來的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他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而得罪了漢武帝,所以入獄受了酷刑。但是這些厄運并沒有達到他,他忍辱負重,發憤寫史。雖然司馬遷在悲憤交加的情況下,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他想到還未寫完的史書,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司馬遷為了寫這部史書,付出了極多的精力,很不容易。他耗盡了畢生的心血,忍辱負重,發憤寫史,他用13年的時間寫完了3000多年的歷史,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一部史書。他的決心之大,胸懷之廣,不寫完這部史書決不罷休的精神令后人敬仰。我們要向司馬遷一樣,活得雖然不怎么精彩,但死得有價值,死的重于泰山。
現在有的同學就是三天打魚,兩日曬網。遇到難題從來不先認真仔細思考思考,直接就去問老師、家長、同學,甚至去找一份抄。這樣的人,以后必定成不了大器。如果我們向司馬遷那樣,做一件事情就做到底,不三心兩用,不半途而廢,即使有種種挫折和不幸,也要盡心盡力地去克服、去解決。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我們崇高的理想,為子孫后代貢獻一點什么。即使我們死了,后人也會記得我們,崇敬我們。
司馬遷就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放棄、發憤的精神,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著成了前無古人的輝煌巨著——《史記》!而且這不是書都流傳到現在,可謂是名揚千古,名垂千史啊!
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們要學習司馬遷,利用其我們短暫的人生,去做一些有意義、有利于人類的事,做一番大事業。這樣我們就死得有價值了,死的重于泰山。如果開句玩笑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死得重于喜馬拉雅山!
讓我們認真向司馬遷學習,認真學習文化知識。最后,讓我們真誠地向司馬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