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勤儉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勤儉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勤儉的作文 1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有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于擁有了大筆財富。”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人們喜歡在門前掛“勤儉”的字匾。有一年,有一個老人快要死了,他為了讓他的`兒子,記住勤儉節約的美德,于是把“勤儉”兩字分開了。“勤”給了大兒子,“儉”給了二兒子。事后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后,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于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于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是啊!“只有勤來沒儉,好比有針沒有線。”下面我就給大家念一首節約歌吧!
“勤儉節約是美德,積攢零錢用處多。不花零錢好習慣,處處節約人稱贊。”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的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勤儉的作文 2
古人云:勤儉不可分,也就是說勤與儉兩者缺一不可,說起這個,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漢,他有兩個兒子。他們整日辛勤勞動,生活儉樸,日子過得還不錯。村里人特意送給他們家一個大匾,而老漢也一直以這塊‘勤儉’匾為榮。老漢死后,兩個兒子鬧分家,不僅把家產分成了兩半,就連家里大門上的匾也被鋸成了兩半,哥哥扛走了勤,弟弟扛走了儉。
這以后,哥哥每天牢記勤字,拼命干活,但是他卻不知節儉,掙一個花兩個。弟弟每天牢記儉字,省吃儉用,但就是不干活,時間一長,兄弟倆的日子都越過越難了。”
怎么樣?讀了這篇故事,終于知道勤儉的重要性了吧!
古人說得還真沒錯,勤與儉永遠分不開,勤離開了儉就像是鳥離開了天空,而儉離開了勤就像是魚離開了水。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的母親天天早出晚歸,為的就是給我們掙點錢,然而母親的.勞動換來的卻是我們的奢侈,吃肯德基,買新衣服,在這聲聲要求下,母親好像就變成了一個造錢的機器,只會付出,沒有回報。
所以,請不要讓母親的勤換來我們的奢,應該讓母親的勤換來我們儉的回報,不是嗎?
勤儉的作文 3
勤儉節約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勤儉節約。
記得有一次,我和姑姑一起去鄰居張奶奶家做客,我看到張奶奶的孫子正在練毛筆字,他刷筆的杯子里的水只有1寸多高,于是,我便問他:“為什么你只用這么點水涮筆?”他回答說:“用這么一點水既然可以涮筆,為什么還要接更多的水呢?”
聽了這位小弟弟的話,我想到了我們平時的行為。我在寫毛筆字前,總把涮筆的杯子里接許多水;洗手時經常把水龍頭開的特別大。其實,我們可以像那位小弟弟的一樣,涮筆的水不用接太多,洗手時也不用把水龍頭開的特別大。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合理地利用每一滴水,讓它有更多的用場,比如說:把洗臉的水用來拖地,拖地的水用來澆花……
許多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勤儉節約的光輝典范。延安時期,革命領袖同戰士們吃一樣的飯菜,穿粗布做的衣服。建國以后,他們仍然很注意節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穿了又穿。他們把節省下來的錢積存起來投入到需要的地方去。
有的人會說,以前的人比較窮,所以需要節約,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應該享受一下。的確,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地提高了,許多家庭解決了溫飽問題,有相當部分的家庭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不管是從綜合國力來看,還是從國民人均收入來看,我國在國際排行榜中還都處在較低的位置,如果我們還不注意節約的話,我們將面臨很大的.困難。國家的各項建設都需投入大量的資金,都需要精打細算。如果每人每天省1元錢,全國每天就能省13多億元,一年365天就能省4000多億元。把這些錢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去,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相反,如果每人都浪費一點,就會貽誤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
同學們可以自己去查一查資料,看一看名人、偉人的成長經歷,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艱難和困苦的環境中勤儉節約才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的作文 4
莎士比亞說:“勤是幸福的左手,儉是幸福的右手,兩者均可致富。”若是不懂得勤儉,你與幸福便漸行漸遠了,這會是你想要的結果嗎?邵雍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歲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勤為人的一生之本,若是好逸惡勞,便是農人惰于深耕易耨,商人疲于乘時趨利,工人懶得計時效功,讀書人無力篤志力行。無法效力于自己的工作,這種在世上茍且偷生的人,對社會人群有何用處?若是為人勤奮,但不知節儉,便如同牟叔庸所說:“勤以得之,儉以守之。勤而不儉,無異于左手取而右手丟。”將勤奮以得到的,因不知節儉而丟失,最終仍是一無所獲。這樣將先前的勤奮努力盡化為烏有,豈不可惜?
由此便可知儉的重要性。勤,是不怠惰的`努力求進;儉,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勤儉的最佳代表人,當今非陳樹菊女士莫屬。她每日清晨即起賣菜,勤于工作,所賺取的雖僅蠅頭小利,卻從不浪費一絲一毫,節儉持家,多年來所積存的財產,確是不容小覷。她曾說:“錢要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才能發揮最大的用途。”她將長期以來的存款盡數捐獻,回饋社會,更是將勤儉的真諦發揮到極致。勤儉不只可修身、齊家,更可推及至治國,甚至平天下。倘若人人都懂得勤儉,國家怎會頻臨衰敗、破產的絕境呢?富蘭克林說:“勤儉使事情容易,懶惰使事情困難。”想要成功,勤儉便是第一要務,古今中外的成功之士,如孔子、比爾蓋茲等,哪一個不是為人勤儉的?力行勤儉二字,向成功邁進吧!
勤儉的作文 5
看著柔和的陽光傾瀉在陽臺上,我的心情舒服極了!我忍不住放下作業,走到陽臺上,擺弄幾株長勢旺盛的多肉。正當我入神地欣賞著自己養護的多肉時,耳邊突然傳來一聲怒吼:“不寫作業就趕緊把燈關掉!”我的小心臟一顫。不用看,說這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老媽。
我的'老媽并不像別的媽媽那么年輕、漂亮,她的視力也不好,鼻梁上還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可是,我老媽身上有一種國粹級的優良品德——勤儉持家。不管是家里的水電,還是廚房、衣柜,凡是能為家里省錢的大小地方,老媽都會使出老鼠覓食似的賊亮眼睛緊盯不放。
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媽一瞅著機會,就會用令人震耳欲聾的大嗓門兒命令我這個不要開那個記得關。每次老媽做飯時,我都想主動幫忙干些細活兒,老媽不讓,因為我總是狀況百出,不是忘記關冰箱,就是煤氣火開大了。這不,今天急著幫忙打雞蛋,沒擰緊水龍頭,緊隨而來的就是那熟悉的一聲獅吼。
老媽說,成由勤儉敗由奢。空調滴漏的水,她會拿個塑料罐子接著,用來澆花草;上班、購物,她會步行或騎車,不耗費一星半點汽油;一日三餐,她會定量準備,萬一有殘羹剩飯,那必定是倒進隔壁奶奶飼養雞鴨的盆里……這就是老媽的“勤儉日行錄”。
在老媽的言傳身教下,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節約既是為小家,也是為了大家。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省一度電、少用一點汽油、不多浪費一杯水,積少成多,天空難道不會更藍?水難道不會更清澈?生活難道不會更美好?
勤儉的作文 6
勤儉節約,從方面袋開始。
勤儉節約從身邊的方面袋開始。生活中的垃圾都需要方面袋來收取。所以節約就從垃圾袋開始。
勤儉節約其實是個身邊隨時隨刻都能做到的。勤儉節約要從我的身邊開始,要從你的身邊開始,要從所有人的身邊開始。我首先從我的身邊開始。我要從我家的日常開始,我家日常用的垃圾袋都是買來的。雖然便宜但還是得花錢啊。我們可以把垃圾袋換代使用啊。可以互換。我們每天都要買菜。買菜的時候就會有方面帶。這個方面袋就是我們的首要利用者。我們可以把這個方面袋當成垃圾帶這樣就達到了節省的目的了。這個方面袋從市場到家里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這個垃圾袋已經完成任務了,但是這個垃圾袋還是完好無損的。這個垃圾袋就還能用。我們把這個垃圾袋用到垃圾桶上面。就可以了。這個就達到了雙重利用的效果。
簡單的'互換,就把一個垃圾袋的功效,達到了兩倍。能讓這個垃圾袋發生雙重的貢獻。垃圾袋的心聲也是這樣的。他會讓自己的能力發輝到極限。他會讓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可以互換工作的。要么你想。他從市場到了家里,他就完成了任務,但是他沒有善罷甘休。因為他的身體里還會有力量,沒有用盡。這樣的環境下還得發揮,發揮需要你的幫助,有你才能有他的轉變啊。就來了這個再利用。讓他發揮身體的全熱。
勤儉節約是垃圾袋的開始。是垃圾袋帶領我們走在節約的前進道路上來的。
勤儉的作文 7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做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懂得勤儉節約,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可是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了,都富裕了,我們這些生活在糖水中的孩子都不懂勤儉節約的意義。同學們的書包和文具換了一個又一個,鉛筆、橡皮掉在地上從來不撿起來,炫耀起自己的玩具,都有一大堆。以前我也是這樣的孩子,可是,一件事改變了我。
一年級的時候,同學們的家長輪流值日,有一次媽媽在值日的時候撿起了十幾支鉛筆和橡皮,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問我:“你們的鉛筆和橡皮掉了怎么不撿起來呢?”我滿不在乎地說:“反正又不貴,掉了就掉了唄!撿它干嗎?”媽媽聽了之后很生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支鉛筆是不貴,可是你知道現在還有多少貧困兒童買不起鉛筆上不起學嗎?而你們那么浪費,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回到家,媽媽給我看了一些貧困兒童的`資料和勤儉節約的故事,看完以后,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勤儉節約的重要。從那以后,我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勤儉節約,鉛筆和橡皮掉了要撿起來,在學校用完的作業本拿回家做演算本,同樣的玩具不再買第二個。我要把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那些上不起學的貧困兒童。
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應該成為一種責任,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塊橡皮,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的作文 8
有天放學,我走出校門,看到許多叔叔、阿姨正在發傳單,同學們有的把廣告單直接扔在地上,有的把它們撕成碎片,猛地往空中一拋,來了個“天女散花”。我看后,覺得好玩,便也把傳單拿出來對折著撕,一下、兩下……
就在這時,我看到終生難忘的一幕:一位老奶奶正提著個大蛇皮袋,彎著腰撿拾那些被我們撕得粉碎的紙片,有的紙片飛到了水溝里,老奶奶提著蛇皮袋笨拙地來到水溝旁,那水溝里的水污濁不堪,上面還飄著些綠綠的東西,看了真叫人退避三舍,可老奶奶卻伸出手,撈起了水溝里的紙片……
“這是一位多么古怪的老人啊!”滿是疑惑的我走上前,問道:“老奶奶,您為什么要撿這些沒用的.紙片呢?”老奶奶嘆了一口氣,緩緩地說:“哎,現在的孩子養尊處優慣了,連最基本的文明禮儀都沒了。這紙片怎能往地下扔呢?這大熱天的,清潔工人掃大街是多么辛苦呀!我在家里閑著也是閑著,就到學校門口撿碎紙和傳單,一來美化環境減輕清潔工人的負擔,還把完整的紙張撿回家訂起來給我孫子當草稿紙……”聽了老奶奶的話,我慚愧地點了點頭,連忙彎下腰幫老奶奶撿起了紙屑……
之后,我把這段“奇遇”告訴了老師,我們學校的小交警立即“出警”——每天放學,在校門口勸阻同學們不拿無用的廣告紙等傳單,不亂扔紙屑,還邀請老奶奶當我們的校外輔導員,和我們共同維護學校周邊的環境整潔……
勤儉的作文 9
“哇!哇!”海邊傳來了一陣陣哭聲,原來是一個小男孩坐在地上哇哇的哭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這個小男孩面向大海,哦,不。不能說是大海了,因為以前的大海波光粼粼,而現在,海面早已不是藍色了,是烏黑的顏色。海面上漂浮著許許多多魚兒的尸體,傳來陣陣的臭味。
小男孩說:“我渴,我好渴,我想喝水。”可是,現在哪里還有水呀,到處都是垃圾。天地之間全是黑暗,因為在夜晚。“如果還有電的話就好了,它可以幫我照明黑暗,把我最喜歡的電視機給打開,播放我喜愛的動畫片看。”小男孩說。可惜,電已經沒有了,連蠟燭都以天價被人們搶光了。
現在,黃金已經是最沒有用的.東西了,而水和電,才是人們最需要的東西。但它們已經從此也不會出現了。同學們,你們聽了上面這些話以后,會怎么想。如果我們現在還不開始節約的話,那么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地球也會變成這個樣子,變成一個沒有水沒有電的星球,我們人類將會永遠消失,所以,從此時此刻起,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我們可以在洗手的時候,用適量的水;可以再喝水的時候不要浪費。我們在放學之后要先寫作業,不要等天黑了以后,把燈打開再寫。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天節約?100ml的水,那么中國一天就能節約130000000升水;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天節約一度電,那么中國一天就能節約1300000000度電。看見了吧,同學們。所以我們要節約珍惜水和電,讓我們的地球繼續生機勃勃。
勤儉的作文 10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近幾年來,有些人卻好似把它淡忘了、無視了。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這樣一那么廣告:在一個喧鬧的餐廳里,一張桌子上僅僅只有兩個人,可卻點了一桌菜,一個人問:“點這么多菜,吃得完嗎?”另一個心想:“多點點菜顯得我大方,反正可以報銷。”
又一張桌子上,有兩個女人,一個人說:“還剩這么多飯菜,要不打包吧?”另一個說:“算了算了,打包多丟人哪!”
最后,屏幕上打出這樣一行字:“人們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足夠兩億人一年多的口糧!”
想一想這是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年少去餐館吃一頓飯,每天爭取把碗里面的米粒吃干凈,全國十四多億人口,不知可以節約多少的飯菜呢!
每天,我們在食堂前的水桶里是不是看到了我們不喜歡吃、吃不下了的飯菜,每天,我們在餐桌上是不是或多或少有一些我們碗里撒出來的米粒和丟棄的不喜歡吃的蔬菜……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當我們在做出這種舉動時,你是不是想到了別人呢?那些生活在貧困地區的人,每天食不裹腹的人,他們是不是需要這些食物呢?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多么地幸福、自由、安逸呀!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現在還未成年的我們就已經如此,那我們的下一代會是怎樣的呢結果是不容樂觀的。
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從小做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不要讓勤儉節約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讓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直熠熠生輝!
勤儉的作文 11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會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穿了20年,補了73次。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水果、魚、肉。上世紀60年代,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飯,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吃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人們作出了表率。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一樣勤儉節約呢!
節約要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時刻謹記勤儉、節約。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要將衣、食、住、行等方面制為節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費。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提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
是啊!艱苦樸素的生活雖然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渡過難關;富足時將華奢侈,困難時將難以生存,所以說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勤儉的作文 12
“只有可以撿起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這是《佐賀的超級阿?》里阿?說的一句話。像佐賀的阿?一樣勤儉持家、充滿智慧的人,我家里也有一個,那就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個超級愛“撿破爛”的人。家里的可樂瓶、廢紙盒、破衣服…。她都舍不得扔掉,而是把它們收集在一個大箱子里,媽媽說,這是她的“百寶箱”。有一次,我把喝完的礦泉水瓶隨手扔進垃圾桶,媽媽看見了,馬上把它從垃圾桶里撿起來。我不禁責怪起媽媽來:“媽媽,你為什么老把沒用的垃圾撿起來呢?雖然它可以賣錢,可是我們家又不是那么窮啊!”媽媽笑著說:“我這是在向英國女皇學習呢!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皇看見地上的一根繩子也會撿起來,說以后總有用得著的`地方。她總是把一句諺語掛著嘴邊“節約便士,英鎊自來”。她這么高貴的人都這樣做,我為什么不行呢?”雖然媽媽這樣說,但我心里還是覺得媽媽很小氣。
可是后來,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有一天放學后,我一進房間,就發現書桌上擺著一個新筆筒,我高興得叫起來:“我昨天才說要買一個筆筒,沒想到媽媽今天就幫我買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把筆筒拿起來,仔細一看,發現這個筆筒竟然是用礦泉水瓶做的,外面用紅色的布包著,還釘上幾個五顏六色的小紐扣,非常精致,讓人越看越喜歡。這下,我恍然大悟了:原來媽媽撿破爛是為了把它們重新利用起來啊!
勤儉的作文 13
“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這是爺爺奶奶經常說的話。每當我聽到這話時,我都十分慚愧。
記得有一次,我不僅沒把碗里的飯吃完,還掉了許多飯粒在地上,爺爺看見了問我;“你學過《憫農》這首詩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寫得多好啊!”爺爺又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小孩,整天餓著肚子,面黃肌瘦,過著衣不蔽體的生活;而你呢,隨意浪費糧食。雖然我們的生活好了,但是節約糧食的傳統不能丟。”我聽了這話,覺得爺爺說的對,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以后我一定要注意。
還有一次,我看見一件衣服殘舊了,便把它丟在一邊,不穿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是我不買新衣服給你。這件衣服雖然舊了,但還可以穿啊!能用的就用,這是最基本的美德。”又問我,“你聽過《毛澤東同志的軍裝》這個故事嗎?毛主席在延安時穿著一套洗得發白,補丁摞補丁的軍裝,同志們幾次要他換一套新的,他都不同意。有一次同志們背著他給他領了一套新軍裝,他發現后,硬是退了回去。毛主席的'舊軍裝穿了四五年,大大小小的補丁有18塊呢!聽了這話,我想:毛主席是國家領導人,他都這么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為什么我不能勤儉節約呢?”
勤儉節約是勞動人民的本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光榮傳統,我要永遠記住“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這句話!
勤儉的作文 14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美德,勤儉是我們從點滴做起的。
勤儉節約是我們每個生活在當今社會上的人都應該做到的,勤儉節約是代表一個人的素質,有多么的高尚,是能讓你的人生得以改變的。
在我們的時候中什么都能夠節儉,只是我們不太注意,當你洗手的時候你會想到水的短缺嗎,你會想到節約嗎,如果你節約了,你是偉大的,你有節約常識,你能給未來做貢獻,你是用國人的傳統來約束著自己。勤儉是光榮的,勤儉能讓我們發揚,能讓我們在有限空間內做出無限的事業來。勤儉是我們身邊做起的,每天的廢物利用,也是勤儉,這都是在低碳啊。每天出行就是靠走,騎自行車,這也是低碳,我們要用我們的最理想來衡量我們的生活,生活要有節約意識才能夠,節約能帶來的好處太多了,節約能造福子孫后代,能讓他們生活的.更好,也能為我們自己,因為節約就代表著我們能夠換取新鮮的空氣,能夠有健康的體魄,能讓我們在生活中活的開心,節約是最好的,最高尚的事業。呼吁大家都來,都來為我們的事業做出一點貢獻。也是為自己找個服務大家的事業,是用你的付出換來巨大回報的,你能用微薄之力幫助大家,幫助自己得到最大的實惠。我們這么做是有意義的額,是讓我們走在環保的最前沿的啊,是讓我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最好東西。讓我們感動大家,感動中國人都來做。
讓我們的偉大理想奮斗吧,讓勤儉節約發揚光大。
勤儉的作文 15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有錢不等于浪費,不應鋪張浪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朗讀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也讓我們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珍惜。諸葛亮曾說過“靜以修身,檢以美德”這也正提現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我們可親可敬的毛主席也是不斷教育身邊的人要珍惜糧食,毛主席曾經同其他人開會到中午十二點,便日其他人留下來一起共享午飯,他們的午餐也只是一大盆牛肉丸熬白菜,主食燒餅,作為國家領導人他并沒有選擇鋪張浪費而是現在節儉。
毛主席吃飯的時候掉一粒米,一根菜都會撿起來吃掉他絕不會讓自己的飯碗里出現剩飯剩菜,有時候他也會自己減稅減免國家負擔,他的孩子和普通百姓的孩子一樣騎自行車上下學,他并沒有因為自己是主席而動用公家汽車或私家車。毛主席的.種種行為不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勤儉節約嗎?我在學校每次都會看到泔水桶里有許多剩飯剩菜即使學校的飯菜不好吃也不應浪費,有些同學洗完飯盆不管水龍頭,這會浪費多少水資源啊!
雖然我們國家不是像以前那樣貧窮,可是我們也不能鋪張浪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過“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不正是說的勤儉節約這個道理嗎?
最后我想勸告同學們要勤儉節約,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傳承下去從而教育我們的子孫
【勤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勤儉作文09-25
勤儉作文范文09-25
關于勤儉的作文10-19
勤儉的日記02-09
世界勤儉日作文04-13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07-06
勤儉節約作文06-06
勤儉節約作文03-10
勤儉節約的作文03-28
世界勤儉日作文[優]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