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有效訓練之有效重復
高考作文理想的寫作時間大約在50分鐘左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開掘、構思、立意、選材……完成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不能有效重復自己,是很難做到的。
有效重復自己必須處理好“變”與“不變”的關系。一般而言,一篇考場作文“變”的往往是材料的角度、語言的風格、題旨的側重、內容的詳略、節奏的快慢等;一篇考場作文“不變”的往往是擅長的文體、表現的技巧、說話的領域、寫作最核心的材料等。
一篇高考作文,只有充分利用其“不變”,全力以赴地思考把握其“變”,才能短時高效,才能有望獲取高分。面對題目,一切皆“變”,不懂有效重復自己,很容易在手忙腳亂、窮于應對中顧此失彼,造成寫作失利,與理想的分數擦肩而過。
有效重復自己,是與僵硬重復自己相對而言的。有效重復自己,是在靈活機變地處理了“變”與“不變”的關系后產生的。有效重復自己,不是投機耍滑,更非套作抄襲。它建立的基礎是學生認真的、不斷求索的作文寫作實踐,特別是高三這一年認真的寫作與積累。在臨場短暫的時間內,一位優秀的考生要依據具體題目,準確地判斷確定出“變”與“不變”的具體內容。這個判斷流暢準確,那才能有效重復自己。有的學生,一模成功地寫了什么,二模不顧具體寫作要求,也要寫類似內容,這是非常危險的僵硬重復自己,這在備考的寫作意識中是一定要剔除的。
20xx年,北京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我的學生孫昕燁以“敦煌”奪得作文高分。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孫昕燁
沙漠中的狂風將洞窟上的沙丘遷過一輪又一輪,那些曾癡沙情于敦煌的身影已經不在,但從斑駁卻絢麗的壁畫上,從沙石中鑿出的洞窟里,從那堆疊起的厚厚的卷宗之中,我們依然看得到他們專注的目光,那時不忘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靈魂閃耀。
有一群人,他們并不富裕,卻傾盡所有去千里之外的敦煌開鑿一處樸素的洞窟。那時在魏晉,那個政治黑暗、社會動蕩的年代,百姓們不遠萬里前來苦煉、修行,是為了求得佛光庇佑,內心安寧。敦煌的星空明凈而又璀璨,映著他們無需道明的渴望與虔誠,清透又純潔,讓人不敢懷疑。然而,每天的勞作時辛苦的,若想修煉成佛,仰望星空是徒勞的,唯有腳踏實地,才會使朝圣的心接近天空。“叮叮,叮叮”,那驕陽下的不僅僅是百姓一下一下的刻鑿,更是對佛、對靈魂的解脫的一聲聲發自心底的呼喚。他們相信,腳踏實地的開辟出一個又一個洞窟,不問收獲,惟問耕耘,終有一天他們仰望星空時的理想可以實現。
數百年后的唐朝,又一群年輕的畫師,他們從師父那里得知莫高窟,心向往之,愿窮盡一生去仰望星空,仰望并接近那一尊尊恬淡而又高尚的佛陀。窟內,年復一年的作畫,他們看不到悠遠的天空,只在洞壁旁邊,仰頭,繪出美麗的飛天,繪出他們心中的極樂世界。然而,他們卻又不忘記星空這一最初的追求,他們的仰頭,便是悄悄地、確有虔誠地祈求靈魂的提升。他們腳踏實地,重復著單調枯燥的工作,但那筆下的人卻愈發地美麗了,那神情愈發的安然了,那目光愈發的空靈了。于是他知道,仰望星空只是一種姿態,它表達的是對崇高精神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而人們要做的,確實每一天勤苦修煉。唯有如此,才有深受觸摸星空的.一天。
一千年過去了,豐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但從畫師筆下流溢出的色彩還在,因此,我們這些被世俗羈絆的人們,一見之下,便被帶人了云端。在那里所見的星空依然璀璨。今日中國又有多少學者為了高貴的靈魂,為了所見的星空,在敦煌埋首研究,去續寫前人的輝煌!他們攜著千年未曾改變的仰望星空的視角,卻又腳踏實地,認真務實地整理著汗牛充棟的經卷,修繕著古跡,不久的將來,他們也將看到最多彩灼人的星光。
你聽,有多少人,還在轉動著誦經筒,心中誦念著經書,將腳踏實地的修煉苦行進行著,將星空的美麗深藏于心底,永不忘懷。仰望星空,是苦行的引領;腳踏實地,是一切理想的依托。俯仰之間,你便收獲了世上最高貴的禪意。
對于“敦煌”,聰敏的昕燁自是有備于先。她在考前有效地生成了“不變”,考場上,面對卷面的具體要求,又靈活智慧地解決了“變”,故此一舉成功。
綜上所述,六個環節的基本關系如下圖所示。在高中的寫作訓練中,為學生的努力指出方向,明確方法,喚醒意識,對于學生作文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高考作文有效訓練之有效重復】相關文章:
訓練寶寶的閱讀能力有效方法04-21
簡易有效閱讀訓練方法04-21
寫好高考作文的有效方法05-30
快速閱讀訓練的五種有效方法04-21
有效的近義詞01-17
有效的造句05-09
有效防御05-28
高考作文應試的十八個有效竅門05-30
如何有效背書?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