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十大審題分析方法
因果分析,顧名思義,分析原因和結果。具體來講,大致有三類:①分析事物存在狀態、發展變化的原因,或者分析材料持某種觀點的原因,我們稱之為原因分析;②分析材料中某種做法的所能帶來的意義,稱之為意義分析;③分析材料中某種做法或者其對立的反面做法產生的危害和后果,稱之為后果分析。
這三種分析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①原因分析是對事物存在和發展客觀上的分析,而意義分析與后果分析側重于為了主觀上支持或反對某種做法而找出的理由;有時候,意義分析和后果分析是建立在客觀的原因分析基礎之上。
、谝饬x分析是支持某種做法的正面分析,后果分析則為反面;支持正面做法和反對反面做法本身是一回事,所以,意義分析和后果分析本為一體,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原因分析
我們之前講過一個例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為什么靠近朱砂就會變紅、靠近墨就會變黑呢?這還不簡單,分子擴散嘛,這是最客觀的原因分析了。
當然這只是材料的表面分析,這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正內涵是環境對人有影響作用。那為什么人會被環境影響呢?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彼此協作才能生存發展,保持與環境和他人的協同,才能被認同,才能生存和發展。
再往深處分析,人除了生存,還是文化和社會的動物,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需要有自己的社會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認同,受環境影響,很多時候不是被迫的,而是一種主動選擇。
原因分析是材料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分析,但是很多同學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原因分析,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誤以為舉例子就是分析原因,一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想到的孟母三遷之類具體的事例。用舉例的方法來分析原因,除非你把所有的例子都舉盡,不然永遠不可能真正證明觀點成立。
我們再看一個例題,這個例題是我們此前課程的一道作業題:
一樣的眼睛有不一樣的看法,一樣的耳朵有不一樣的聽法,一樣的嘴巴有不一樣的說法,一樣的.心有不一樣的想法。
材料概括起來就是說同樣是人,想法、看法、活法卻不一樣。為什么呢?因為人們出身、背景、學識、經歷等等都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也不一樣。既然每個人的看法有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只要自己覺得好,我們又何必苛求和別人和自己一樣呢?既然我們自己的看法出于我們自己的經歷和背景,符合自己的本心就好,為什么要和他人一樣呢?人天生各有差異,再加上不同經歷背景,因此看法多樣,這不正是世界多元之美嗎?……
意義與后果分析
意義分析與后果分析,是通過對一種做法的意義或者后果的揭示,來論證這種做法的可行或不可行。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你主張做某件事,就要指出做這件事的好處是什么;你反對做某件事,就要指出這么做的危害和后果是怎樣的。
意義分析和后果分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溝通交流經常用到的分析方法,比如從小父母就告訴你要好好學習,并且告訴你現在好好學習前途如何光明,還告訴你,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前途一片黯淡。
我們在支持某一件事情的同時,肯定有一個反對的對立面,因此說,意義分析與后果分析本為一體,所以這兩個放在一起來講。來看一個例題: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材料講得很明白,主張“貼在地面步行”,反對“在云端跳舞”。為什么主張這么做呢?我們自然要來分析“貼在體面步行”的意義和“在云端跳舞”的后果。僅從字面來理解的話,姑且不說云端跳舞能不能實現,就算能上去,云端也是站不住的,會掉下來摔死,反而地面步行,腳踩大地,安全,能靠自己的雙腳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當然,稍有點理性思維的人都知道,這里地面步行和云端跳舞只是一種比喻,那么我們就可以賦予它們具體的內涵,再去分析意義和后果。比如,把地面步行理解為一種腳踏實地、立足現實的做事態度,相應的,把云端跳舞理解為不切實際、好高騖遠的浮躁心態,前者的意義在于走得踏實穩健,一步一個腳印,更容易走下去,走出人生的高境界,而后者的后果則可能是因無法實現而在過程中迷失甚至誤入歧途、萬劫不復。
我們也可以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把云端跳舞理解為一種理想和志向,一種志存高遠的態度和精神,而把地面步行理解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患得患失的態度,那么前者的意義在于指引前進的方向,可以實現人生抱負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后者的后果就是可能原地徘徊,讓人生淪入機械重復的庸常之境。
我們還可以兩者皆同意,也就是既要有云端跳舞的理想與志向,又要有腳踏實地、立足實際的態度。心懷云端跳舞的志向,可以為前行指引方向,腳踏實地可以將理想變為現實,當我們用雙腳越走遠遠、越走越高,走向了云端的高峰,云端跳舞的夢想不就實現了嗎?很多偉大的功業,不正是一步步、一點點地的實現和完成的嗎?
因為我們給云端跳舞和地面步行都賦予積極正面的內涵,所以我們既分析了志存高遠的意義,也分析了腳踏實地的意義,這樣兩者就不再是對立關系,而兩者皆有其對立的面可以去分析后果:志存高遠的對立面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腳踏實地的對立面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這是對立型材料分析的一種比較高級的方法,以后的課程里,我們還會系統地講這種題型。
小結
以上,我們通過幾個例題,具體演示了作文題材料分析中,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意義分析和后果分析,也算是作文審題的小試牛刀。實際的作文題材料的分析當中,都不是某一種方法單獨運用就可以了的,只有多種分析方法綜合運用,下一節將會跟大家了聊一聊第三組分析方法——理性分析。
【高考作文十大審題分析方法】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擬題方法06-01
高考作文審題的四大方法05-31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10種方法05-27
淺談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10種方法05-30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08-25
高考作文審題要領05-30
淺談高考作文審題05-30
寫作審題素材: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02-24
語文作文審題的方法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