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分的高考作文
"閱卷老師:我讀了12年書不容易,作文又寫不出來,你就多少給我一點分吧,什么催生了“求分”高考作文?。"有一位江蘇的考生,竟然在作文卷面上,寫上了這樣的一句話。雖然這句話文不對題,還有點調侃的意味,但閱卷老師秉承"只要寫了多少會給點分"的原則,為這個作文打上了8分。
考生苦讀十二載,卻寫不出800字的高考作文,無奈只能以"求分"作文乞求老師多給點分,看到這兒,可能不少人都會帶點兒嘲諷的態度,認為是考生個人平時不努力導致的結果,而筆者認為,這"求分"高考作文的出現又豈是考生個人素質這么簡單,其背后有著更深刻的原因。
除了考生自身的原因,學校和老師也有一部分責任。如今學校的應試教育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在作文這一塊的`教育也不例外。套模板直接導致學生的作文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寫不出自己的風格和真情實感,失去了靈活性,試問這樣的作文又怎么會得高分呢?學校和老師是不是應該反思,不要再簡單地把作文練習視為語文教學的一種,而是提高到培養學生內心抒寫、自我交流、人格塑造的高度來看待?如果教師能真正從生活中攫取材料啟發學生,不僅貼近他們的生活,而且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被學生接受和學習,2012高考信息《什么催生了“求分”高考作文?》。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閱讀積累和生活積累,這樣又何愁他們在高考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寫、寫什么呢?這是考生的悲哀,也是學校的悲哀,更是應試教育的悲哀。
而作文的命題也是催生"求分"高考作文的原因之一。"甩掉多余的顧慮"、"憂與愛"、"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有人認為如今的題目給考生的思維自由度已大大增加;而有人卻說部分題目晦澀難懂,甚至有點"無厘頭";也有人調侃,戲稱連高考作文都玩起了"文藝腔+穿越體"。作文命題如果與生活離得太遠,大部分考生肯定會無從下手。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許子東先生評價今年內地的高考作文時就說道:把這次內地高考作文題放在一起看確實精彩,但仔細看,不是太實,就是太虛。全國卷的"甩掉多余的顧慮",如果沒有了樣板文的限定可以是好題目;四川卷的材料"手握一滴水"太文藝腔,甚至有點做作;新課標卷的"船主和油漆工",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看完滿腦子都是問號。跟香港比,內地的題目太文藝腔、太專,很多題目就算我身為中文系老師也無從下手,學生真是太苦了。
因此,筆者認為,語文課的寫作教育不當和高考作文命題不當是催生"求分"作文的主要原因。要想學生有話說、說得好,離不開學生平日的積累,也離不開好的教育方法和符合大多數考生的命題,只有三者結合才能避免"求分"作文的出現。
【求分的高考作文】相關文章:
求高考作文快速提分方法?02-13
求一些高考作文提分的好方法?02-13
求高考作文素材06-01
求幾篇高考作文范文啊06-06
高考作文0分02-20
2016高考作文:褪去浮華求本真02-22
求2篇高考作文范文啊04-27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12-20
高考作文提分的方法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