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解讀最新高考作文

時間:2021-04-10 12:57:06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解讀最新高考作文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解析作文命題思路

  “新華視點”記者梳理20xx年高考語文試卷10道作文題發現,既有和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化場景,也含有對人生和生活的感觸,還結合了國家戰略等時事熱點。

解讀最新高考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中有三道題和書有關:浙江卷作文題“人要讀三本大書”、天津卷“重讀長輩這部書”和山東卷“24小時書店”。

  一類題引導考生結合社會生活進行思考。比如,上海卷的作文題是“預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江蘇卷以“車”為題,“車來車往,見證時代的發展,承載世間的真情。”北京卷其中一題是“說紐帶”。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些時事熱點成為高考作文的重要題材。比如,全國Ⅰ卷作文題“中國關鍵詞”中囊括了“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北京卷第二題是“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國Ⅲ卷則在恢復高考40周年的背景下以“我和高考”為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表示,2017年高考作文堅持以考生為本,力求讓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有興趣。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關注社會熱點,凸顯時代主題,貼近學生實際,同時發展了任務型寫作,更有利于人才選拔與教學引導。

  專家指出,材料型作文經多年實踐已趨于成熟。今年作文題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寫作要求,指令明確,發展了任務型寫作,更有利于考生發揮。全國Ⅲ卷作文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意在引導考生立足于“我”,突出思想與情感的表達主體,既可寫實,亦可虛構,為考生的思想表達、經歷敘述與情感抒發提供了更大空間。

  緊貼生活和時代 注重傳承與思辨

  有關專家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兼具穩重和鮮活,緊扣時代主題,囊括個人、社會和國家。題目的設置不僅能展現學生文章寫得怎么樣,還能體現文章背后的人格和修養。

  --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氣息。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田云等一線教師認為,生活化是今年高考作文題的一大特點,考題中紐帶、車、書店等都是學生身邊的事,這讓學生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容易有表達的欲望和發揮的'空間。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表示,貼近考生、貼近現實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更易產生思想情感共鳴與交流,是作文試題命制的努力方向。國家熱點戰略“一帶一路”、大眾娛樂活動“廣場舞”、幾乎人人在用的“移動支付”等關鍵詞,讓人耳目一新。

  --融古通今,傳承發展文化。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表示,全國Ⅱ卷作文題選取了六個分別來自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時期的詩詞文學名句,要求學生不是用靜態記憶來傳承文化,而是合理引用,從中解讀出相應的意義,使優秀傳統文化在使用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表示,全國Ⅲ卷的“我和高考”,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考題以40年前恢復高考這件有著時代轉折意義的事件為背景,連通了數十年的歷史和學生當下的個人體驗,學生可以表達自己對“高考”的獨特體會和理解,也可以從更高層面,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探討高考改革的方向。

  --深邃思考,培育思辨能力。北京市京源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王晨陽說,避免高考作文套路化,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是這些年高考作文的努力方向,在一些題目中已經體現。如上海的“預測”,預測的東西有很多,有巫婆跳神的預測,有黑洞理論的預測,需要學生有足夠深邃的思考、足夠開闊的視野才能寫好。

  陳建新認為,這些題目有利于那些平時重積累、有思想并在議論文寫作方面有實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與議論的能力。“無論是從高中生的心理成長歷程看,還是從與大學學習的接軌看,讓高中生學會寫議論文很重要。”

  有考生表示,不流于俗套、想創新超越很難。要在考場上寫出吸引人、思想深刻的文章,需要平時多下功夫。

  40年變遷,高考作文改革還在路上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等專家看來,高考作文題是最能展現學生漢語文學的素養和能力的,同時也是時代變遷的投影。

  記者梳理發現,從恢復高考元年的“心中有話向黨說”“知識越多越反動嗎”,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毀樹容易種樹難”“樂于助人還是悄悄走開”,再到新世紀以來的“汶川地震”“心靈的選擇”,高考作文命題逐漸從宏大的政治敘事,走向關注社會熱點、思辨人生人性。

  “高考作文題和時代緊密相連,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社會對人性的理解更加豐富,視野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擴大。”張頤武說。

  除了題材,作文體裁也有著明顯的時代脈絡變化。“恢復高考40年,我們的作文試題經過了標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四種形式。”陳建新說,新材料作文最不容易與以前的考題雷同,有利于考生個性發揮。

  張頤武認為,從高考作文可以看出今后中學語文教育的方向,那就是增加閱讀量、增強邏輯能力、重視傳統文化,總體上要引導學生全面提高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市高考閱卷小組副組長漆永祥認為,“高考作文命題者大可不必有太多顧忌,生活瑣事、家長里短、身邊故事、普羅大眾,皆可出題,要盡量拉近考生與題目的距離,尤其要引導考生寫他們自己的生活與感想。”漆永祥說,命題創新會激發考生作文的變化,一定會出現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新穎求變、不拘一格的好作文。

【解讀最新高考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解讀及分析05-28

中高考作文解讀05-27

資深教授解讀高考作文05-30

高考作文18題型解讀05-29

18種題型解讀高考作文05-30

解讀2017年高考作文06-01

解讀高考作文提綱和仿寫06-02

解讀高考作文的3個重點準則05-29

最新學記名句解讀11-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亚洲色欧美色国产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