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高考作文的點評
真題回顧: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
——京劇與廣場舞,從娛樂活動淺談中國人的文化性格
作者:廈門新東方高中語文呂梅
旅游人類學家尤瑞在其著作《游客凝視》里,探討了旅游的動機及游客的行為。誠如尤瑞之于游客的凝視,我們亦需時常凝睇自身所處的文化語境里,個體與群體的行為,方能窺斑見豹,覺出行為背后的文化特點與國民性格。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這是中國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唱的便是中國的國粹——京劇。發端于安徽地方戲曲的平劇,于清朝時因四大徽班的入京表演,被皇室青睞、上流社會推崇;民國之時平劇劇團南下,于是此劇種也由北至南,唱遍了大江南北;因是在北京地區發展成熟、蔚為大觀,且發音有京音,故被呼作“京劇”。
與另一個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劇種——流行于蘇州一帶的昆曲相比,京劇算不上源遠流長,卻一樣的博大精深;且因其年輕,而更富有了一份生機與活力。比之于昆曲珠圓玉潤的聲腔與含蓄蘊藉的辭藻,京劇因其淺白曉暢的唱詞、熱鬧活潑的表演、鏗鏘有力的伴奏,更得中國民間普羅大眾的歡喜。
歸根結底,中國民眾是樂生的,喜歡熱鬧的,這便是京劇之于昆曲受眾更為廣泛的根本原因。同時,京劇的鼓樂喧天,呈現出與西方劇場藝術迥然不同的審美訴求。同為曲藝形式,西方多的是叩問命運之重、抉擇之難的悲劇。若《俄狄浦斯王》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古希臘的悲劇總是令觀者感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者,當負重前行”,此負重,是俄狄浦斯探求真相的理性,是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的大愛,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升的勞碌,亦是哈姆雷特生死抉擇的兩難……
中國的曲藝,其本質是娛樂性的,若京劇,若廣場舞,觀者或參與者的臉上多是輕松愉快的神情,而少有西方戲劇觀者們常見的凝重。中國戲曲,縱也有《四郎探母》般情深難訴、感人肺腑的悲傷,卻言說的終不過是人間事、母子情,而非西方話劇中常見的超越于現世、探究深刻的生命意義或追尋上帝的神性光輝的故事。
樂天知命,不言死亡;安享此生,不言來世;關注人間,不言上帝。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因此,中國的戲曲里總是演繹才子佳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西方話劇卻常討論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深不壽。中國的京劇,是紅塵世界里的悲歡離合、喜怒歌哭,西方的話劇,是理念世界里的終極追問和神性世界里的自在暢想。
誠如于丹老師在講中國傳統文化時提到的一個例子,中國的建筑,若四合院、若私家園林,是平面的,是群體的,是向大地的俯歸;西方的建筑,若哥特式教堂,是沖天的,是單體的,是向上帝的仰望。這對群體的依附,而非對個人的眷戀,便是“廣場舞”現象的精神內核。
中國大媽們跳廣場舞的陣仗,就像是橫掃六合、志在必得的始皇帝,攻城略地,戰無不利。凡有空地處,皆可舞;凡有閑暇時,皆愿舞。就像是“法不責眾”的心理衍生出“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廣場舞”的廣受詬病,便是緣于國人對于公共規則的忽視和對他人權利的漠視。強調禮樂教化以育民的中國社會,在漫長歷史里,沒能長養出完備的法制體系和法治意識;人們行為的規范,靠的是倫理的監督、人情的自覺和道德的規勸,而非內心中對公共規則和他人權利的敬畏。那么,在一個禮崩樂壞、道德式微的時代,人的行為的規范性,何以為繼,便成了個棘手的問題。
從京劇到廣場舞,中國民眾的曲藝娛樂形式有異,核心無別。京劇臺下的中國人,是看客;廣場舞臺上的中國人,是主體。而無論臺上臺下,中國人從未疏遠群體相合的行為之道和樂天知命的處世態度。人二為“仁”,是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
【語文高考作文的點評】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及點評:淡抹了年華05-11
語文高考作文11-02
201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及點評06-27
語文高考作文9篇11-02
2023年語文高考作文06-08
高考作文語文素材5篇04-11
中考語文話題作文指導及范文的點評分享09-07
賞析及點評07-02
點評幼兒的評語10-08
之名師點評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