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后感作文
有的報道說,方鴻漸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還懷疑作者的博士單位是否也是虛構的。但無論如何,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無容置疑的。下面是《圍城》讀后感作文,歡迎參考閱讀!
《圍城》讀后感作文
讀了這部作品以后,了解到《圍城》作為錢鐘書先生的經典之作,文中的睿智的語言自然是吸引廣大讀者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圍城》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圍城的概念讓我們去思考,即圍城將人分成兩類,一類在圍城里面,一類在圍城外邊,而生活在圍城內外的人都互相羨慕對方的生活,在《圍城》中是通過方鴻漸的婚姻來闡述和剖析這個觀點的。
文中的主人公方鴻漸從留學歸國開始桃花運似乎就特別多,從“局部的真理”的鮑小姐,到渾身透著冰欺凌作風的蘇文紈,在到幾乎完美的唐曉芙,而在痛著三個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的發生的愛情故事都給方鴻漸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幸福感。這些似乎都在給方鴻漸一些暗示,暗示他所追求的婚姻必然會幸福美滿,或許不會再差了。但在方鴻漸同唐曉芙分手后,方鴻漸的感情就跌倒了谷底,直到他和孫柔嘉訂婚,這一切對于方鴻漸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半點激。方鴻漸婚后,發現一切都變了,孫柔嘉不在裊裊婷婷,而是極有主見;他和自己的家庭不在親密無間,似乎疏遠了很多。他發現他要的不是這種生活,于是他對孫柔嘉說:戀愛和結婚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惡人。
縱觀現實,現代人觀念開放了,對婚姻更加想的開,圍城進去的快,出來也快,熟悉了不久結婚,婚后不久又離婚,視婚姻如兒戲,這樣的人怎么能夠理解愛的含義和生活的真諦?人海茫茫,兩個人有緣在一個圍城里并不輕易,既然結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體諒,經營好這份愛,經營好一個家庭。大家都要相互謙讓,才不致讓對方有逃出去的念頭,試問哪些逃出婚姻圍城的人,你們都更好的找到幸福了嗎?你們回想往日的恩愛的時候就沒有后悔過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婚姻是這樣,工作和學習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干一行愛一行,富有兢業精神,有的人頻頻跳槽,也難覓如意的工作,他們厭煩本職工作,老是覺得別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換了新的工作后發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如意,想起原來工作的'種種好處。只恨世上沒有后悔藥賣,時光不能倒流。
就拿我們的畢業找工作來說吧,看著一些同學、好友進了黨政機關,權利帶來了實惠;一些人下海經商成功,經濟富裕。看著這些人別墅汽車、燈紅酒綠,心里癢癢得十分難過,恨不得立馬辭職跳槽去撈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道黨政機關并不是那么好混,人際關系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下海經商也沒那么輕易,風險大,競爭激烈,壓得心里崩潰時才想起幼教工作的種種好處,有雙休日,又有寒暑假,整天面對著一群活潑無邪,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心理也變的輕松快樂多了,也讓自己變的年輕了許多了。回頭再想想有這樣讓你愉快的工作,還為什么要去羨慕人家呢?還有什么理由不安心自己的學習專業呢?.
最后,我要用錢鐘書愛人楊的話來結尾:“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選擇專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最后我還想說一句讀后感,愿我們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更美好的。
《圍城》讀后感作文
《圍城》是我高三所反復研讀的一本書。高一曾經也草草翻閱過,可久了,記憶也模糊了,只記得其中零星幾個情節與人物。高三的日子太苦悶,去書店尋了這本書來,反復翻閱,這才覺出當年不懂的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
太多人品圍城,也太多人引那句“婚姻就像圍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以作比。看完了整個《圍城》,自然是意猶未盡,便有急切地尋來了楊絳先生為丈夫作的后記。
后記先是否認了錢鐘書即是方漸鴻,然后又承認書中人物卻是有原型。方老爺子就是錢鐘書的叔父,方漸鴻則是兩個親戚的結合體,還有各式的人物太太小姐皆有所考證。
方漸鴻一生算起來最少有過四個女人,若是第一個未婚妻沒死,關上門來也可像張愛玲書中所寫一般“湊一桌麻將”。第一個女人是在他高中便訂的親,未婚妻死的早,對方漸鴻來說也不失為一樁好事,岳父花嫁妝送他出國留了學,雖沒學到什么本事,終究討了便宜。在回國的船上,他遇到了蘇小姐。蘇小姐是留洋博士,新派女士,石榴裙下躺著的不甚爾爾,然而就因為女人的虛榮心,她喜歡上了本來看不上的方漸鴻,與鮑小姐明里暗里爭風吃醋。她美,她顯貴,但無奈方漸鴻不喜歡。
唐小姐被方漸鴻所愛,但在前半本書便消失了個干凈。楊絳說過,唐小姐是錢鐘書的“寵兒”,萬不能讓她配了這么個丑角。但她又說,若是讓唐小姐嫁了方漸鴻,兩者再吵翻,這“圍城”的含義便是更清晰了。
最后的孫小姐嫁了方漸鴻作妻。她也許喜歡過他,他也是。然后結尾暗示出來的,也許是一個悲劇。孫小姐不如蘇小姐有才華,有地位,也更不如唐小姐的可愛,聰慧。然而她也是一個有小聰明的女人,配上方漸鴻,可以說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夫妻典型形象。可他們之間的芥蒂是跨不去的鴻溝,兩個人,一個覺得自己“下嫁”,一個覺得自己“下娶”,冷嘲熱諷,加之兩遍長輩親戚的種種,分道揚鑣成了必然。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趙辛楣。他聰明,仗義,對方漸鴻由情敵變為“同情兄”又成了“朋友”。去三閭大學的路上,若不是他把持,又得憑空添出多少事端。他對漸鴻更是不必說,連孫小姐都嫉妒兩人感情之好。
《圍城》里的典型形象不甚枚舉。錢鐘書一生寫了這一部小說,也堪稱中國小說寶庫里的明珠,愿大家細細品讀,深酌錢老的用意。
【《圍城》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圍城》讀后感高中04-25
《圍城》讀后感500字10-16
《圍城》讀后感700字09-26
《圍城》讀后感15篇03-16
《圍城》讀書心得精選04-15
讀《圍城》有感500字02-10
勵志書籍:《圍城》12-20
圍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06-26
《烏塔》讀后感600字-讀后感作文01-18
師說讀后感學生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