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蒙古包的作文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作文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蒙古包的作文1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的國家。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的民居建筑經驗。中國民居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蒙古包就是其中之一。
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寒風呼嘯,大堤上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一望無垠的草原是蒙古族人民自由放牧的大舞臺,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最適于游牧民族居住的就是蒙古包,因為它的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他在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古稱穹廬,還稱氈帳,帳幕,氈包等,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這些名稱逐漸被“蒙古包”所代替。蒙古包整體為圓形凸頂,頂上和四周被厚厚的氈子覆蓋。普通的蒙古包,頂高3。3~5米,圍墻高17米左右,大門朝南或東南。最小的蒙古包,直徑有300厘米左右,大的則能夠容納數百人。它共有四大結構:哈那,天窗,椽子和門。哈那就是蒙古包圍墻支架,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的多少來區分,通常分為40個,60個,80個,100個和120個。哈那為120個的蒙古包,面積非常大,有600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十分壯觀。但是,面積這么大的蒙古包在草原上并不常見。
牧民創造的蒙古包,有著蒙古族典型的特色。蒙古包分為固定式與游動式兩種樣式。半農半牧區大多建造固定式的蒙古包,周圍墻壁用土砌成,上面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大多使用游動式的蒙古包,一種可拆卸,一種不可拆卸。可拆卸的蒙古包以牲畜馱運來遷移,不可拆卸的靠牛車或馬車拉運。
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等地。除蒙古族外,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游牧時也適用蒙古包居住。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開始使用蒙古包,但究竟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至今仍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看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揚起的白帆,炊煙裊裊,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
蒙古包的作文2
走向蒙古草原,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而在茫茫綠海之中,又點綴著幾朵耀眼的花兒,沒錯,這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能夠容納20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然后便能夠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于經常轉場,放牧民族住和使用。
搭蓋新包后,是要舉行新包宴會的,在新灶是舉火,準備豐盛的食品,請左鄰右舍來喝茶。來客將禮品呈上后,將哈達拴在墜繩上,有一位年邁的祝頌人,手捧哈達和盛滿鮮奶的銀碗,高聲吟唱《蒙古包祝詞》。氈包的祝詞各地不同但十分豐富,既有傳統浪漫的部分,也有現實的'描述,既有古老歷史的遺恨,也有當代新增的部分。有固定的套路,也有即興發揮,是非常富有藝術性的。
蒙古草原很美,蒙古包很美,而那兒人與人之間的那段距離更美。
蒙古包的作文3
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雖然不像徽派建筑那樣有名,也不像蘇州園林那樣漂亮,但它依然保留著自身民族獨有的特色。保留著蒙古族的民族傳統。
蒙古包是許多蒙古人民的日常居住地,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等牧區。一圓形天空,通煙器,包門小。朝南或者朝東南。在古時候,它還有好幾個別名,分別是“穹廬、氈帳還有氈房。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最大有蒙古包約可容納600人,最小的蒙古包大約能夠容納20人。
蒙古包的架設非常簡單。一般是搭建在風水好、水草適宜的地方。先根據蒙古包的大小畫一個圈,然后就能夠按照這個圈的大小進行搭建。蒙古包搭好后,人們便開始裝飾蒙古包的內部。鋪上厚厚的地毯,放上一兩張既舒適又漂亮的小床,四周再掛上鏡框和各種美觀的裝飾。現在一些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給蒙古包增添了許多色彩。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便內部面積確很大。它不但采光條件好,而且不怕風吹雨打,冬暖夏涼。
蒙古包不像徽派建筑那樣有名,不像蘇州園林那樣漂亮,但它以自身獨特的民族風格而保留下來。
【于蒙古包的作文】相關文章:
蒙古包的作文05-09
住蒙古包作文03-07
介紹蒙古包的作文04-15
住蒙古包01-24
住蒙古包01-24
蒙古族的蒙古包作文02-08
歡聚蒙古包主持詞03-02
誰知道蒙古包的特點?05-11
有關蒙古包的說明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