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常識的命題作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己修養。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于常識的命題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常識的命題作文1
常識是百分百正確的,它可是多少先輩們親身經歷的總結啊!現在,這句話幾乎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常識是錯誤的。
有一位從事幼兒教育的人曾很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在畫太陽時,總是把太陽畫成紅色的。可實際上,太陽并不是紅色的。難道是孩子們觀察有偏差嗎?就算是,那為什么又錯得如此千篇一律呢?這幾個問題他想了很久也得不到答案,于是他又帶幾個孩子去咨詢心理專家。可是通過專家與孩子們的交談表明,孩子們的心理都很健康。
這就讓他迷惑了。于是,他在一個晴天親自帶著一批從未接受過任何美術教育的孩子們到海邊去看真正的日出,并要求他們畫出自己所看到的太陽。結果,孩子們畫的太陽有綠的,有黃的,有黑的,還有五顏六色的,總之,孩子們畫的太陽五彩繽紛,但是,唯獨沒有紅色的。
這位幼師笑了,他終于找到了答案:孩子們的觀察并沒有錯,只是孩子們的家長、老師給孩子們注入了一種常識,這種常識讓孩子們不再思考為什么,而只是一味地、單純地、盲目地相信:太陽就是紅色的,一定是!
由此可見,常識并不總是完全正確的。所以我們在某些時候要擺脫常識的束縛,才能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認知。
關于常識的命題作文2
古語云:“易有三訓,一訓簡易,二訓變易,三訓不易”,“易與天地準”,之于常識,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生活在常識中,“春暖花開”、“秋高氣爽”,我們不假思索地運用它們,是為簡易;同一事物不同時刻有不同的表現,變化無窮,是為變易;常識由生活而來,經久適用,是為不易。故莊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識,于生活,我們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識之于我們太過習慣了,時常,我們會無所察覺,如同時空之于我們過于靜止與絕對,在愛氏之前,我們被蒙騙了千萬年。于是我們在恍然后明白,常識雖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知之,并非僅僅為熱則卻衣寒則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對自然存在的'用心觀察。沒有這用心,何來常識?沒有常識,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禍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擁擠之時間,于約會便不會誤時;又譬如拿破侖不知俄國之地廣與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國堅壁清野而為滑鐵盧之役埋下伏筆。
所以對于常識,要知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行之,不僅是于知之之后的體證,還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為知易而行難。行難,故特以行之。常識的知之,是困則眠、疲則休息,是諸葛順勢三分天下,是劉邦知楚強漢弱而強赴鴻門。對常識的行之,是順應自然、順時而動,故可避害趨利,所以才有一覺醒來的精神,才有漢朝天下。
所以對于常識,要行之。
至于對于常識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為常識之常,所以無形中被我們忽略、習慣,然世間萬物莫不在變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適合,若死守既得,便永無進步可言。故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詔》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對常識的思之,愛氏提出了相對論,玻爾提出了量子力學;之于歷史的,不正是由于對意識形態的思之與變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開放而至于今日之中華崛起?
“易與天地準”,也正是憑借常識,憑借與常識同行,我們維系了一個曠古的文明,然而無論是生活還是發展,不知常識無語進步,不行常識無以趨利避患,不思常識卻也無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而說,對于常識,我們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則有泰然的生活與不斷的前進。
關于常識的命題作文3
一節作文課上,老師布置這一節課玩游戲。同學們高興地歡呼起來。
老師開始提出了游戲規則: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一張寫有一種水果名稱的紙條,老師說‘開始’時,同學們大聲喊出自己的水果名稱,拿到同樣水果卡片的人排隊集合,最快最完整的隊伍獲勝,除了卡片上的詞,其他的話一律不許說,否則就算犯規。
老師開始發卡片了,同學們都在想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卡片呢老師終于發給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一看,上面寫著“雪梨”兩個字,我往四周一看,可是沒有人叫“雪梨”。我只好一個人站在一邊,這時,我看見陳建榕在座位上,我過去看了看,她的紙條上寫著“救命”兩個字。我想:老師不是說寫著水果的嗎……
游戲結束了,“蘋果”隊獲勝了。老師問我們:“你們為什么不去救陳建榕呢你們以后也許也會像陳建榕那樣呼救而得不道援助,也許會有人求救,而你們卻不知道。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學會觀察和聆聽。及時發現那些喊“救命”的人,向他們伸出援手。”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向求救者發出援助之手做人的道理。
【常識的命題作文】相關文章:
小升初命題作文03-01
中考命題作文05-10
高考命題作文09-07
畢業命題作文03-03
奇跡命題作文04-12
尋命題作文05-19
命題作文故事12-12
真好的命題作文12-22
小學命題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