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籠包的作文推薦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不僅熱愛這座城市,更愛上海的南翔小籠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小籠包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小籠包的作文(1)
我們家鄉的小籠包,不僅味道和普通的包子大有差異,就連做法也不一樣。面點師傅先將白白的面粉,加上少許水,然后不停揉搓面粉,目的是讓它變得黏糊糊的。再拉拉揉好的面團,要柔韌又有彈性。接著把面團拉成一小截一小截的,在面板上撒些干面粉,再用搟面杖搟成薄薄的圓形,放上肉餡兒,包起來。上面打皺包圓,最后把它放在蒸籠里蒸。
十分鐘后,香味四處飄逸。打開蒸籠,只看見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籠包一排排躺在那兒,個個都是那么飽滿,讓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記得我第一次去吃小籠包。媽媽一共買了20個,看著那白皙的皮兒,鮮紅的精肉,碧綠的香蔥,再加上那黃燦燦的生姜,饞蟲早已開始在肚子里作祟。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起一個晶瑩剔透的小籠包,狠狠地咬了下去:“啊,燙死我了!”媽媽“撲哧”一聲笑了,說:“饞貓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看,應該這樣吃。”說著,慢慢咬破小籠包的外皮兒,然后慢慢地吸收里面的汁水,再大口地吞下去。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哈哈,果然不一樣,薄薄的皮兒,大塊兒的肉餡,再加上甜甜的熱汁。讓你吃了,永遠忘不掉這個味兒!
啊!家鄉的小籠包真好吃啊!如果你想吃這個既美味又晶瑩剔透的小籠包,那就來我的家鄉——邵東吧!
關于小籠包的'作文(2)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美味: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云南的過橋米線……不過我最喜歡的美味,是那美味多汁的小籠包。
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的,皮薄薄的,里面有許多湯汁。它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亮,寶塔頭上冒著一陣陣香氣隨風飄溢,它的形狀與一個縮小的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一籠小籠包有8個,每一個都圓鼓鼓的,活像一個個小雪球,只不過加了些凹凸不平的皺折。小籠包還沒上來,我就被香氣熏得如癡如醉,恨不得馬上吃到。
吃小籠包講究一個“寧可人等包,不可包等人”,那才能達到最好的口感,應先把小籠包放入香醋碟子里,蘸一點醋,再用筷子夾起來,咬底部一邊的皮子,小心吮吸鮮美的湯汁,再把咬開了口的小籠包浸到醋里,讓醋進入到小籠包里面,然后放入嘴中,如果你不先把豐溢的汁水吸掉,就一口咬下去,不僅會燙傷嘴巴,還會將湯汁濺得到處都是。
小籠包十分調皮,剛夾到一個“小胖子”,它便開始“反抗”,于是滑了下去,所以要捺著性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來,送進嘴中,它的肉又松又軟,只要一咬到便碎了,鮮美無比。
小籠包之所以讓人愛不釋手,是因為它色香味俱全,做法十分精細、考究。無論從選材到整個制作過程,還是它的外觀內心,都融入了廚師們的“心意”。如此的美味,難道不值得去品嘗嗎?
關于小籠包的作文(3)
小籠包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它來源于清代道光年間的蘇州常州府,為當時的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萬華茶樓首創。
小籠包的賣相真好看:那晶瑩剔透的皮兒包裹著肉餡,里面的汁水仿佛要漏出來似的。還有它俏皮可愛的“頭飾”,大家好像在進行選美比賽,誰也不讓誰。真是皮薄餡多,使人垂涎欲滴!
小籠包的做法比較難,難在捏褶這一步上。首先和面,把餡也處理好。之后,把面團搟成圓形,往里面放餡,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捏褶。據說要捏18個褶以上,小籠包就做成功了。最后放在蒸籠里面蒸七到八分鐘,出鍋后就可以食用了。
吃小籠包也是有講究的:先在底邊上咬破一個小口,吸兩口汁水,然后便可以開始細細品嘗。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吃小籠包,小籠包一上桌,香味撲鼻,我吵著要吃。爸爸對我說:“太燙了,等會兒再吃。”可是我等不及了,反問道:“爸爸,涼了的小籠包還好吃嗎?”爸爸說不過我:“那你慢點吃哦!”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沒想到湯汁噴了我一臉,我的舌頭也被燙麻了。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我氣呼呼地說:“爸爸,你——”爸爸卻淡定自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多汁味美的小籠包真是人間一道美味,不過如果你不會吃小籠包,就會像我一樣狼狽不堪了!
【小籠包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籠包的作文04-18
小籠包作文02-14
小籠包06-23
小籠包01-22
小籠包01-04
小籠包01-22
小籠包05-22
美味的小籠包作文05-14
小籠包主題作文05-01
寫小籠包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