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征文吧,征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一篇什么樣的征文才能稱之為優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 篇1
誦讀中華經典,感悟當代生活——《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朗朗上口的短句便是國學經典中的《三字經》。它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為了更好的傳承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我們學校特地開展了很多有關經典誦讀的活動。
《三字經》是一部經典傳世之作,是我們學習中華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啟蒙之書,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里面講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令人折服的.道理。其中便有這幾句讓我感觸至深,“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區區十二個字卻將“孝順”說的通透,易懂,上至六旬老人,下至三歲小娃都能脫口而出,明白其中的道理。古代的小朋友都能知道孝順父母,然而,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代的小朋友還知道孝順感恩的道理嗎?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寵愛孩子,圍著一個孩子轉,所以造成了孩子們的任性妄為,自私自利!跋憔琵g,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雖然能朗朗上口,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又有幾個呢?新聞里經常報道,有的孩子當爸爸媽媽不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做出了很過分的事情,有的絕食,有的離家出走,還有的把父母也殺了。這些讓爸爸媽媽傷心著急痛苦的孩子對爸爸媽媽有多么的不孝順和忤逆!
有一次媽媽還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小朋友,他拿了兩個蘋果,媽媽故意試試孩子孝不孝順,肯不肯一起分享。于是要求孩子給她吃一個蘋果,只見那個小朋友拿起兩個蘋果各咬了一口,然后再把手里的蘋果遞給媽媽。起初媽媽傷心的認為孩子自私不孝順,要自己吃過了才給媽媽吃。可過后仔細問了孩子,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原來這個小朋友各咬一口蘋果,是想知道哪個蘋果更甜,他把最甜的蘋果給了媽媽,媽媽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感動的哭了。這樣孝順的孩子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呢?
中華國學經典中提到“百善孝為先”“孝于親,所當執”;古人都懂的道理,難道我們就不明白了嗎?同學們讓我們在誦讀中華經典的同時一起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吧!
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 篇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從瑯瑯上口的三字經,到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再到造福人類的四大發明,都彰顯著世界文明禮儀之邦的中國的燦爛文化。我們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燦若星河,不是一時可以學盡的,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讓“經典”伴我們成長,伴我們的一生。
辦經典誦讀手抄報讓我知道:經典其實在我們身邊。春天,在剛剛吐出芽的柳樹下,吟一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夏天,在外婆家門口的池塘邊,吟一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夜晚,站在長江邊,看著天空中那輪銀色的'明月,吟一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冬天,種在墻角的梅花開了,吟一首“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生活畫卷,配上生動優美的詩句,真是美不勝收,讓人贊嘆!
古詩文朗誦會上,我們感受到了詩歌的無窮魅力,也領略到了古文不一樣的美。聽一首《天凈沙。秋思》,一幅艷美的畫面: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樹,夕陽下一只無精打采的烏鴉,撲打著翅膀,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小橋流水,愈發顯得安謐而溫馨。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伯牙絕弦》中一曲《高山流水》響徹古今,更感動世人無數。曲高和寡無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破琴絕弦謝知音。我為伯牙和鐘子期的友情感動,更讓我感嘆:知音難覓啊!一定要珍惜和好朋友之間的友情。
書法比賽上,同學們用最規范的正楷字,謄寫經典中的古詩文,感受古老漢語言文字橫平豎直,鐵劃銀鉤中,凝聚的華夏魂魄。
很幸運!我們生活在這個注重“經典”的時代,讓我們有機會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能夠與經典同行,讓經典伴隨我們一生吧!
【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相關文章:
最新走進中華經典征文(精選10篇)07-25
走進中華經典讀書征文(精選17篇)08-16
走進中華經典征文(通用27篇)07-18
關于走進中華經典的征文33篇08-15
走進航天征文02-24
中華魂中華好家風征文06-07
中華魂中華好家風征文11-17
中華好家風征文11-17
中華魂征文12-09
中華家風家訓征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