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讀手不釋卷有感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文:讀手不釋卷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文:讀手不釋卷有感1
一人,一桌,一椅,斟一杯清茶,手捧《三國志middot;吳志middot;呂蒙傳》,漸漸被其中的一個故事所吸引---《手不釋卷》。讀完之后,我終于知道了萬般天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篇文章主要講吳國大將呂蒙不愛讀書,吳王孫權讓他多讀書,才能辦好每一件事,并以自己和光武皇帝手不釋卷為例勸呂蒙多讀書,聽了孫權的話,呂蒙很慚愧,心服口服,從此以后手不釋卷,知識越積越多,最后成為吳國大將,有勇有謀,屢建齊功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后,文中孫權和光武皇帝那種手不釋卷的事,使我深深折服。他們身為一國之君,每天都日理萬機,并沒有時間去讀書,但是他們卻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時間里去擠,擠出更多的時間去閱讀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去治理國家。
看著孫權與光武皇帝,他們身為一國之君,每天都擠出時間去讀書,再想一想我自己。
父母平時叫我多讀書,我總是找借口說沒有時間,而我卻把時間拿去看電視或玩耍,認為看電視和玩耍比讀書重要,讀書的時間就這樣從我的指甲縫里留去。想起失去的時間,心中不免一絲悔恨。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在逝去的時間中,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若我把這些時間用來讀書,那我會有多少時間來讀書啊!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并非我沒有時間讀書,時間如海綿一樣,擠一擠總會有的時間是靠人擠出來的。我一定要向孫權和光武皇帝學習,去博覽群書,我就一定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多閱讀,讓書成為我們的朋友,讓它帶我們一起遨游書的海洋。
作文:讀手不釋卷有感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了了解更多的歷史故事和典故,我閱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里很多成語我以前就了解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手不釋卷。”
手不釋卷的解釋為看書入迷,手都舍不放下了,用來形容勤奮好學,原出自《三國志》。關于這個成語,還有一段被后人們傳頌的'佳話。
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卻又總是忙與軍事沒有時間學習。在孫權的鼓勵下開始發奮學習,學習文化水平提高得很快。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只是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罷了。”于是,在孫權的推薦下,呂蒙更加發奮讀書堅持不懈。最終做了吳國的主將,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讀完這個故事,再回頭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現在我們都有條件讀書,但大都不愿主動讀書,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作業完成不認真,認為玩耍比學習重要,讀書的時間就這樣從我的指尖溜走了。想起失去的寶貴時間,心中不免一絲悔恨。這樣日復一日,在逝去的時間中,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倘若我把這些時間都用來讀書,那么我將讀了多少本書啊!我也并非沒有時間讀書,“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總會有的,”時間就像海綿,我要向呂蒙和孫權學習,博覽群書,一定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成語故事》中還有很多反映中華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讀起來讓人受益匪淺,感受到了蘊涵在傳統故事中有些道德品質,和那精神追求。
【作文:讀手不釋卷有感】相關文章:
讀《手不釋卷》有感04-09
讀《手不釋卷》有感09-21
讀“手不釋卷”有感作文03-11
讀《手不釋卷》有感6篇02-20
讀《手不釋卷》有感350字04-17
中學生讀《手不釋卷》有感04-19
手不釋卷的近義詞12-02
讀有感作文:讀高貴的靈魂有感03-11
讀有感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