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女人的路故事性作文
一個農村女人的路
前幾天家里來了兩個客人,是一對父女,與我家老公是那種八桿子也打不著的遠親,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說著家鄉話的陌生人。
生病的是女兒,起初我竟誤以為他們是一對夫妻,因為那女兒雖才三十多歲,可已透出一臉的滄桑,蒼白的沒有一絲血色的面容,烏黑發青的嘴唇,一頭干草似的頭發,看上去和她五十多歲的父親年齡相差無幾。
對于他們的到來,心里是有抵觸的,甚至有點反感。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是我的至親,而是因為正值女兒上五年級,將面臨海淀區五年級學業監測,家里地方又小,一來人她整個就沒法子學習,既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也不能按時休息。尤其是知道來人得的是與肝有關的疾病時,我更是擔心年幼的女兒受到什么影響。
第一天晚上,他們就在我家住下了,此后的一周也一直是我們給安置住處的,直到她們住進醫院我們才算解脫。
幾天的接觸使我初步了解了那個生病的農村女人三十年來所走過的路。無憂無慮地度過了學生時代,畢業后曾做過一段時間的代課教師,到了婚嫁年齡又如愿嫁入我們當地最富裕的一個村莊。幾年前她和丈夫在天津包地種棉花掙了幾十萬,當老家的農民也都紛紛效仿他們村外出包地之時,他們已經淘得創業的第一桶金,開始到南方花了五十多萬買了輛客車跑客運。干了兩年后又以每年九萬的租價把車轉租出去,回家來把家里的近四畝地全都建起了豬圈養起了豬,現豬的存欄量已近五百頭!
現在豬肉價是飛速上漲,毛豬已達八塊五一斤,就在她來京看病之時,她那野心勃勃的老公已在家里又開始了擴建豬圈之舉。她說她老公性格要強,處處不甘人后,她們村有錢人多,她老公就想比別人掙得更多,于是,兩口子就拼命地干,在天津種棉花時沒日沒夜的在地里忙,吃飯無規律,經常是冷饅頭就著冷水下咽,幾乎很少能有時間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口熱湯。
再看她的手也是粗糙似榆樹皮,而且關節粗大如男人,指甲縫里的黑泥似乎還隱約可見。養的五百頭豬也只雇了兩個人,丈夫只負責把豬飼料運回家,把防疫的藥品買到家。其余所有一切大小事務全靠她一人打理。我真是無法想象她這么一個病懨懨的'身子如何對付那五百頭豬。
女人說她家的豬比她吃飯都有規律。她的病也就是這些年吃飯無規律給鬧的。現在到了不看不行的地步了才被老父親逼著來北京看病。我很為這份父愛所感動——女兒病了最關心她的人不是她自己、不是兒女、也不是丈夫,而是父親!
問起她的孩子,說有三個,大的已十二歲,小的才兩歲。不等我問她這么忙她哪里還有時間照顧孩子,而且還生那么多。她就頗自豪地告訴我:“我家孩子我從來沒管過,生下來就交給她奶奶,生一個她奶奶給我看大一個,孩子真的一點不用我操心。”話語之中透出難以掩飾的滿足。可是聽到這里我的心隱約有了刺痛感,一個對孩子一點不操心的媽媽會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嗎?她一方面在精細地照料著豬娃子,一方面卻把自己的娃子推給了年邁的祖輩!
她接著說她的大孩子現在我縣一所民辦學校上學,成績不太好,可每月的零花錢卻比以前多多了。她所說的那所學校我知道,學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老師以剛畢業中專生為主——因薪金而走馬燈似地換著。如此這般,學生的學習又怎能好起來?
我實在不忍她再這樣忽視孩子的教育,于是就對她說:“等你病看好了,就別那么累了,說句實話,你們那輛車每年的租金已差不多是我和我老公一年的工資總收入,這種收入在咱們當地足夠過一種很好的生活了。豬場里多雇幾個人讓你老公打理,你們在城里買套房,你就專為你孩子服務吧!給孩子轉一個好點的學校,好好培養。多好啊,是不是?”
誰知她竟說:“那怎么能成呢?你知道咱們當地現在娶個媳婦的彩禮嗎?不算蓋房子的錢還得十多萬呢!將來還不知要多少呢?我們家可是兩個兒子,現在不多掙些,將來就該作難了。還是趁年輕多干些吧!”
原來她累得如此竟是在為孩子的未來忙碌,可是她連孩子的現在都不曾擁有,又如何能把握住孩子的未來呢?聽著她的話,我仿佛看到年老之后的她正在精心照料著她的孫輩們,那時的她一如她現在的婆婆。
Tips:這種情況在農村真的很多,我老家就在農村的,現在家長也是常常說同樣的話,有著同樣的思維。但他們說的也都并不是沒有道理,結婚在農村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
【一個農村女人的路故事性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花的故事性散文03-28
故事性作文與虛構方法論文05-15
一個美麗的女人06-29
一個美麗的女人06-29
一個尋常的女人11-14
一個陌生女人11-07
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女人作文04-14
一個壞女人的下場05-26
一個女人的眼淚日志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