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輝煌一時的墨家緣何走向衰落歷史作文

時間:2021-04-04 19:52:52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輝煌一時的墨家緣何走向衰落歷史作文

  墨子

輝煌一時的墨家緣何走向衰落歷史作文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界百家爭鳴。當時學者以儒墨并稱,非儒即墨,二家并為顯學。然而盛極一時的墨家學派,在秦漢之后幾乎銷聲匿跡了。作為墨家學派創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跡已經開始變得模糊,或者說遭到漠視。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等人皆立傳記,僅在《孟子荀卿列傳》的最后對墨子附以24字的內容,簡略不備而又含糊不明。此外,孫詒讓又據諸書所載統計墨子弟子、再傳三傳弟子、不詳傳授系次者等共三十余人(《墨子后語上墨學傳授考》),其中絕大多數人之事跡已經湮滅。在秦漢之后,墨家幾乎再無傳人。

  從墨家學派的著作來看,《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所列諸子十家中,墨家著作僅存6家,為最少。漢唐以來直到清朝之前,對其之研究幾乎為空白,這與儒、道、法諸家注疏眾多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除《墨子》外,《漢志》所載墨家著作尚有五家:《尹佚》二篇、《田俅子》三篇、《我子》一篇、《隨巢子》六篇、《胡非子》三篇。隋唐時期存世的墨家著作有《墨子》十五卷、《胡非子》一卷、《隨巢子》一卷,《尹佚》《田俅子》《我子》皆已亡佚(據《隋志》,梁有《田俅子》一卷,則其應亡于梁后隋前)。《宋史藝文志》則僅著錄《墨子》十五卷,《胡非子》《隨巢子》亦已亡佚。

  理想與實踐沖突中的停滯不前

  盛極一時的學術流派突然衰落,這是一個頗有意味、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略窺其原因。

  首先,就其根本而言,墨家的學說過于理想化,或者說就是一種空想。墨家思想有著十分嚴密的邏輯關系,其最根本的主張是兼愛,幾乎一切觀點與主張皆由此生發:因兼愛而非攻,反對戰爭;物質財富是有限的,少數貴族的奢侈生活必然會導致下層民眾的貧困,故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儒家禮制的繁瑣與用度之多又與此相沖突,故墨家非儒;尚同與尚賢是墨家的為政之本,是針對當時天下混亂的形勢而提出的政治綱領,其實質也是為了貫徹其兼愛的主張。如《墨子尚賢下》講為賢之道: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

  那么,作為其出發點與立足點的兼愛,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主張呢?墨子認為,天下一切混亂君臣、父子、兄弟之矛盾,盜賊,大夫之間、諸侯之間的攻伐皆起自不相愛。解決的辦法是,使天下兼相愛、交相利,愛人無論父、兄、君、弟、子、臣若愛其身,視人之室、家、國若其室、家、國,則可消滅一切禍亂之源頭。(《墨子兼愛》)但正如《漢志諸子略》墨家類小序所云,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這種無差別、一視同仁地愛一切人的主張顯然不符合人性發展的實際,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緣關系的社會現實,墨子所設想的理想社會圖景可望而不可即,不可能實現。

  其次,一種學說往往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思想層面,二是實踐層面。在先秦諸子中,墨家比較有影響的多是實踐性的主張,但其思想的深度不足。因此,一旦在實踐層面上沒有出路,這種學說也就失去了發展的空間。秦漢之后,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墨家的主張不符合新秩序的要求,幾乎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因此走向衰落;而同為顯學的儒家學說則恰恰相反,獲得了空前發展,二者命運迥然不同。

  同時,墨家的主張對人在實踐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莊子對墨子的.人格非常欣賞,稱贊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但他仍客觀地指出:墨翟、禽滑釐之意則是,其行則非也。將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無胈、脛無毛,相進而已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莊子還評價墨家非樂、節葬、節用諸說曰: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于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墨子對于人的要求實在太高了,他自己雖能做到,但無法為天下人普遍接受,所以實際上恰恰偏離了圣人之道。

  最后,一種學說要想獲得長久的生命力,必須不斷地完善與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家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其學說都不是停滯不前的,而是不斷地注入新的內涵。除創始人外,還不斷涌現出重要的代表人物,使本學派的理論有大的推進,如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莊子,法家的韓非子,等等。反觀墨家,墨子之后并沒有出現特別有影響的人物,也沒有提出超越墨子的理論與學說。所以,不能與時俱進,也是墨家學派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各引一端與崇其所善

  并置下的當代繼承

  墨家在中國古代社會的衰落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不能簡單、片面地分析。同時,對于墨家的思想與主張,無論是贊同還是批判,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春秋戰國諸子學說的提出,都是建立在諸侯紛爭的混亂社會背景下的,其說紛紜,其指歸則一,即試圖為當時的社會與時代尋找出路。

  評價墨家的主張,一味地指責是斷然不對的。比如,有人認為墨家過分強調人的生存需要,排斥甚至否定人的其他社會需要,這樣的分析脫離了時代與現實,是不可取的。墨家提出節葬、節用、非樂等主張,在春秋戰國時代都是有意義的,只是不能普遍應用于每一個時代而已。同時,節葬、節用、非樂,再加上兼愛、非攻等這些主張,其合理的成分對于現代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仍然有借鑒意義。所以,在審視先秦諸子時,我們既要看到其由于各引一端而產生的弊端,又要看到其崇其所善的長處。當然這都應該立足于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

  墨家學派雖然衰落了,但實際上墨子學說頗為后期其他學派學者如惠施、公孫龍、孟子等人所吸取。晉魯勝《注〈墨辯〉敘》曰:墨子著書,作《辯經》(即《經說》上下篇)以立名本,惠施、公孫龍祖述其學,以正別名顯于世。此外,《墨子》中還有一部分內容涉及邏輯學、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幾何學),以及軍事上的城守問題,具有邏輯學史、科學史與軍事學史的價值。

  墨家學說在沉寂了兩千年后,至清代重新引起學者的重視,畢沅、王引之、王念孫、俞樾等學者對《墨子》進行了整理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而清末學者孫詒讓,對《墨子》做了全面的考校、疏解,綜采諸家,撰《墨子間詁》十卷、《墨子目錄》《墨子附錄》各一卷、《墨子后語》二卷,為墨家之最大功臣。在清代學者工作的基礎上,現代的墨家研究更加走向深入和全面。我們研究、了解墨家學派的歷史,對當代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具有啟示意義;而消化、吸收墨家學說中的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創新發展,仍具有很強的現實與長遠意義。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222cc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6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