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讀《未央歌》有感高中作文

時間:2021-04-02 10:40:50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讀《未央歌》有感高中作文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不是眼前或瞬間,也不是意念或誓言,而是無論漂流到哪里的,你和我的心,因為你知道我愛你。”在《你知道我愛你》一曲的開頭,黃磊用溫和的嗓音輕吟這段詩。在讀過《未央歌》之前,我還不知道這詩背后是怎樣的故事。其實,用音樂演繹《未央歌》的,黃磊并非第一人。臺灣音樂奇才黃舒駿早在1995年便創作了同名歌曲《未央歌》,在寶島廣為傳唱。黃舒駿唱道:“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藺燕梅,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童孝賢。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尋找一種永遠……”

讀《未央歌》有感高中作文

  我201x年首次聽到這首歌,卻被歌中款款深情打動。在韓求學的日子對我而言是一段漫長的孤旅,黃舒駿的歌聲陪我度過了很多時光。而《未央歌》唱詞中描繪的那唯美的情感,想必是忠于原著的表達,因為它為我們透露了一點點故事情節。于是,心里有了一讀《未央歌》的愿望,想了解,在我們青春歲月里,是不是都有著同樣的尋找。

  打開思慕已久的《未央歌》,仿佛沐浴了從上個世界三十年代的昆明吹來得涼爽的風和突襲而來的雨。故事發生的時代和年代都是我極喜歡的,時代背景是民國初期,西南聯大那純真的大學年代……

  伍寶笙、藺燕梅、童孝賢、余孟勤、范寬湖、范寬怡……每一個鮮活的名字都讓我喜愛,每一個午后涼茶店的聚會都讓我向往,迫不及待的想加入進去。伍寶笙的聰慧讓人不得不愛,如同身邊的一個知心大姐,一個紅顏知己,她的美比藺燕如過了一些淡定與理性,更讓人持久的回味;藺燕梅單純的青春的美,確如那湖心的玫瑰,嬌艷、芬芳,乃至全校的師生不忍采摘;小童是我最喜愛的,簡單的快樂著,把復雜的問題通過默默地思考而簡單化,每一天清晨起床都是一張快樂的笑臉,我多想看看他養的鴿子和兔子,多想看看他的荷蘭鼠,看他的破制服,穿鞋從不穿襪子。那時的大學學術空氣比現如今多么自由而熱烈,多想參加一次他們關于哲理的爭辯,多想和他們一起去夏令會……不怎么喜歡大余,也許是因為他曾經傷害過藺燕梅,也許因為他近于死板的嚴謹和苛刻,而在小童身上經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伍寶笙愛上了大余,大余問了寶笙的唇,總覺得沒有人能配得上寶笙,在看到一半的時候還在為寶笙的歸宿苦惱,心底里希望她會和小童在一起,而我也知道,小童在寶笙面前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每次都是被小童引的發笑,我若是那快樂的小童該多好,沒有煩惱,沒有憂傷……

  書里的故事發生在1940年代的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一個令多少當世文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在讀到書中對校園景致的描寫時,也勾得我情不自禁讓思緒返回校園之中。與當今許多校園相似,書中的西南聯大的校園中有一個湖,湖水清澈,有一個半島伸向湖心,半島上綠草叢生,長滿野玫瑰,會在春天盛開,香飄滿園。即使未讀過全書,也該猜到,應該有學子在湖畔散步、品讀,或輕聲吟誦,或指點江山。這番景象,當與我們所路過的諸多校園無異。

  求學的幾年,也走過不少校園,除自己的母校外,有附近的南大、東大,有隨園的南師,東湖畔的武大。當校園被取用作文學題材時,其形被忽略,而其神卻總相似。即使拿抗戰時避難西南的聯大,與我所處的21世紀初的北京校園,時空相隔遙遠,卻也愈覺神似。有朋友說,未考入從西南聯大的三校之一,已是終身遺憾。或許這也只是一句對《未央歌》表達敬意的修辭句,或是一句關于舊日校園時光的過于文藝的思念。我倒不確定這三所高校是否繼承了西南聯大的衣缽。若說懷舊,不過是在當下不如意時,對舊日時光的向往。

  可是,我們還會像讀《邊城》、《消失的地平線》一樣,因為一些文字而愛上一個地方嗎?當人們對鳳凰、香格里拉趨之若鶩,卻罕聞有人去昆明尋訪西南聯大。其實,不必遠赴西南邊陲,想懷舊的校園,或許近處也能覓得一些感動,反正我們懷想的不是某個校園,而是某段時光。但有些事是永遠回不去的,為之傷感的,為之嘆息的,都不免有矯情之嫌。戒了懷舊的癮,每每翻開《未央歌》卻欲罷不能,頻頻回顧,試圖抓住一些流光。

  xx年初的一個傍晚,終于踏上了冬季的母校校園。是懷舊,抑或是追尋。看著自己慢慢在都市中喪失了銳氣,于是來這里重拾理想。冬日的北京,寒風凜冽,地上還有殘雪。核桃林里空空如也,而在我記憶中這里應當是脈脈溫情;求是石下冷冷清清,原先應當有匆忙行走的人群。從這里啟航的我們,今夜夢未央。

  回不去的,心卻向往的,是自己青春年華中最絢爛的歲月。

  作者自己說,這書不是愛情傳奇,也不以情節取勝,而是特地營造一種獨有的情調風格,去感染他人。

  伍寶笙、余孟勤、藺燕梅、童孝賢……我無從考證這些名字是否有生活原型,雖然偶爾也能找到一些傳說。然而全書過濃的浪漫主義色彩,使人懷疑這是不是真實的1940年代,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但是,我們都寧愿相信這樣的真、善、美是真實存在的,存在于1940年代,也存在于如今,否則何來希望?

  若論我最喜歡的角色,自然是童孝賢了。他喜歡小動物,待人至誠至善,天真無邪,為人處世顯露點小可愛,能為大家掃除煩惱,帶來歡樂。他就像是從云后緩緩透過來的清亮陽光,無拘無束,自由徜徉。余孟勤則是天生的領導者,正直剛毅,一絲不茍,拼搏努力,嚴以律己,卻也嚴以律人。藺燕梅用當今的術語講,應當是校花了吧?校花總是備受矚目的,她出身富貴,能歌善舞,個性單純天真,待人真誠,難怪說是作者臆想出來的完美角色。伍寶笙則總是一副熱心師姐的形象,著墨很多,我卻對其印象不深刻,可能與我上學時沒遇上過什么熱心師姐有關吧……

  他們的故事漫長曲折,不必一一細說諸多感觸了。倒是關乎真情的一些片斷,令我沉思。

  真情之所以發生,應當是先有懂真情的人。我相信文中的這些被作者理想化的角色,都是滿懷真情的人。如果我能選擇,我真想成為小童這樣的人。可事實是,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很多大余的影子。這些關乎真情嗎?畢竟,大余因為他的過度理性與嚴格苛求,以一種嚴師般的`姿態對待燕梅,雙方最終不歡而散。即使是大家心目中最般配的一對,最終,關于大余是不是懂得愛與真情,或者說懂不懂表達真情,也被大家畫上大大的問號。我們看到的,都是大余對燕梅的說教,沒有相互靈魂的觸動,沒有一點正常戀愛中所能見到的溫情。

  全書沒什么驚天動地的情節,若說曲折處,也只是燕梅因工作不當被大余責備而丟開大余負責的工作,跟隨其他同學去往了呈貢收容所幫忙。這段旅程的描寫也不如后世的文藝作品那樣,非要搞些戲劇性的情節來引人入勝。旅程很平常,細心之人卻也發覺細微變化。后面的情節也不重要了,大余愛的究竟是不是燕梅,抑或是自己幻想中的那個女子,而當眼前的女子與那個幻想角色有些異處,他會本能地嘗試去修正她、改造她,卻從未考慮改變自己,付出更多。友人說,那個絕對為你而備的所謂伊人,是不存在的,也不要試圖出締造出這么一個人。

  最后,所幸的是,燕梅發現了小童是她尋找的人,雖然這一情節來得有些突然。他們背上漁桿,翻過山頭,穿過村莊,走過小橋,跑到山間的一個湖邊,釣魚。釣了好多好多魚,卻統統放歸湖中,令人動容。有小童的旅程,絕對不會清冷寂寞,他是山中的鳴雀,或是江中的戲龍,有他的地方總有歡聲笑語。況且,他細膩的心最能理解燕梅,最能給她最純真的快樂,就好比那片湖水,最能理解嬉鬧的游魚。而這一切,是不是更接近我們所期盼的真情?

  你瞧,燕梅。都在那北方,遠遠的天邊上。那兒頂高的,有花紋的山峰就是長蟲峰,長蟲峰上面的小紅方塊,我們白天都看見過的,就是鐵峰庵。明天我們要起個早,六點半鐘就要動身,我們要走一段長長的路。穿過四五個小村莊,過許多小橋,走石板路,大車站,小路,一直走到那邊山腳下。然后我們就從山腳樹林邊轉進山谷去。那兒已經沒有稻田,全是草地同樹林了。橡實,松塔落在地上,藏在青草里。有小蟲叫,也有小鳥叫。我們就沿了山谷中的溪流往上走。在路上也許有松鼠跟我們玩,扔下一顆小硬殼果來,繃!就這么一聲兒,打在你頭上。”小童約燕梅去釣魚時,這般描述著……

  所以,所謂真情,無非就是兩把漁桿與一片青山秀水,如此簡單,如此舒暢。那么,我們還需要苦苦尋找嗎?

【讀《未央歌》有感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讀《今日歌》有感作文04-29

讀《芒種的歌》有感作文05-06

讀《明日歌》有感作文05-04

讀《明日歌》有感04-24

讀明日歌有感05-06

讀《云中歌》有感04-09

讀《明日歌》有感06-01

讀《荊軻歌 / 渡易水歌》有感10-20

一曲歌未央11-1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日韩动漫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