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讀智能主義有感參考作文

時間:2021-04-01 10:04:50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讀智能主義有感參考作文

  我喜歡在節假日在錯峰出行,比如大清早去星巴克喝咖啡,下午17點去健身房,都是避開高峰期出行,這樣的感覺很是美好,讀《智能主義》有感。

讀智能主義有感參考作文

  昨日在海岸城,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人,一個上午。

  看完周總的《智能主義》有感,略寫感受如下:

  每一個人對智能主義的定義不一樣,在國外,稱之為人工智能時代,在中國,K2幕僚稱之為心時代,說法不一樣,但是描述的未來特征是相近的,這是一個大趨勢,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方向。

  個人和企業都是環境的產物,無法拋開時空來談,個人及企業的轉型升級,毫無疑問需要基于未來。

  1、未來的機器人,或者各種人工智能,都在試圖替代人的某一部分功能,使得這部分功能更耐用,人更輕松,更懶,懶,從而想出解決辦法,是一切科技進步的原因。因此對于未來的判斷和分析,可以通過研究人來研究未來的商業,所有的商業都是基于人而出發的,各種工具的發明創造,都是為了提高人的體驗而生產的。包括語音識別,大數據,感知系統等,都在模仿人的生理結構而設計。

  2、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連上網絡,一切沒有連上網絡的設備,人們都會認為它是壞掉的。而那個時候變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于是,基于數據之上又會產生各種商業,數據,物聯網,互聯網。這個土壤,必將會加快各種新物種的誕生,也就是各種行業異類的誕生,而且這種變化越來越快。

  3、未來的世界是軟硬結合為一體,硬件是接觸人類,軟件是收集數據,這兩者相輔相成。軟件是讓人們更快的了解世界,硬件是讓人們更好的體驗生活。科技是來源于生活,又優化于生活,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

  4、對于未來的`趨勢,周總給創業者的建議是

  (1)、做巨頭在今天還看不懂、看不清的事,相反,如果巨頭能夠看得懂,看得清,那么它一定會重金投入,這樣創業企業基本沒有機會。

  (2)、你要想辦法比巨頭跑得更快

  (3)、你要在做法上跟它完全反著來。

  在我看來,對此創業者要做的是,

  第一、預判趨勢,比巨頭看得更準,這背后不是胡亂的猜測,而是基于商業哲學推演出來的,更不是在書籍上或者社交媒體上查到。

  第二、搶占先機,比巨頭看得遠,看得準,還要比巨頭領先一步,快半步,在底下做好耕耘,打好基礎。如同一棵大樹,先讓地下根系發達起來,地下根系發達,才有可能長成大樹。

  第三,至少是模式上創新,不能夠是單點創新或者單一模塊創新(這些都是低緯度的創新,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壁壘),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的競爭維度越來越要求在高緯度上競爭,在低緯度上競爭,根本沒有機會。如果只是在單點上創新,或者單一模塊創新,是不足以建立壁壘。如同一個人,你只是在一只腳上做改進,哪怕把腿變成輪子,但是你的心臟、基因、另外的一只腳等等相關聯的模塊沒有同步改進,只能一時領先,不能步步領先。

  5、對于創新的理解,我所思考的是,首先基于什么重組商業元素。這個世界都是各種元素由于不同排序組合而成,說到底就是碳氧氫等元素,那么商業上的各種技術元素也是如此,那么基于什么重組商業元素的,我認為是基于對人性的深挖,不僅僅是顯性需求,還要再深挖一層到隱形需求,更要深挖到核心需求。由此才能開始商業的設計,也就是創新。其次,利用什么新技術呢,就是利用當下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新技術,把各種新技術來基于人性的需求進行重組,從而形成新的模式,新的產品。蘋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

  6、周總在書中提到,做產品,必須落腳在"剛需、痛點、高頻"這六個字上,我表示認同。同時,我也有另一層的理解,做好這三點,僅僅是做產品的基礎,但是很多創業項目的產品沒有滿足,卻把時間、金錢和人才投進去,我是親眼見過這樣的團隊,圍繞偽需求在創業而不知。我的看法是好產品,做好"剛需、痛點、高頻"這個基礎之上,還需要做產品的爽點,最高是做到產品的尖叫點。讓用戶看到你的產品就會腦殘,尖叫。"剛需、痛點、高頻"只是解決產品功能性的部分,爽點是體現產品體驗性的部分,這兩者是有層次和先后順序的。

  7、作為產品經理,如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當做一個抱怨的用戶,處處留心,然后把它在上升一個層次——抱怨完了之后,想想為什么會抱怨,該怎么改善,這個過程就是訓練自己明確用戶體驗的過程,讀后感《讀《智能主義》有感》。事實上,很多產品的靈感都來自產品之外,很多產品的機會都來自抱怨。對于生活中,如果有抱怨,那么再進一層, 想著解決,這樣來訓練自己的用戶體驗能力也不失為一個轉變觀念的好辦法,何樂而不為呢。

  8、在書中,看到一個詞,收購和投資。談的是谷歌通過收購NEST來切入智能家居。對此思考投資和收購的區別,簡單來說投資是不參與經營管理,收購是參與經營管理。讓我想到微信和騰訊的關系,若是當年騰訊是參與微信經營管理,還有微信嗎?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版本的手機QQ?由此可見,對于布局下一個時代,多個別人機會,多生"孩子",把自己的核心優勢提煉出來,然后找"母體"來孵化,從而生出一個符合時代的"兒子"出來,若是騰訊沒有微信這個兒子,估計今天就如同馬總所說"倒下的巨人,身體還是暖的".

  9、對于判斷一個事情能不能做成,能否做成功,很多人是根據市值、市場規模、收入規模這些外在的指標來衡量。我和周總的判斷趨同,看這個產品、這個事情,是看用戶需求,看其產生的價值,最后能夠改變多少人的生活,是帶著人類往天使的一面走,還是引導人類往魔鬼的一面走。

  10、做產品最大的問題不是體驗不好,體驗不好可以改,最大的問題是偽需求。這是最致命的。找不到真需求而開展后期的一切商業活動,都是勞民傷財,徒勞無功,只是一種自嗨而已。所以判斷一個產品是不是剛需特別簡單,就是反問自己:如果沒有它會怎么樣?生活是不是沒辦法繼續下去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這自然就是剛需。事實上,很多產品和構想,要么不是剛需,要么解決的不是痛點,要么就是用戶沒有需求,這些其實都是偽需求。

  11、對于市場的競爭,其實是一個零和游戲,市場只有100%的份額,誰多了,誰自然就會少,以前還可以說是2080法則,但是時至今日,這個法則已經不適用,現在對商業是1:99法則,商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你用了微信,你就不會再用來往,無論來往投多少錢和資源來死拼都沒用。面對100%市場份額,不斷有創新者進入這個零和市場,BAT也一樣面臨,無一例外,這也是創業者的機會。時代在變,他們不可能永遠存在,總會被創新者給改變的,但是誰能夠成為改變他們的那個,這就需要更高緯度的商業設計。而不是和他們在同一個時空維度上進行競爭。應該是高維設計,降維競爭。這就是很多維度低的企業,不斷被看不懂的同行超越的根本原因。

  12、互聯網的顛覆力來自于鏈接,這是未來的商業必備基本要求,(1)、鏈接越多,越值錢。這包含兩層意思,如何讓自己的產品鏈接到網路,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和其他更多東西鏈接在一起。(2)、鏈接的層次,隨著時代的變化,從原來的鏈接硬件,到鏈接軟件、鏈接網站、鏈接APP、鏈接硬件軟件、鏈接大數據、最后人機互聯合體,我認為這是鏈接的一個發展趨勢。當然這只是外在的鏈接表現。人性需求的內在鏈接,在這里就先不談。

  13、傳統企業面臨的危與機。書中推薦三種方式:(1)、跟互聯網企業合作,(2)、內部孵化,(3)、走出去多做投資。

  在轉型上,傳統企業可以秉承一個最基本的方法論,就是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能不能做一些對用戶有意義的事情,能不能跟用戶直接建立聯系。這種直接聯系比企業今天賺多少錢都重要,因為企業只有和用戶建立這種直接、緊密的關系,未來才有掙錢和生存的機會。換言之,京東和一家傳統企業都是虧損的,為什么京東虧損卻上市了,一家虧損的傳統企業卻無人問津。京東和用戶更值錢,哪怕當下不賺錢也有資本投的原因。未來離用戶越近、于用戶黏性越高的企業就越有價值。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圍繞這點來思考就不會錯。

  14、這個時代創業,如果是把別人作過的事換一種方式重新做,這跟簡單模仿、復制別人的產品和服務不同。當下,有太多的人習慣或者想要復制別人,傳統企業很多是在模仿和復制中過來的,但是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沒有對象可以抄了,逼迫著整個中國的商業環境,都必須走到創新這個階段,從0到1,一定要從0到1,做未來的事情,在過去的時代,抄襲和復制還可以成功的話,在當下和未來,這個做法已經失效。模仿和抄襲看似最簡單,也最容易成功,但實際上,成功的概率也最低。抄襲別人成功的經驗,往往就是一個最大的偽命題。成功無法復制!復制一個微信出來看看,復制一個蘋果才出來看看?企業的成功都是時代的產物。唯有提前預判趨勢,用一個套更高維度的商業哲學來設計商業,才有機會整合到這個時代最好的資源(智囊、人才、資金)來一起合作,提前布局下一個時代,從而實現彎道超車,換言之,不要再這個時代和巨頭競爭,這個時代已沒有機會,而要在下一個時代競爭。

  感謝周總給我帶來的這些思考。

  寫于201x年4月4日清晨7:30

  清晨的陽光照在臉上,很是舒服。

【讀智能主義有感參考作文】相關文章:

讀《智能時代》有感05-18

讀《精要主義》有感05-04

讀《極簡主義》有感11-02

讀《白楊》有感參考作文03-23

讀讓路有感參考作文03-24

讀大學有感作文參考04-05

讀《師德》有感參考04-08

讀《麻雀》有感參考04-13

讀《看見》有感參考04-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日韩欧美永久在线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日韩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