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兩篇:讀《三國》有感
篇一:
“三國”,這是個閃亮的字眼,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讓我們回眸過去,一睹三國的風采,品味三國爭霸的樂趣。
現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張角率眾多百姓起義,準備推翻無能的漢靈帝,推翻腐 敗的漢朝,可這夢想終沒能實現,袁紹、何進等朝中大臣率眾英雄平息戰亂,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漢靈帝退位,之后董卓操控年幼的漢獻帝操縱大局,又恃有猛將呂布不畏眾元老大臣的反對,王允讓義女貂蟬用美人計離間董呂關系,導致呂布怒殺董卓,之后大局無人操縱,英雄豪杰們各自占地為王,一時間局勢混亂。
經過一番激烈角逐之后,劉備、曹操、孫權脫穎而出,至此呈現三國鼎立的狀態,吳國依靠天險,蜀國則靠著山川之險,魏國則依靠著濟濟的人才養精蓄銳。
一開始吳蜀聯盟合力攻擊魏國,火燒赤壁,打得曹操大敗,只攜幾人逃出重圍,要不是關羽義薄云天,曹操恐怕命喪于此,可之后吳蜀分裂,形成對立狀態,魏國坐收漁翁之利,但是如果蜀國至此韜光養晦的話,也能堅守不破,可由于劉備的意氣用事,導致陸遜火燒連營,元氣大傷,蜀國開始衰敗,之后劉備在白帝城托孤,讓諸葛亮當頂梁柱,可諸葛亮再怎么努力,蜀國滅亡已成定局,再加上五虎接連逝世,蜀國再無人才,只能滅亡。
再看吳國,雖然依靠天然屏障,但是因為蜀國的滅亡,魏國將矛頭指向吳國,其實吳蜀唇亡齒寒,蜀國一滅,吳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而魏國這兒人才輩出,相繼涌現,沒幾年魏國合三為一,成為晉朝,天下終于再次統一。
篇二:
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后受益匪淺,認識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寬厚仁愛的一代梟雄——劉備,智勇雙全的關羽。。。。。。
其中最讓我佩服的是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講到:周瑜向諸葛亮立下軍令狀,要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不僅面對這樣的困難鎮定自若,還說只要用三天。之后諸葛亮借來二十條輕快的小船,用黑布把小船蒙住,派來三十名士兵,再扎上一千多個干草捆,在第三天后半夜,大霧漫天之際,諸葛亮他們向曹營駛去,假裝要攻擊,上當了的曹兵一個勁地放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因此利用草船“借”到了箭。
讀了這小節故事,我覺得諸葛亮太聰明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巧用天時,利用大霧天氣,讓曹兵看不清虛實,上當中計,圓滿地完成任務。我們要學諸葛亮遇到問題要沉著冷靜地面對,并用清醒的`頭腦解決問題,從容地對待。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節很好看的故事——《三顧茅廬》。這節故事講劉。關。張三次請諸葛亮下山,后來諸葛亮被劉備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答應出山,幫助劉備。劉備為了天下統一和平而不厭其煩地等待,求賢若渴。
讀了影響我們一生的《三國演義》這本好書,我覺得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難怪人們常說:讀三國,明道理。
【作文:讀《三國》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國有感作文04-11
讀《三國》有感作文03-21
讀《三國》有感04-11
讀《三國》有感12-11
讀三國有感06-25
讀《三國》有感12-11
讀《三國》有感08-21
讀《三國》有感08-09
讀《品三國》有感的作文12-28
讀《品三國》有感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