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
三峽大壩地跨重慶、湖北兩省市。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一
因表姐結婚的緣故,我有幸到湖北宜昌去參觀我國5A級景點---三峽大壩。
當我們走進三峽時還是清晨,邊走邊欣賞那美妙的風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白云迷漫,環視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俯瞰足下,洶涌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一直沖刷著岸邊的巖石,把巖石沖洗得非常光潔。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先后游覽了截流紀念園、壇子嶺觀景點和185觀景點。到截留紀念園觀賞時,我看到了為紀念修筑三峽大壩而幸苦勞動的工人們,設計者們用鋼板把辛勤勞動的工人形象栩栩如生的雕塑出來了,雖然那不是真的工人,但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修筑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艱難。還有那些當年修筑三峽大壩用的推土機、挖土機、絞石機等等。沒有這些工具,沒有工人們的辛勤勞動,哪有今天的三峽大壩?截留紀念園向我們展示了長江三峽大壩截流的驚人壯舉!
接著我們去到了壇子嶺觀景點。壇子嶺是因為它頂端的觀景臺像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站在壇子嶺的頂端不僅能體會到“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還能看到著名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甲。觀景臺的周圍有很多浮雕,其中我記著一處的浮雕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那處浮雕展現的是三個壯漢攜手在洶涌的江水中旋轉,力士金剛般的與水交融在一起,表現了一種萬物一水為生的強大精神力量。
最后我們去到了185景點。導游向我們介紹說:“這個景點之所以稱為“185景點”,是因為這個景點高185米。站在185景點上,我覺得心情無比的.愉悅。因為站在那里我看到了三峽大壩的雄偉建筑,覺得很自豪,因為三峽工程是中國人完成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我自然也為祖國驕傲!中國人真了不起啊,能完成這樣的壯舉!證明了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三峽大壩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的水利工程,是治理和開發的關鍵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和效益,就像一首詩:截斷巫山風雨后,高峽出平湖。神女:若無恙,當今世界殊。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建成,會涉及到多少人生命及財產的安危。
三峽大壩就像一條巨龍橫臥長江上,把滾滾長江水隔隔阻擋,保護人民的安全。
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二
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一陣涼爽的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我們三口之家和年卡群的朋友們一起踏上了三峽大壩之旅!從宜昌市區出發,聽導游講,四十分鐘左右便到了,而且今天是個難得的晴好天氣!
我們的車子走的是三峽大壩專用公路。說是專用,它是由1/3橋梁、1/3隧道、1/3公路組成的,全長28.64公里,三峽大壩建設時的所有發電機組、零件等所有物資都是由此路運輸。沿途可以欣賞美麗的三峽風光,當然,還可看到天然形成的“毛公山”。三峽工程建成后,安保工作一直做得不錯,這里的路口都有武警執勤把守,直屬中央管轄。它的安檢工作比機場更嚴格,沒有通行證,任何人、任何車都禁止進入,在全國絕無僅有吧!
四十分鐘之后到達了景區,換乘景區專用車輛后便踏上了旅程。三峽大壩是由壇子嶺景區、185觀景臺、截留紀念園三個景區組成。三個景點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觀看三峽大壩,整個參觀路程以三峽大壩為中心呈一個圓形。
我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壇子嶺。壇子嶺海拔262.48米,是三峽大壩的最高點,也是瀏覽三峽大壩全貌的最佳觀景點,壇子嶺因形狀像酒壇而得名。觀光車直接把我們送到了電梯入口處。經過四級電梯輾轉后,就到達了制高點。站在壇子頂,整個大壩盡收眼底,壇子嶺的正前方是大壩。因為燦爛的陽光,整個大壩看得是那樣清晰,那樣明了。我俯視著大壩,它像一條銀色的長龍橫臥江面,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后背則是雙線五級船閘,它擔任著上下行的船只運行任務。五級船閘需二三個小時過完,在過閘的同時,可以體驗“水漲船高”的樂趣。從壇子嶺下來,行走五百米,便到了三峽大壩的模型館,館內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大船是經過雙線五級船閘過大壩。五級船閘,是當今世界上水位最高、規模最大、級數最多、技術最復雜的.雙線五級連續船閘。兩年后,185平臺前方會建成一座電梯船閘,屆時,小型船只可以坐電梯過閘了。時間將會大大縮短,40分鐘即可。船也可以坐電梯?可以坐電梯觀大壩,站在壩頂,我感到了現代科技與水利水電的完美結合和神奇。
接著,我們來到了“185”平臺。185觀景點是右岸看大壩最近的觀景點。,它與大壩齊高,同為185米而得名。因為,“高峽出平湖”也在此得到了完善的體現。站在185平臺上,湖水平靜得像一面鏡子,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我平視著三峽大壩,想象著26臺70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在壩底的工作間那幅氣勢磅礴而絕妙無比的畫面,激動不已。水利發電,是清潔能源,污染小,它每天的發電量用人民幣計算要拿“億”來做單位。聽導游講:“大壩的三期工程已全面展開,這里的船只升降機將又是一個世界之最。到時這里的船只過往將會更簡單、時間更短、更安全。”我知道,那就是電梯運送船只過壩了……
最后,我們來到了截流紀念園。在進去的路上有許多關于三峽大壩和沿途的風光圖片,好看極了。進去以后,我們看到了建設三峽大壩的工具、材料等,從美國進口的兩輛大卡車陳列在紀念園里,它是那樣高大,我們人站在輪子圈里顯得是那樣渺小、那樣微不足道;還有截流石,截斷長江的石頭是經過特別制作的,它們呈倒三角形,是用鋼筋混凝土澆鑄的,還有一些碩大的輪胎,那輪胎足足有兩米多高……當然還有很多三峽建設者的銅塑雕像。他們有的正開著大卡車,有的正手拿圖紙交流指點著什么,還有的正在指揮吊車的運行,一片忙碌的景象。在截流園里,走著走著,便來到了大壩的正前方。這里可能是看大壩的最佳視角了。我忍不住拿起相機,留下了這壯麗的一瞬。只可惜,因為時節不對,沒有看到大壩泄洪的場面,因為泄洪的最佳參觀時間是七八月份。站在大壩前,我仿佛聽到了江水如一條條黃龍咆哮著從大壩飛射而出,水花四濺、震耳欲聾、像似萬馬奔騰,騰起一陣陣煙霧,聲勢浩大……
參觀完后,已經一點了,迎著更加燦爛的金色陽光,我們踏上了歸程:通過這次再游三峽大壩,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識,同時也明白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三峽大壩的專題作文三
十一長假,媽媽帶我參觀了世界第一大水力樞紐--三峽大壩。
我們先來到了觀賞三峽大壩的最高點--壇子嶺。只見薄霧中的長江好似長長的緞帶,而三峽大壩猶如一柄長劍,橫在江中,把長江截成兩段。三峽大壩雖然已經佇立在了長江里,但目前還沒有完工。瞧!大壩頂上還有一架架巨大而火紅的起重機在緩緩移動著。它們在建造一座升船機。它能讓3000噸以下的船只在半個小時內更快地通過三峽大壩。而3000噸以上的船只就得花3-4個小時,慢慢地從雙線五級船閘,一級一級地連續升高并通過五次船閘才能過壩。導游說這叫“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升船機要在2015年才能投入使用。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可以平視三峽大壩的185平臺。這里為什么叫185呢?原來,185米是三峽大壩的海拔高度。我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連忙奔上平臺。
“真大啊!”我忍不住驚呼。這三峽大壩總長2309.47米,我放眼望去,無論怎么伸長脖子,踮起腳尖,都看不到盡頭。離我最近的是還在建設中的升船機;再往前,是水力發電機房。在三峽大壩一共有26臺發電機呢!它們年平均發電量高達847億千瓦時。它把電源源不斷地送向全國各地,連我們上海用的.也是三峽大壩的電呢!水力發電是利用綠色能源發電,一年可以少排二氧化碳1.1億噸,節約煤5700萬噸。
再往前看,就是大壩最中間的部分--泄洪區。它總共有22個泄洪口,如果全部開啟,每秒可以排11萬立方米的水。在防洪時,它把洪水先存進“肚子”里,再一點一點放出去,直到恢復到正常的175米水位線為止。
再往前努力看,大壩修長的身影已經被薄霧籠罩著,怎么也看不見了。
這壯觀的三峽大壩是全國電力的主要來源,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工程,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