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陜西年俗的作文

時間:2024-07-24 09:58:07 曉鳳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陜西年俗的作文(通用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陜西年俗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陜西年俗的作文(通用7篇)

  陜西年俗的作文 1

  在民風古樸的陜西,春節帶有陜西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后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稱其為春節。

  陜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并流傳下來一個關于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斗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于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后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陜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兇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幾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搟面”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陜西不論關中、陜南、陜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里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后,窯里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于于凈凈。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里掛上年畫。

  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掃干凈,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于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后,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陜西年俗的作文 2

  按照陜西的老規矩,春節是在臘月就開始了。雖然陜西的春節和別處的春節差不多,但我還是要介紹一下我們這里的春節,因為我們還有特別之處。

  在臘月之初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了。我們要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比如說,我們要把大蒜,生姜和辣椒還有醬油和醋放在一起泡,這樣到了吃餃子的時候,把罐子打開,光是聞聞味道就讓人食欲大振,吃上那么一個生姜或大蒜,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不僅僅是大蒜,我們還會把雞爪和蘿卜泡起來。

  我們小孩子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里買我們要吃的。西,我們會買糕點,糖果和一些果脯。而大人們則會去買瓜子花生,還有一些涼菜,當然,才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就不用買了,因為那些老人們會去買。我們第二件事就是去買對聯和燈籠之類的裝飾品了。第三件事,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事情,那就是買鞭炮。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碌。他們必須要準備過年的一切,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這樣好顯示出煥然一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這天就好像是春節的彩排。在吃晚飯之前,農村的人會先在院子里放那中一連 串的炮,在吃完飯后,我們就會讓小朋友們出來玩炮,今天是不會放禮花的'。

  過了小年,我們這里許多的店鋪都關門了,大家都要準備糍粑,年糕,和一些涼菜,我們陜西這邊大部分菜都是涼菜的,老人家還要準備一些鹵的東西,如,鹵雞翅,雞爪,還有整雞等。

  除夕節真熱鬧。每家每戶都干著做年菜,處處彌漫著酒肉的香味,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燈籠,貼上了年畫。除夕夜,大家都不睡覺,每個人都在守歲,除了一些很小的孩子。鞭炮聲日夜不絕。我們這守歲的人都必須要吃一碗漿水面。

  正月初一到元宵之前大家都會放鞭炮,拜年和朋友間家人間一起吃飯,出去玩等等,到了元宵節大家都一起吃元宵。

  陜西年俗的作文 3

  俗語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后,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這天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制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制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復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后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制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后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于我手上沾滿了面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后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陜西年俗的作文 4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一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這是春節的重要習俗。而在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就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

  人們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這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陜西年俗的作文 5

  我的家鄉在陜西蒲城,這里的春節差不多早在臘月初五就開始了。在這一天里,人們要五豆粥,聽名字它是有五種豆子組成,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粥里會放一起些豆子,一些大米,還有蜜棗、杏仁、板栗做點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雖然五豆粥比不上臘八粥的食材豐富,但它也絕不遜色。

  臘月初八,人們必吃臘八面。臘月初八吃臘八面的習俗起源于先秦,在那時,臘八節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這是對本年豐收的喜悅,更是對來年豐收的祈盼。在北方這個少產大米的.地方,臘八節基本不喝臘八粥,而要吃臘八面。臘八面上得潑臊子,那些由各種輔料組合成的臊子潑在又細又長又薄的面條上,看上去“色香美”俱全,嘗一口更是鮮美無比。

  我剛吃完“色香味”俱全的臘八面,正陶醉在香噴噴的面條中。還沒來得及回味過來,又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人們都要祭奠灶王爺、大掃除、吃糖。全家人一邊聊天,一邊看窗外的煙火,其樂無窮。

  過了二十三,大家也都忙起來了。不僅要買過年的衣服,還要準備年貨、買雞鴨魚肉。蒸饅頭、泡菜更是一樣都不能少。

  除夕更是忙得不得了。中午以前先要祭拜祖先,把先人請回家中。還要包餃子,餃子形狀如元寶,其意思為“招財進寶,財源廣進”不僅如此,還要貼對聯、看春晚。在這一夜,家家團團圓圓,燈火通宵,鞭炮聲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們都要守歲,等待著辭舊迎新的到來。

  大年初一人們就比較清閑了。雖然比不上除夕夜那么忙,但也算得上是有條不紊。許多店鋪關了門,女人在家待客,男人和小孩子去親戚家拜年,小孩子還能得到盼望已久的壓歲錢。在這天還有個規矩:不能掃地,不然會把好運都掃走了,還不能說臟話,不然就會全年倒霉。

  沒過多久,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高潮向我們走來。去逛街的時候,大街小巷里掛滿了紅燈籠。燈謎是我國獨有的民族風格,把迷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燈籠上讓人猜,這是一件多么饒有興趣的事啊!這一天還要吃元宵,它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樣團圓。元宵由糯米制成,里面有黑芝麻的餡兒,看了都使人胃口大開。

  一轉眼,我們又開學了。年又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了,但仔細回味,這的確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陜西年俗的作文 6

  年,是一個捉弄各國傳統節日。人們不管有多遠,都要回去和家人團聚。我每次都會回家,因為我感覺家里空氣清新,熱鬧,可以和家人一起歡聲笑語,最好的就是能放鞭炮。

  大年初一上午,我們貼春聯,掛燈籠,布置院子。首先,在墻縫上插了根小木棍,將燈籠小心掛上。然后,貼春聯,打開盒子一看,這次的春聯有點不同:很大:大大方方;很紅:紅紅火火。最后,布置院子,嘿,我可沒少花力氣!我把有用的全部搬出來了。

  雖然很累,但我這一瞧,把累全部拋在后頭了。真不錯,我也去別人家里看了看,我們家數第一!沒多久,到了晚上。

  吃年夜飯,必備的習俗,這次可不同,以前都是定的飯店,今年父親親自下廚,還不知道父親的廚藝怎么樣呢?沒多久,就上了一大桌的'菜,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動起筷來。

  嗯,味道不錯,看來父親也有點功底嘛。

  該發壓歲錢了,這是我最喜歡的環節。

  每收到壓歲錢我都會說謝謝,這樣別人也很高興。

  今年我可沒少賺錢呢!太好了。

  第二天,該拜年了,這不,跑到了姥姥家里。我也很高興,能在這有個姐姐。我又賺了一筆壓歲錢。哈哈哈!過年都是開心的,美滿的,快樂的,希望一年比一年好。

  陜西年俗的作文 7

  只要你是陜西人,就算你遠在千里之外,也得跋山涉水回家過春節。春節時的陜西,絕不像東莞那樣空城一座,而是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無論城里還是鄉村,都是一樣的紅火。

  對陜西的孩子們來說,春節幾乎等同于第二個兒童節。任你走哪條街,向哪瞅,一定會看見這么副場景:兩個孩提,哥哥懷里堆滿玩具,炮竹,妹妹拿個洋娃娃,水汪汪的大眼睛緊緊盯著父母。父母笑嘻嘻地掏出錢,抱著倆孩子樂哈哈地回家。這不,無論臘七臘八還是到元宵節,街上時不時響起鞭炮聲,孩子們的笑聲,好不快活。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活。大掃除,縫新衣,一家一戶去拜年,就不提了。管小孩,放鞭炮,辛勤做好年夜飯,就不說了。最勞人(陜西方言,意為費神,耗精力)的'還是蒸棗饃了。不過,最高興也莫過于此。

  到了大年三十前一天,左鄰右舍的婦女便會聚在一起,合力蒸棗饃。這聽著容易做起來難。由于這是為了拜神,而且左鄰右舍都要拜,所以得事先發好二三十斤的大花面團,做饃時取一些面團,與棗捏在一起蒸。棗饃花樣繁多,最普通的要數被孩子們戲稱“獨龍眼”的棗饃了。而最美麗的莫過于“雙龍戲珠”了。兩條被用刀雕的栩栩如生的面團龍,相互繞纏,圍著一顆被雕出花的“獨龍眼”,每一片精細的龍鱗下都是一顆鮮紅的重棗。精哉,妙哉,善哉!完成這么一件偉大的作品,不自豪嗎?再加上蒸花饃的時間很長,所以一旦到了飯點,在誰家蒸饃,那家的主人便會準備好飯菜,留下蒸饃的人一起吃飯。吃飯時,談笑風聲間,鄰里關系不知不覺地親密了許多。所以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此。

  陜西春節的獨特美麗之處太多了,實在一言難盡。“遠游子,念家鄉。”多么想回老家——陜西過一個完整的春節。

【陜西年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客家的年俗作文09-09

關于年俗的作文06-30

好玩年俗作文10-17

東北年俗作文09-09

客家年俗作文09-26

年俗文化作文03-16

年俗作文(通用16篇)02-25

陜西中考作文11-12

中國年俗作文(精選15篇)01-09

魅力陜西10-0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亚洲亚洲大片亚洲一级高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