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馮子材的作文
中法戰爭之際,作為門戶的廣西被法軍侵襲,無奈之下慈禧請出年近古稀的愛國大將“萃”帥馮子材,而當時曾國藩提出質疑,指出馮子材四步能戰,馮子材用實際行動進行了回擊。接下來小編搜集了關于馮子材的作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關于馮子材的作文一
1884年,法國侵略軍通過越南向我國廣西邊境進犯,還一度打進了鎮南關(今友誼關),想奪占廣西、云南的大片土地。這樣,就爆發了中法戰爭。已經年近70的老將馮子材,不顧年老有病,毅然重返前線,率軍與侵略者在鎮南關擺下了戰場。
法軍燒毀了鎮南關,使清軍無關可守,馮子材就下令建起一道長墻作屏障。1885年3月的一天,法軍在大炮的掩護下,向長墻撲了過來。馮子材大聲喊道:“如果說法寇入關,我等有何面目見兩廣父老!”將士們殺出長墻,與敵人激戰到夜晚,終于擊退了入侵者。第二天,法軍又來進攻,有的已經越過了長墻。在這緊要關頭,馮子材大喝一聲:“跟我來!”他身穿布衣,腳穿草鞋,跳出長墻,和敵人拚殺起來。將士們見老將軍如此英勇,激動萬分,爭先恐后,吶喊著沖了上去,殺得敵人膽戰心驚,尸橫遍野。
鎮南關一仗,清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保衛了祖國的南疆。馮子材在反侵略斗爭中立了大功。
關于馮子材的作文二
馮子材故居,又名宮保第,位于欽州市白水塘社區。放假的時候,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了馮子材故居。 我們先來到故居的前面,青磚、白灰砌成的圍墻格外美觀,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那兇惡的眼神,好像要永遠守護在這里,不要讓外人拿走這里的東西。居所坐南向北,總占地面15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20平方米左右。大門頂上有一塊匾,上面寫著“馮子材故居”這五個字,這些字字跡清秀、筆式勁遒。整個居所古意盎然、別具一格。
穿過大門,看到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了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房前青磚鋪成的寬敞的練兵場,我仿佛看見了當年馮大將軍在操練勇武干練的勇士們的場景。在房的正前方,有著頭戴官帽、身穿清朝官服的馮子材頭像。左邊是祭旗臺,臺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陳舊的兵器。四周仿佛是一片“樹海”,一行行的大樹郁郁蔥蔥、高大挺拔。走進故居房屋內,邁過幾個臺階,就進入了馮子材抗法圖片的展廳,圖片記載了當年馮子材大將軍率兵抗法的場景。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滿地找牙。當時馮子材為了鼓勵將士們的毅力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讓法寇入關,我等有何臉面目見兩廣父老!”穿過展廳,就來到了后花園。那里種有很多花,那時的花開的最旺盛,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那兒還有許多偉人的.雕像,比如說:劉翔、雷鋒、李小龍等。
馮子材就這樣過去了,他為之奮戰的皇朝也過去了。
關于馮子材的作文三
歷史不會忘記,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毛澤東命彭帥領軍入朝抗美,以小米加**式的武器對陣用飛機坦克大炮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一舉打出國威,從而標志著百年積弱的中國重新在世界面前站立起來。可見,我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戰而勝之的勇氣。一百多年前的晚清王朝,面對敵人的步步逼近,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不為前敵所嚇倒,以已之長,擊敵之短,最終在鎮南關——諒山的中法戰爭取得大勝。他就是我們跡象的名人——馮子材。
清光緒年間,法軍悍然挑起中法戰爭,當時駐軍戰敗逃入關內,潰不成軍。年近七十的馮子材臨危受命,被推舉為前線主帥。
上戰場之前,他囑咐家人:如果軍有不利,要帶著家眷,奉香火馳歸江南祖籍,用不做亡國奴!他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他還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如果戰死沙場,兒子就料理后事。
馮子材指揮部隊,英勇抵抗,親自率領大刀隊奮勇沖殺,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格斗,使敵人無法施展威力,加上友軍抄敵后路,百姓也前來支援,終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
這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斗志,沉重地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在中國近代反侵戰爭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做為一個欽州人,我為自己的家鄉出了一個名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他的精神將永駐我們欽州人的心中。
【馮子材的作文】相關文章:
馮子材大振國威01-18
馮子材大敗法軍12-26
古代詩人馮子振簡介02-16
馮子振《正宮·鸚鵡曲》原文及翻譯12-30
馮子振《正宮·鸚鵡曲》原文及翻譯賞析08-19
馮子振《正宮·鸚鵡曲》原文及翻譯賞析04-06
《鸚鵡曲.農夫渴雨》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04-21
《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