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修自行車作文
自行車是環保的交通工具,而且騎行方便自如。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修自行車作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修自行車作文1
在我們家附近,有一位修自行車的老人。他在路邊搭了個帳篷,就居住在那兒,全部家產就只有修自行車的工具和幾件破舊的衣物。他瘦得皮包骨頭,衣服有些發黃,這平凡叉似乎不平凡的外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次上學放學,我都看見他坐在路旁,身前放著一塊寫著“單車修理”字樣的牌子,在等候需要修車的人。
有一天,我的自行車壞了,輪胎被釘子扎了個洞,車身也被刮得“遍體鱗傷”。當時我立刻想到在路邊擺攤的老人,便推著車子向老人奔去。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跟老人說了我的要求。老人對我笑笑,說:“別急,慢慢來。”接著,老人迅速地檢查車子,幽默地說:“傷的不輕啊。”說完,他將輪胎拆下來,用一樣不知名的工具對扎破的地方進行打磨,再抹上膠水,打上補丁。把原來漏氣的地方放在水里測試確保不再漏氣后,老人把輪胎安裝好,充滿氣。然后又很有耐心地將車身刮“傷”的地方用一張砂紙磨平,直到很難發現刮痕為止。最后從身后拿出幾個噴筒,將刮去色的地方噴上顏色。我站在那兒,看著老人的動作出了神,那敏捷的拆與裝,仔細的磨與噴,使這部“破車”在他的'手中改變了模樣。
“大功告成!”老人說道。當他將這煥然一新的自行車交給我時,我高興極了。它又可以載著我奔跑了,而這代價僅僅是5元錢!當我接過自行車的時候,直向老人道謝,一股敬意油然而升。
世界上最可敬的人,就是那些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勞動進行著美好的創造。
修自行車作文2
今天是星期天,做完作業后騎著我心愛的自行車去幾公里外的爺爺家,一路上興致勃勃。
我一邊悠閑地蹬著自行車踏板,一邊高興地吹著口哨。突然,“砰”的一聲響,我被嚇地從車上跳下來。查看后發現原來是我的車胎張開了嘴——爆胎了。頓時,我高興的情緒化為烏有。怎么辦呢?我無助地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哎……”沒辦法,只好沮喪地推著自行車一步一步往前走,嘴里還嘟囔著:“今天真是倒霉!”
正在我走得精疲力盡時,突然發現前邊不遠處的'路邊有一處修車鋪。我頓時來了精神,急忙緊走幾步,來到修車鋪前。修車人是一位老爺爺,他正在那忙著給一輛自行車“動手術”呢。我正想招呼老爺爺,卻突然想到自己的口袋里一分錢也沒有。嘆一口氣,推著車子就想離開老爺爺的修車鋪。
就在這時,老爺爺抬起頭,看到推著自行車垂頭喪氣的我。面帶笑容熱情地問我:“小朋友,你車子出了什么毛病啊?”我低著頭說:“我的車子爆胎了。”老爺爺和藹地說:“那我幫你修吧?!”我低下頭說:“可是,我……我沒有錢呀,老爺爺。”老爺爺聽了,卻笑呵呵地對我說:“噢,原來是這回事呀。沒關系,出門在外,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老爺爺跟我說著話來到我的自行車旁,稍稍查看了一下。然后拿來工具,很熟練地將破裂的內胎取了出來。我站在旁邊看著老爺爺手中的工具上下飛舞,那雙粗壯有力的大手很是靈巧,幾分鐘的時間,我的自行車就精神十足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我高興極了,對老爺爺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說:“太謝謝您了,老爺爺。”老爺爺的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我依依惜別了修車的老爺爺,走在去爺爺家的路上。邊走邊想:那位老爺爺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對老爺爺的幫助我無以回報,但我要將老爺爺關愛他人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修自行車作文3
在興華路的路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老爺爺在那兒修自行車。當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心里想,老爺爺這么大年紀,每天還頂著太陽工作,他們家一定非常窮 ,很需要錢。
一天上午,爸爸送我上學。剛推自行車時,發現后輪胎沒氣了。爸爸急忙把自行車推到老爺爺的攤位上。老爺爺見我要上學,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手腳麻利的扒開輪胎,打了氣,放在水盆里,著找破的眼兒,快到氣樁時,輪胎的一個地方嘟嘟地往外冒起泡。老爺爺從水里撈出輪胎,用銼刀把破的地方銼毛,再從一個舊輪胎的內胎上剪下一小片,把這一小片舊輪胎銼毛,剪成一塊橢圓形片,抹上膠水,用嘴吹了吹,把抹好膠的膠片緊緊地貼在漏氣處,將補好的輪胎麻利的裝在自行車上。爸爸一摸口袋,一分錢沒帶。老爺爺擺擺手說“孩子上學要緊,走吧。”我和爸爸感激的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從那以后,我們和老爺爺熟悉了,每次路過他的`攤時,都要和他打招呼。后來聽別人說,老爺爺是一位退休工人,件這條路上沒有修自行車的,為了方便人們,才擺起這個營生,別人補胎兩元,他補胎一元,趕上像爸爸這樣的人——忘記帶錢了,白干活是經常的事。老爺爺——他真是個讓我敬佩的人。
修自行車作文4
老李在北京打拼了十幾年,最后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修理自行車的一“攤”之地。
老李今年七十多歲,張家口壩上人,以修理自行車為生。老人身高一米五多點,清瘦,耳不聾,背不駝,走起路來一陣風似的。一年四季臉從來就沒有洗干凈過,黑喇叭嘰的,兩手的每道紋路和指甲縫里都滲滿了烏黑的油漬。常年穿著沒顏落色的舊衣服。老頭脾氣直正、隨和。他的攤子就在我住的對面,沒事我就找老李聊上幾句。
聽老李自述,年輕時他曾在一家國營鞋廠工作,是廠里的技術骨干,大紅人,也曾風光過幾年。可是,那時年輕氣盛,總覺得自己能,不把領導放在眼里,吃了脾氣的虧。結果,辭職回家,落得今天這個狼狽樣。老李說,與他同齡或晚他入廠的都早已退了休,每月拿著兩、三千元的退休金,還有兩個當了大官。老李的這段經歷,我不止聽他絮叨過一遍。每次說完,他的臉上總是流露出一種異樣的`痛苦、悔恨和無奈。
老李從年輕就沒結過婚,十多年前他孤孓一人來到北京,在這個小區門口修自行車。當初城管管得緊,曾幾次沒收了老李的修車家什,讓他離開這里。老李也不示弱,給他們玩起了“膩么頭”(不講理的意思),最后,以勝利而告終,穩穩地在此地站住了腳。
在周圍人們的眼里,老李人緣還不錯,星星點點的維修,他干脆就不收費了。因為老李有制鞋的手藝,他的手總也不閑著,放下扳子(修自行車)就是錐子(修鞋),一年下來,老李不少收入。可是,照他自己說這些年一分錢也沒攢下。老李說,來北京后認了兩個干閨女,她們一沒錢就給他要。聽著,我不僅有點惻隱,說她們這不是明擺著騙你的錢財么?老李不這么認為,他說:“我沒家沒業,沒兒沒女,這輩子我最看輕的就是錢財。人心換人心,這樣也好,倒有人喊我‘爸’了,過年過節過來看我,我得了病她們為我求醫問藥,伺候我,我很知足。”老李說著,昏花的老眼里噙滿了心酸的淚。我想,老李大概說地是對的。
老李還說,這點錢花地不冤枉,還有一個花地更值。近幾年,老李資助了三個大學生。有一個已經大學畢了業,說是在南方一個大城市上班,另兩個還在繼續讀書。老李來了精神,一本正經的、笑呵呵地說:“這幾個孩子都要認我做‘干爸’哩。”說著,臉上泛著幸福的光。老李右手攥著扳子,左手揩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慢慢地站起來,直了直腰,異常平靜地說:“我打算今年再救濟一個大學生。人一輩子不容易,活著不能光顧自個,要做點好事,多積德行善,總沒壞處,活著也有個奔頭。”聽著老李這番平淡且又擲地有聲地話語,看著眼前這個瘦弱而又單薄的老人。突然,老李變得陌生了。我不僅對老李產生了敬慕之心。至今,老李的這番樸實無華的心理自白,一直在強烈地撞擊著我的心靈。
我常想,老李的大半生是不幸而孤獨的,然而,老李卻靠著自己一雙勤勞的手,靠著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笑對人生的頑強拼搏的堅強意志,靠著那顆對人、對社會閃閃發光地金子般的心,活出了他自己的自信,活出了他自己的精彩。恰恰相反的是,那些強取豪奪、紙醉金迷的紈绔膏粱、款爺宦孽,那些高高在上、言不由衷、說人話不辦人事的官僚污吏、人民的敗類,相形之下,他們顯得又是何等渺小、骯臟和糞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