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年俗作文
每個地方中都是有著自己的年俗,有些也是有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熱愛年俗的作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熱愛年俗作文一
我的家鄉過新年時有很多習俗。每年到要過年的這一個月,就成為臘月。臘月里的每一個節氣都和過年有關系。
臘月初八的這一天,就是喝臘八粥的日子了。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種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樣東西,有紅豆、綠豆、江米、麥仁、黑米、蓮子和百合,還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來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極了!不但要喝粥,每家還要泡臘八蒜呢!聽老人說,喝了臘八粥就要花錢準備年貨了。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要貼紅紅的對聯和放長長的鞭炮。知道為什么要貼對聯、放鞭炮嗎?傳說,有一個叫“年”的頭生獨角、兇猛異常的怪獸,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來搗亂,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但它最害怕聲音和紅顏色。一天晚上,“年”又出來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門口看見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燒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把“年”給嚇跑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這就是過年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這就是我的家鄉過年時有趣的習俗。
熱愛年俗作文二
紅彤彤的對聯、喜艷艷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這就是中華民族悠久的燦爛的新年文化。
今年新年,我親歷了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濃濃的年味讓我陶醉。不經意間,哥哥貼的“福”字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這個“福”字為什么要倒著貼呢?里面又蘊涵著什么故事呢?帶著重重疑問,我跑去問博學多才的哥哥,哥哥告訴我:倒貼“福”字的習俗來源于清代恭親王府。
一到新年前夕,大管家為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王府的大門和庫房上,有一個家人因為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這可是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后心想: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后,倒貼“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貴人府第步入尋常百姓家,祈求福氣的降臨。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哥哥的講述之后,我才知道年俗真的很有趣!
熱愛年俗作文三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當人們把這句話掛在嘴上,預示著新年又來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準備活動便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動便是殺過年豬。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豬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臘肉也是家家戶戶必做。豬血丸子更是我們邵陽的一大特色。這些原料都在養了大半年的豬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戶都是最忙的,每家每戶都需要他們的幫忙。一般在這天我們都會請親戚朋友一起吃飯,一起在過年之前熱鬧熱鬧。小時候最喜歡這樣到親戚家輪流吃飯了,氣氛熱烈,開開心心的。
新年除了年夜飯,另一個重頭戲便是拜年。我們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處拜年的,另一個便是這天不要花錢。據說是初一花錢,這一年就很難進財了。對于小朋友來說,拜年就意味著存錢罐又多了壓歲錢,只希望親戚朋友們來的更“猛烈”些吧!我們那兒有些地方對拜年的親戚都會有回禮。比如扯一根紅布條再加上蘋果。紅布條寓意著這年紅紅火火,蘋果則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這些年俗,介紹一個我們邵陽的特色菜-豬血丸子。顧名思義,豬血丸子是用豬血、豆腐、碎豬肉揉成丸子,隨后用炭火烘干。別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臘肉,這也是家家必備。
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年的習俗并未改變,卻總覺得年味兒越來越淡。環境并未改變,只是身邊的人少了,隨之心態也變了吧。
【熱愛年俗作文】相關文章:
年俗02-16
年俗小學作文01-03
關于年俗的作文04-13
描寫年俗的作文04-10
東北年俗作文02-05
客家的年俗作文02-05
客家年俗作文05-15
年俗作文范文11-27
澳門年俗小學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