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絲綢之路作文
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小編我大家收集整理的絲綢之路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絲綢之路作文【一】
炎炎夏日,烈日當頭。作為一個在外讀書的泉州人,我們深感家鄉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由于近年來經濟的發展需要,泉州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當中,顯得如此黯淡無光,不論是優雅婉約的南音梨園,還是鏗鏘振振的高甲木偶,他們在民間的舞臺已經大量萎縮,似乎只能在申報世遺、展示城市名片的時候會被當作牌子拿出來舉一舉,喧嘩過后它們仍然寂寂無聲地隱退市井,難得拋頭露面了。
作為一個泉州人,我們為家鄉高速發展的經濟而驕傲,但是我們深知文化是一種根源,是一個城市高速發展的根本,沒有了文化作為根基,就猶如一個空中樓閣,正是因為這個家鄉情結激起了我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也因此我們選擇了泉州——我們的故鄉,將泉州非物質文化的發展及弘揚作為我們的實踐課題,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家鄉的.文化。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我們希望通過實踐能激起家鄉的青年人對于家鄉文化的重視。
泉州是一個有著濃厚民風民俗的古老城市。俗話說:“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這是泉州悠久文化歷史的見證。眾多文化廣博而無爭地并存于泉州,是我們泉州人的驕傲!
絲綢之路作文【二】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為《絲綢之路》。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兩個內容,略寫了一座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那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和馱著彩綢的一峰峰駱駝,栩栩如生,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詳寫了在公元前115年的一個天高氣爽的早晨,張騫的副使帶著中國的`產品和文化來到了安息國,從此與其它地區發展了自己的文化和技術,吸收了其它的文化,促進了亞歐各國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讓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聽同學說,通往西域的一路上艱難險阻紛紛向他們襲來,路途中還要經過世界上最熱的沙漠,交通工具就只有駱駝,還要帶上充足的水和食物,一旦沒有,就要以血止渴,以肉充饑,十分困難。我很佩服張騫,雖然他曾被大漢皇帝貶為庶民,流浪四地,但他依然不怕眾人反對,走上了這條漫漫長路,從此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
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進行著貿易活動,由張騫帶領的一隊隊駱駝商隊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文化技術帶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將那里的產品、動物、文化帶到我國。雖然一路上風吹雨打,極有犧牲的可能,甚至行走的道路只有10厘
米至2米寬。但他們仍不怕風吹雨打,從這條大路上帶來了文化,帶來了動物,帶來了貿易,帶來了產品,但是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友誼!
絲綢之路作文【三】
海上絲綢之路,又名陶瓷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形成于宋元時期,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這條航線由于運輸貨物的不同,又有許多別稱。隨著阿拉伯半島及東南亞香料的輸入,這條航線又被稱為“香料之路”。
絲綢之路是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實際上并不是只有一條路。除了陸上交通以外,還有一條經過海路到達西方的路線,這就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僅運輸絲綢,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
海上絲綢之路從先秦到秦朝,再到兩漢,再到三國的孫權,再到魏,晉,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海絲的起點是泉州,中世紀宮廷音樂“活化石”南音,被海外游子視為最親切的.鄉音。德化器瓷、惠安石雕、鯉城木偶頭、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產,聞名遐邇,是饋贈親朋摯友的上乘禮品,遠銷海內外。
海絲文化歷史悠久,雖說經歷過衰敗,但依然那么的挺拔,它雖說被腐敗不堪的大清帝國厲行禁海,被關起繁榮富強的大門,但它還是頑強地撐了下來。
歷史就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海絲再次復興,使貿易往來再次昌盛。
海絲,我們將讓你再次復生,回到那繁榮富強、屬于你的時代!
絲綢之路作文【四】
這是一條跨越大海的路,他把中國與世界連接。在這條路上,中外使臣執節往返,各國商人赍貨逐利,宗教信徒舍身弘法……這條路,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起源于兩千多年前,主要有兩大干線組成:一是由中國通往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而是由中國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海定則波寧。”我的家鄉寧波,是一個海洋文化深厚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在寧波博物館一樓,我探訪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美麗記憶——“留洋”回來的文物。
“時間以一種方式悄悄流逝,但時間的記憶卻會以多種的'形式保存下來。”海底的記憶也是不可磨滅的,陶碟、陶碗、陶盆、瓷片、金香爐、古代錢幣……在一個展柜里,一個名為“長沙窯褐綠彩奔鹿紋執壺”引起了我的關注。它的皮膚是象牙色的,在壺嘴的下方,畫著一只疾馳的小鹿,褐綠相間的花紋,細小烏黑的眼睛不仔細看很容易就以為這也是鹿身上的一個花紋,蹄子撒開,使得路上揚起一陣陣塵土。頭微微昂起,望著后方。只在等待落后于自己的伙伴嗎?是在遙望天敵有沒有追上嗎?還是……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在另一個展廳的玻璃柜中,放著一個藍白相間的瓷罐,罐身上印著一條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的龍,弓著身子,銅鈴似的眼睛直逼前方,仿佛要放射出金光刺穿烏云,沖出陰霾。兩只利爪微微伸出,似乎要與黑暗勢力兵戈相見。
海洋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時間會無情的過去,但美麗的記憶會永恒。”一個文物背后必定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大海中還藏有許多美麗的記憶,等著我們去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