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作文【推薦】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包粽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包粽子作文1
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我也有這樣那樣的第一次,我相信你們也有跟我一樣的第一次吧! 那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我第一次包粽子。
上午,媽媽去街上買回了糯米、粽葉、豬肉、蜜棗等等,說今天要包粽子吃,看著媽媽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心里很好奇,讓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可以呀!我在一旁包呀包呀,可是怎么也包不起來,要不做個“漏斗”不成樣,要不米漏開了,總之怎么也包不起來一個,看看媽媽的巧手,一下子就弄出來好幾個,我推了推媽媽,撅起嘴請教“老師”,只見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盆子里撈出一把米,裝進卷好的粽葉里,又放了塊肉進去,然后按了按米,接著把粽葉的后面一折,右手壓著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子,繞著粽葉兩大圈,然后系個結,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我按找媽媽剛才給我的示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出來了。看著成形的粽子,我開心地笑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我必須要有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
包粽子作文2
翻翻日歷,不知不覺又快到端午節了,我閉上眼睛,想起那年在老家的場景。
一早起來,我就看到婆婆坐在院壩上專注地包著什么,旁邊放著一桶米和一盆葉子,她的手法是那么嫻熟輕巧,五六秒就完成了一個,已經包出來一大堆了,包出來的東西個個飽滿而鮮艷,像穿著綠衣的娃娃,無比精致可愛。想想最近大家都在說吃粽子,我猜這應該就是粽子吧。
我開心地奔過去:“婆婆,你包的是粽子嗎?”
婆婆點點頭,“對呀!端午節吃的'。”
我興致勃勃地說:“你教教我吧,我也想包。”
“首先把粽葉卷成一個尖尖的錐形,再把米放進去,然后用葉子把米全部緊緊地裹住,再用繩捆起來。”婆婆一邊說,一邊給我示范。
我一步一步跟著做,動作生疏而笨拙,碧綠的葉子在我手里象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包不緊米,怎么也裹不好,我就不信了,裹不好你這么個小東西。我不服氣,我費力地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幾經周折后終于包出了一個松松垮垮的、丑丑的小粽子,我嫌棄地看了一眼,太丑了,誰想吃這個呀!
婆婆看了看,憋著笑說:“可以,但是還要加油喲!”算了吧,我知道這是安慰我。我小心翼翼地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桌上,可是“嘩啦”一聲,米灑了一地,我傻眼了,看著一地白花花的米粒,好不失落。婆婆嘆了口氣,無奈地幫我收拾一地的米粒。
看來比起包粽子,我還是更適合吃粽子呀……
包粽子作文3
端午節快到了,我又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喜歡吃粽子,媽媽每年都要給我們包好多粽子,里面放上各種豆子.花生和大棗,特別好吃。媽媽說家里人多,買著吃不過癮,還挺貴的,自己包的也好吃。所以每次端陽節前一星期,媽媽就開始到市場去購買包粽子的各種材料。
包之前要把糯米提前泡一兩個小時,把豆子.花生.大棗洗干凈,粽葉還要放鍋里煮一下,不煮太硬了不好包,然后才可以開始包了。我記得第一次幫媽媽包粽子,覺得好難,拿著粽葉,不知道要怎么弄,學著媽媽的包法,先折個窩窩,把糯米和大棗豆子放進去,把長出來的'那頭粽葉折過來蓋在上面,把里面的材料都包嚴實,包出一個四個角的形狀,拿繩子綁結實。不過我包不好,媽媽說沒關系,包緊不要散出來就好了,自己家人吃,又不賣。所以我對包粽子總感覺不好包,不好學,粽葉太小了,可是小粽葉又挺香的,包一個粽子得兩三片葉子,包不到一起就散伙了,我那天包的時候經常是忙活半天,到最后沒綁緊,一下子就散開了,還的重包,心里好生自己的氣,好不容易包完了,心里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滿屋子都是粽子的味道,好香呀!煮好的粽子,我喜歡放糖,或者蜂蜜吃,現在想起來都好想吃。
包粽子作文4
今天,媽媽問我學不學包粽子,我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先準備好洗干凈的粽葉,香腸,花生仁,分別放在碗里。還有一盆放有糯米和水的碗。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放一些水,媽媽說,如果米粘在粽葉外面,可以用水沖洗干凈,米就會掉到盆子里。
一切準備好了,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們把粽葉較寬的一頭折成一個三角形,再把它剩下的'葉頭折過來,形成一個袋狀,像豬籠草一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米、棗、花生仁。如果想要咸的粽子,就放香腸、花生仁。這一步很難。如果米放多了,就會包不住,米少了,蒸出來的粽子不好吃。所以,只能放的不多不少。最后,把剩下的葉頭反復的折,直至粽葉折完。再用細線包扎上,oK!粽子包好了。只要放到高壓鍋里壓一壓,就可以吃了。
開始我包的粽子總是被媽媽拆開重新包,因為掌握不住技巧,不是米放多了,就是放少了,要不就是粽子沒有角。在媽媽手把手不厭其煩的指導下,我終于包出了味道和模樣都“別具一格”的粽子。
在包粽子的時候,媽媽還給我講了有關粽子的來歷和風俗習慣。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在學習包粽子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做什么都不容易,只有認真細心,才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
包粽子作文5
包粽子
粽子是我們中國的一種節日特色食品,每年的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起粽子來,如果有些家庭有人不會包,都會到市場上購買來應節的。在我們廣東地區對于這個“端午節”這個節日是非常注重的,粽子有更種更樣的款式,用的材料都家家不同,有些人喜歡放些綠豆,或者全部都是紅豆,有些喜歡紅豆,綠豆一起放。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味!
在我家里,我家里人都非常喜歡吃粽子的,每年的粽子我自己都可以吃上好幾只的,嘻嘻!因為太美味了,每年的端午節前幾天,我們全家人都會集體動手包粽子的,由我的奶奶帶頭,全家人總動員開始,我和姐姐負責來掃材料,綠豆和紅豆分開然后調味道,而我的奶奶,媽媽,就負責包,爸爸就負責煲開水,做最后的工序。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全家人都非常開心的,大家都有講有笑,我小心翼翼地把綠豆和紅豆分開,然后放上調味料,調味好了之后把材料遞給兩位廚神,我的'奶奶和媽媽,嘻嘻!她們兩個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我每年的這個時候都看著她們兩個合手炮制美味的粽子,從中我自己又偷下師,以后包粽子的任務交給我也沒有問題了,粽子包好后,遞交給等著很久的爸爸,爸爸小心翼翼地把已經包好的粽子放下煲子里,過了6個小時之后,美味的粽子已經大功告成了!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超級喜歡的,有我最喜歡的粽子,還有那種開心的包粽子氣氛!
包粽子作文6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都是家喻戶曉的`,而農歷五月初五則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早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還要包粽子,吃粽子,而我就在端午節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準備粽葉,糯米,糖棗,花生這些材料,還要把粽葉和糯米還有花生浸泡入水中洗干凈。我把粽葉握成底部是尖角的形狀,在放入糯米,花生,糖棗。再用粽葉把糯米糖棗花生包起來,用粽條把粽子系緊了。哈哈!大功告成!我包成了一個粽子,就在我得意忘形時。忽然,粽條“咚”的一聲斷了。我包的粽子就散開的四分五裂,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這些我都以失敗而告終,終于在第五個包完成粽子沒有破裂,我成功了,我高興的喜出望外,手足蹈舞,差蹦起三尺高。
開始煮粽子了,我們把粽子放到鐵盤上,把鐵盤架在鍋上過上,再把鍋內裝半鍋水。開始煮。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誘人的香氣。開吃嘍!我狼吞虎咽,很快就解決了五個粽子。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覺得正是這樣,如果沒有失敗,怎么會有成功呢?就像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會出現彩虹一樣。
包粽子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包香噴噴的粽子。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我好期待第一次我包的粽子是怎么樣的呢?
包粽子的`材料有:粽葉、糯米、因為我們要包紅棗餡,所以還有紅棗、繩子。
粽子要先拿兩張棕葉,一疊,一折就變成了漏斗形,上面寬寬的,下面卻和上面恰恰相反,窄窄的又細細的,真漂亮!再是裝糯米了,我以為是最簡單的,可媽媽說裝糯米要保證三點:一:要平,平是好看。哼,要好看干嘛?能吃就行了,二:要滿,三:要多,這兩點就是餡多,香!
然后放餡料,把他們用繩子綁起來,變成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太好了,我離包粽子只剩一步之遙啦!好激動啊!我把一個大棗放進去,因為米我放得太多,大棗一下去,有些米都撒了,幸好下面有個盆,要不今天晚上我要跪搓衣板了。
最后一步:用繩子把粽子綁起來,繩子怎么系呢?我隨便系了一個死扣。媽媽說這樣行不通,媽媽手把手教給我,耶,我終于會了,我和媽媽一起包,最后包了好多好多粽子放在鍋里蒸。我好開心,費盡了千辛萬苦,才包出了一鍋粽子。
蒸好了,有很濃的棗香,咬一口哇,粽子又香又甜,吃著甜甜的粽子,心里樂開了花。
包粽子作文8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這個節日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學校組織了包粽子的活動。
一位年輕的阿姨教我們怎樣包粽子。我在粽葉盆里找到了一個,又大又綠的,大得像荷葉那么大!綠得像碧玉那么綠!
開始包了,我用我的手死死抓住了,想往外吐的粽子被我抓疼了,使勁兒的`扭動。我怕米漏出來了,更加用力了,“絲”的一聲粽子的衣服一個大洞。
老師又教了我一遍,先拿起一片粽葉,熟練地將粽葉卷成漏斗形。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可我怎么卷也卷不成型。師邊做邊說:“左手拿著粽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粽葉,再用右手卷一個漏斗形。”終于把粽葉卷成漏斗形了。接著開始放米,新手不要放太多米,不然漏了,可就不好包了!我先放了一個大紅棗,然后舀上幾勺米,再放上一個大紅棗。拿著剩下的粽葉往你那里一折,捏起來,再拿一根,線,圍著繞,最后打一個死扣,一定要使勁,不然它會漏的。
哈哈!我終于會包啦,我決定端午的時候我一定給全家人包粽子!
包粽子作文9
臨近端午,自然少不了粽子的身影。這不,剛到老家的第二天,我就湊到來我家幫忙包粽子的婆婆們身邊,誠懇的討教,想要學會這門手藝。
我先看太婆演示一遍:太婆拿來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手不停地動著,三下五除二便把一個小巧可愛的粽子給做出來了。而我卻在一邊看得眼花繚亂,看完了還是不知如何包好。唉,又不能說自己看不懂吧,只好硬著頭皮上場了。
我搬來一個小凳子,拿起兩片粽葉,像太婆一樣把它們疊起來一卷,卷成一個“漩渦”。誰知粽葉跟本不聽我的話,卷出來的“漩渦”不是孔太大就是形狀太扁。在一邊看著的太婆笑著對我說:“這粽葉是兩面正,手要倒轉呈圓形才可以。”我聽了太婆的`話,一邊看她的動作,一邊自己也有模有樣的卷著。不一會兒,棕的外表就包得可以見人了。接下來就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過的糯米,竟然格外的黏手,一手抓下去,有幾十粒都黏在手上。我小心地握住粽葉,另一只手把糯米放入粽葉“筒”中。可是,塞進去的糯米好像并不喜歡這個“新家”,爭先恐后地順著葉縫逃出來。我連忙把粽葉包緊,有放入大蜜棗來“鎮壓逃兵”,又繼續深一把淺一把地放入糯米。等到粽子填滿了,便蓋上“蓋子”,可是蓋上的粽子里的糯米又開始頑皮地往外鉆。我趕忙抓掉一把糯米,又趕緊把它綁好,丟下它逃之夭夭了。
第二天,吃到自己包的產檢不合格的露餡粽子后,我不禁嘆了一口氣: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呀!
包粽子作文10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你們知道這個謎語的謎底嗎?沒錯,謎底就是粽子。
粽子有許多種類,各種口味,香甜可口,是我喜歡吃的食物之一。每當到了過年的時候,家里總要包幾種粽子:紅棗粽、肉粽、咸蛋黃粽。有的粽子用來祭祀,有的是自己平時當點心吃。今年,除了包紅棗粽外,媽媽還打算包蛋黃肉粽。我知道后欣喜若狂,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于是我拿出媽媽早已準備好的材料,有模有樣的和媽媽一起包了起來。一開始我包得還挺順利,可到了放蛋黃時,蛋黃總是碎,怎么也弄不好。我就去看媽媽,跟她取取經,只見她一手拿粽葉,一手放食材,熟練得很。我發現媽媽把蛋黃放在離肉1厘米左右的地方,再把粽子包起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真的包出了一個和媽媽包的一樣的`粽子。
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包好了粽子。接著,把粽子放進蒸鍋里煮。三十分鐘過去了,鍋里散發出一股香氣,那香氣芬芳撲鼻,使人垂涎三尺。其間我去睡了一覺,做了一個又一個夢,都夢到了這美味的粽子,還不時地流下口水。等到粽子熟了,我一連吃了三個,那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口齒留香。
這濃濃的粽香,將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包粽子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后,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么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后,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
包粽子作文12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來,梳洗完畢后,餓得饑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著的并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里做客呀?還是什么特別的日子?怎么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干什么去?”“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去蠻干。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后……”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里。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有一番滋味呀!
包粽子作文13
端午節馬上就到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有很多人會包粽子。
說實話,我倒是挺喜歡吃粽子的,我自己也包過,很有趣。在我家,每年端午節都會包粽子,記得前年時,家里又要包粽子了,一大早奶奶就去買好好粽葉、糯米、蝦仁以及肉,買回來后,我們就把粽葉洗干凈,再把糯米放入水中浸一會,快到中午時,我們就開始了。按照奶奶的吩咐,我們先將糯米炒好,把肉和蝦仁也煮一下,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開始包了,往年都是奶奶和姐姐包的`,這一年,我特想吃自己包的,于是我在旁邊看她們包,掌握了大概步驟后,我也拿來粽葉,學她們的樣子卷成漏斗狀,放入少許糯米,將我喜歡吃的肉放了好多進去,奶奶看見了,就告訴我不能這樣包,要先放入少許糯米,然后放入一至兩個肉及蝦仁,再加入一些糯米最后包好綁繩子上。于是我又重新包了一個,大小似乎小點,不過沒關系能吃就行,于是我想包個大點的,可當我準備綁在繩子時,粽葉突然破了,里面的東西掉了一地,奶奶看見了,生氣地說,你到旁邊玩去,不要在這里搗亂,我頗為不爽地走開,等粽子熟了以后,我也沒胃口吃了。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這個文化遺產。
包粽子作文14
又到了端午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粽子。
端午節前幾天,母親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粽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濕,洗干凈,然后開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后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后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粽葉,壓緊,按平,折疊,最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進鍋里,加上合適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里飄散出一股粽子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我就迫不及待地讓母親從鍋里抓起一條粽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里,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粽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泡泡,盡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這天有一個古老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子民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后,子民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真身。有還拿出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身體。因此,在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文化。
包粽子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里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一束束艾葉掛在千家萬戶的門前,有些地方還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在這個粽子飄香的日子里,我決定學習包粽子
來到姥姥家,我見。姥姥已經準備好了粽葉、糯米、蜜棗、花生、玉米等,正在包著,只見姥姥先把粽葉的一頭的尖往里一折,再往里彎成漏斗狀,然后往里填1/3的米,塞一顆蜜棗或兩三粒花生、玉米,接著用剩余的粽葉把小“漏斗”包起來,最后系上五彩繩。這些動作姥姥做的`干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我看的入神了,就決定自己親手試一試。
穿上罩衣,一個小小廚師就閃亮登場了,我學著姥姥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一個粽子,可是包得不僅非常慢,而且包的粽子小小的,怪模怪樣,頭上還露出了“大珍珠”,但姥姥說:“你這個已經包的不錯了,姥姥以前還沒你包的好呢!姥姥也是練了二十多年才練的這么快,熟能生巧嗎!”在姥姥的指導下,我包的粽子已經像模像樣了。
那天晚上,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格外的香。
【包粽子作文】相關文章:
包粽子作文01-17
包粽子的作文03-20
包粽子作文12-24
包粽子的作文【精】05-14
【薦】包粽子的作文05-14
關于包粽子的作文05-08
包粽子的作文【熱門】06-09
包粽子的作文【推薦】05-17
端午包粽子作文11-29
包粽子優秀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