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的作文經典(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潑水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潑水節的作文1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一般傣歷的六月中旬,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舉行。潑水節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后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了,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把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索性一頭撲到江水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傣族人民為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于棚間,相互用青松蘸水灑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潑灑,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燈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的作文2
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生活。為紀念七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從此,便有潑水節。
潑水節期間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賽龍舟、趕擺、放高升、放孔明燈、放水燈,花車大游演……其中最熱鬧的活動是潑水大聯歡。
我最期盼的潑水活動終于來了。中午,大家拿著各式各樣的潑水“武器”奔向潑水廣場。來到潑水廣場,只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用盆或水槍互相潑水,我當然也忍不住了,積極加入潑水大戰。我一點沒有潑給別人,一股清涼的水就從頭到腳把我弄的濕淋淋的。我飛快的把水潑向淋濕我的叔叔,雖然他左躲右閃,還是沒有躲過我的攻擊,我十分開心,心想終于報仇了。可沒想到,他看我不注意,又向我潑了一盆水,我也不退讓,他潑我、我潑他,持續了很久才結束戰斗。
站在潑水廣場,覺得四面八方都是水,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大家盡情地潑,雖然每個人從頭到腳都濕透,但臉上都樂開了花。笑聲、鬧聲、水聲在整個景洪城蕩漾,水花高高地向天空飛去又飛快落下來,到處充滿歡聲笑語。家鄉的潑水節是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潑水節的作文3
潑水,在人們的腦中并不陌生吧?一提到它,幾乎每個人都會興奮,摟著盆子,灌著清水,輕輕朝別人一潑,帶來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吉祥、健康與幸福。
在云南,潑水節是傣族人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了,因為它是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的傳統節日,好像漢族人民過新年一樣,潑水節這個日子是傣歷的新年,一般在四月的中旬開始聯歡。傣家人過潑水節要祭祀先靈、潑水祝愿、賽龍船與放火花等等。
在潑水節期間,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起節日盛裝,艷麗的服飾好像朵朵競相開放的花兒,顯得異常耀眼。人們挑著清水,徒步走到佛寺廟里給佛像沐浴,以求自己多福少災,這就是浴佛。離開佛寺后,潑水節就走到了最重要,也最開心的時候——潑水。在廣場上,不管男女老少,人們提著盆子,在水池中舀一大碗水,見到誰就把盆中的水潑灑出去,被潑到水的.人也不生氣,兩個人只是一笑而過。在他們看來,這可不是戰爭,而是報求平安的儀式罷了。
記得我在那一次去云南的西雙版納旅行,趕上了傣族人的潑水節。人們圍在圓形的廣場周邊,拎著紅色的塑料盆,隨時準備著大樂一場。隨著主持人的發令,人們沖進水池中,把盆子按進水里,再一提,滿滿的一碗清水當做消災多福的符咒,揮動手臂,把一碗水撒出來,像是把一年的災難全部驅趕了。浸在別人的身上,好像是把一年的福氣全部沾上了。廣場上,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位的人,在這一刻,全都同一級別,同一民族,用相異的方言敘說著相同的祝福。
瞧,傣族那歡樂的潑水節!雖然它并不是全國人民印象最深刻的節日,但是對于傣族人來說,它是傣家凝結了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悠久歷史。潑水節是帶來無窮歡樂的節日!
潑水節的作文4
說起傣族,人們自然會想起它那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的傳統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原來是傣族的傣年歷,傣語稱“金比邁”,意為新年,是辭舊迎新的節日,新年之前,傣族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屋,備買食品,穿新衣,“金比邁”期間,傣族要舉辦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有堆沙、浴佛、放高升等等,其中最有意義的是潑水,潑水分為“文潑”和“武潑”。文潑是對長輩或尊敬者的祝福,用茶葉的樹枝或鮮花蘸水輕輕潑灑,還要向被潑者說一些吉祥如意的話,“武潑”是名副其實的潑水,不用杯子潑,不用碗潑,而是用水盆潑,不管是在哪兒,都可以將盆中的'水潑出去,被潑者任何時候都不能發怒。
為什么傣族要過潑水節?這一定是大家心中的疑問,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很早以前,傣族地區有一個兇殘的魔王,他魔法高超,橫行霸道,刀槍不入,水淹不死,火燒不化。他搶了七個美女為妻。他的第七個妻子是善良、美麗、聰明的人間公主—楠粽布。有一年傣歷傣族地區有一個兇殘的魔王,他魔法高超,橫行霸道,刀槍不入,水淹不死,火燒不化。他搶了七個美女為妻。他的第七個妻子是善良、美麗、聰明的人間公主—楠粽布。有一年傣歷新之際,楠粽布趁魔王酒醉,假意奉承,從魔王口中得到一個秘密,不可一世的魔王也有致命的弱點,就是用自己的頭發勒自已有脖子。待魔王熟睡后,他機敏的拔下魔王的一根頭發,把它勒在魔王的脖頸上,魔王頓時身首分離,但它的頭卻變成一團火,滾到哪里燒到哪里。為了防止魔頭之火蔓延,她和另外六個姐妹輪流把魔王的頭抱在懷里,大火不再燃燒了,直至它腐爛為止。為了洗掉七姐妹身上的污垢,人們便向她們潑水。
從此以后,傣族就有了潑水的習俗。這個傳統表達了傣族人民憎恨殘暴,歌頌善良的美好心愿。
潑水節的作文5
中國的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傣族了。因為傣族是一支有著悠遠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傣族恐怕是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了吧。我十分喜歡傣族。
傣族最重要的節日是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相當于我們的春節。所以,這個節日對傣族十分重要。潑水節是每年陰歷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天至五天。至今,傣族還流傳著一個關于潑水節的.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十惡不赦的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很透露了這個可惡的惡魔,可是用什么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惡魔有六個妻子,可他還不滿足,于是,他又娶了一個漂亮而美麗的女子。有一天,七個女子聚在一起,商量對付惡魔的方法。夜里,她們裝作十分乖巧的樣子,把惡魔灌得叮嚀大醉,并問出了殺死他的方法。他們趁惡魔睡著時,拔下她的發絲,把惡魔殺死了。誰知,惡魔的頭剛一著地,地上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連忙把惡魔的頭給抱了起來,大伙立刻就滅了。于是,七位姑娘每人輪流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人們對七個姑娘感激不盡,用干凈的水潑向姑娘們,把她們身上的血污與疲憊沖去。于是,這一天,就成了傣族著名的潑水節。
在節日的最后一天,人們一早就要采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然后,用清水“洗佛”。“洗佛”完畢,集體性的潑水立刻開始了。只見男女老少紛紛上街,帶著花色不一、形態各異的容器互相潑水。嘻嘻哈哈聲不絕于耳,真是熱鬧非凡呀。“水花放,傣家旺。”“潑濕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帶著吉祥、幸福與健康的水花在空中不斷綻放。
劃龍舟在潑水節的第三天舉行。水上停著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著數十名強壯的選手。只聽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鉉的箭一樣向終點沖去。一路上,帶走了無數的喝彩聲。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治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滿火藥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晚上煙火飛向空中,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花團錦簇,光彩奪目,很是漂亮。
我愛傣族。
潑水節的作文6
在西雙版納,有著迷人的熱帶雨林,有讓人驚奇的野象,特別就是你如果運氣好的話,在野還能見到野象在河水里嬉戲。還有令人回味無窮、樂趣無限的潑水節。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要到了,我雖然到西雙版納參加了兩次潑水節,但最令我難忘的還就是去年的那一次潑水節。在潑水節的第一天早上,我跟爸爸、媽媽一早就來到了街上,只見街上人來人往,人人手里都拿著“武器”,有拿水槍的,有那水桶的,有那盆的......那“武器”可真就是種類繁多,在居民家門口,還有商店的門前,也都擺滿了裝水的大桶。看到這些,我知道一場大戰就要開始了。
時間過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就是誰先開始了潑水,剛剛還很“安靜”的街道頓時就熱鬧了起來,大家紛紛拿起手中的“武器”開始進攻,你倒我一盆水,我潑你一身水,互相往來,各不相讓,嘴里還大聲地喊著“水!水!水!趕快,我要招架不住了!”但就是人人的臉上都就是開心的笑容。我也被媽媽拉入了這場“戰斗”當中,反正我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水槍就往人群當中“掃射”。就在我暗暗高興沒人來潑我的時候,突然我感到一陣涼涼的水流順著背后就流了下來,我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跟我差不多的小男孩正拿著水槍對著我不停地噴水,我可不能吃這個虧,我也奮力反擊,我們兩個打的就是不可開交,而旁邊商鋪里的.阿姨也被我們兩的“戰爭”逗得哈哈大笑,還一直催著我們到她的商鋪里去“加油”。正在我兩還在戰斗的時候,只聽見大家在喊:“快閃開,快閃開,重型武器來了!”我一聽就來了精神,什么重型武器?我得要好好看一看。只見前面來了一輛皮卡車,車上的大家奮力地把水潑向人群,而地上的大家也不甘示弱,紛紛反擊,但由于手中的“武器”裝水太少,根本就沒有多少水能潑到他們身上。這時,我們眼前看到的只有水花和“戰斗”的人群,那場面就是十足壯觀。
在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期間,還有很多活動。
潑水節的作文7
我學過一篇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多有趣的潑水節,我多么想自己也能過上潑水節呀!
沒想到這個夢想居然如愿以償了,只不過,地點是在我家,還是讓我細細地告訴你吧!
那是暑假的一個晚上,我在廚房洗碗。我打開水龍頭,水嘩嘩地沖進碗里,不知怎么,水花又飛濺起來,有時沖到紗窗上,有時飛到臉上——我的腦袋瓜驀然一熱:干脆我在廚房里過潑水節!于是,我先在碗里盛滿了水,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碗一手拿著筷子,在碗里蘸了水,然后揚起手,向四處潑灑,只見水花飛揚,濺在門上,水珠緩緩地流下,發出嘀嗒嘀嗒的響聲。太美了!潑呀,灑呀,水灑向高壓鍋,水花重重地落在高壓鍋上,變成了兩半,太有趣了!接著我又把水往玻璃窗上灑,只見水花沖上玻璃,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太好玩了!我開心的笑聲吸引了調皮可愛的表弟。他情不自禁地走了過來,和我一起過這歡樂的“撥水節”。他也學著我的樣子,把手一甩,使勁地往高處潑灑,水花落在我的頭上,冰冰的、涼涼的。我也用手捧起水,向他潑去。他滿臉掛著水珠,露出可愛的小臉蛋,用他那胖胖的`小手,抹掉臉上的水珠,繼續向我“挑戰”。
一次又一次地潑呀,灑呀;滿屋子都是水,我們全身濕淋淋的,在這寧靜的小屋里,傳來了我們歡快的潑水聲、歡樂的笑聲,連天上那俏皮的星星也眨著眼睛,好像在說:“潑水節真有趣,我也想參加。”
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們全身濕渡渡地,再看看滿屋的水,好像鬧了水災,氣得目瞪口呆。雖然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但我心里還是樂滋滋的:潑水節的滋味真的是太美好了!
潑水節的作文8
中國的傣族是一只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
潑水節是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么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后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發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沖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采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帶著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濕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劃龍舟是潑水節最為精彩的節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者數十名強壯的選手,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往前飛去。到處都是鑼聲。鼓聲。號子聲。喝彩聲,節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種自制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以火藥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族,光彩奪目,甚是美妙。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節日。
潑水節的作文9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游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伙子接不著輸了以后,小伙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制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優勝者還將獲獎。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
此外,放河船、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斗雞等,也是潑水節期間的活動內容。近幾年來,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經貿洽談等內容。使潑水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潑水節每年在西雙版納州和德宏州同時舉行。西地均可從昆明乘飛機直達。1961年4月13日,周恩來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從此以后,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游客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潑水節的作文10
我們去了西雙版納的傣族園,傣族信佛教,分為花腰傣、水傣、文山傣等。傣族的房子都是二層樓叫吊腳樓,這樣洪水、地震來了房子也不容易倒塌,還可以防止可以防野獸進到房子里面來。
在傣族園有一個潑水池,這里叫天天潑水節的潑水活動。潑水節是傣族的一個節日,這里面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個惡魔,很不好,有位姑娘把他頭顱砍了,但是頭顱著火了,必須要人抱著,大家就潑水給這位姑娘洗身。
后來潑水就成了傣族人互相祝福的意思也是傣族人的新年。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如果不是潑水節你給別人潑水就會招來三種下場:罵你神經病、罵你傻瓜、一頓拳頭,很搞笑吧。
我和爸爸參加了這個活動,潑水的時候,天空中都是水花,大家都在潑水,我的眼睛都進水了,根本看不見東西,更別說能看清是潑那一個人,或者誰來用水潑我。在這里面最好要穿跟大家一樣的衣服,有一個人穿著雨衣,結果所有人都在潑她,會被潑的滿身都是水。
爸爸總結了一個經驗,說如果裝上滿滿的一盆水,潑的`就不遠,如果裝一半就能潑很遠,這時就覺得盆子太小。這里面還有男女大戰,前面還好好的,到了男女大戰的時候非常激烈,幾乎都是亂潑一陣。有些人受不了了,就坐在那里休息。
如果是真的潑水節那天大約是在每年的4月份,會潑水3-7天,馬路上到處都是穿上節日盛裝的傣族男女老少,大家互相潑啊潑,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征著今年誰最幸福。
今天很快樂,雖然我滿身都是水,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體驗了他們的潑水狂歡。
潑水節的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去年春天我跟媽媽來到云南,過了一次傣族的春節——潑水節!
一路上,我既激動又好奇。媽媽告訴我說:“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在公歷四月中旬,傣歷六月,為期三至五天。人們互相潑水是希望用圣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哦!原來如此。”“潑水節可不僅要潑水,還要丟包、放高升、浴佛、趕擺……”潑水節要進行這么多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更加令我期待。
潑水節這天,街上都是穿著節日盛裝的傣家人。第一個項目是浴佛。首先大家要在寺院中堆沙子造塔,我們手握鏟子,把沙子一點一點堆積,這需要耐心,因為沙子又小又細,很容易塌掉。大家精誠合作,終于堆好了佛塔!大家圍塔而坐,靜心沉氣,然后聆聽佛師念經。佛像后被抬到院中,我們擔著碧澄的清水為佛像洗塵,把采摘來的鮮花和綠葉供奉到佛前,希望佛祖保佑來年多財多福。
接下來就是隆重又熱鬧的潑水活動啦!我們和傣家人一起載歌載舞地擁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傣族人民認為水是吉祥的,幸福的,所以他們逢人就潑水送幸福!“啊!是誰往我腦門上澆!”“哈!原來是媽媽搞的鬼,竟然偷襲我。我可不甘示弱,用力往她背上一潑,哈哈哈!”看媽媽狼狽不堪的樣子,我笑得前仰后合。有一位老人從頭濕到腳,媽媽說他一定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因為被潑的水越多,就意味著明年會更幸福!“媽媽,那你可得多向我潑幾下!”我笑著說。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云南傣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潑水結束之后,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起來。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這次在云南參加的熱鬧非凡的潑水節,讓我們體驗到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民風,我們的熱情也被他們點燃了。這真是不同凡響的一次“春節”之旅。
潑水節的作文12
暑假到了。天氣十分炎熱,而且同學們在家不是看書就是玩兒電腦,根本感受不到大自然。所以,家長們就組織了一次野餐。去的地方當然是有山有水的、風景優美的“三座店水庫”啦!
說是野餐,結果到了那里卻變成了“潑水節”。當我們六個人看到河里的水后,個個都高興地手舞足蹈。
不一會兒,我們都下了水。當家長們準備去打撲克牌時,還不忘叮囑我們一句:“水橋不遠的'水域水深,你們千萬不要去呀!”說完,就飛奔進樹林打撲克牌去了。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中午。我們正在堆沙堡,突然,家長們的代表——吳嘉宇的媽媽走了過來,喊道:“孩子們,吃飯啦!”……見我們沒什么反應,就挽了挽褲腿兒,下了水。正好她還拿著水舀,就盛了滿滿的一舀水,毫不留情地往我們身上潑。我們一起轉過頭去,異口同聲的說:“干什么呀?”
阿姨便說:“讓你們光顧著玩兒,不理我!”
經阿姨這么一說,我們可就來了勁兒,有不約而同地說:“阿姨,既然這樣,我們就好好陪陪您。”說完,就用手舀起水來,一同潑向阿姨。阿姨只顧躲避,根本顧不上攻擊我們。結果自己跑步濺起的水花還是使自己變成了“落湯雞”。
阿姨灰溜溜的逃走之后,我們也開始了“水上大比拼”。我們打的不分上下,非常激烈。中場休息時我們又對家長們說的“深水區”感起了興趣。于是,我們派我們的“偵查小兵”——吳嘉宇去試探一下水的深度。其實水并不是很深,都沒有沒過膝蓋。于是我們的“戰場”就改成了“深水之城”。我們你一手我一腳的打起水仗來,結果個個都成了“小泥猴”
潑水節的作文13
在傣族,每年的潑水節就如同一道光鮮亮麗的風景,熱鬧非凡。潑水節就相當于在公歷的四月中旬(4月13—16日)舉行,一般會持續3天至7天的時間呢。第一天被稱為“麥日”;第二天被稱為“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發首。“麥日”相當于除夕,而新年是有一天中最喜慶的.日子。
潑水節又被稱為“浴佛節”。每當潑水節,人們會穿上顏色鮮艷的節日盛裝。既然這是浴佛節。當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浴佛”了,婦女們用干凈的溫水潑在佛像上,“浴佛”完畢后,才能正式開始潑水,男女老少們你潑我,我潑你,相互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空難,以便換來幸福快樂的生活。人們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只要遇到人就潑,不論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的人。一朵朵象征著吉祥、健康、幸福的水花在蔚藍的空中悄然綻放它那甜美的笑容,像仙女一般在空中歡快的跳起了舞,那畫面實在美極了!人們盡情地潑水、灑水,笑聲、喧鬧聲、打鬧聲、嬉戲聲連成一片一片,久久地回蕩在大街小巷里,回蕩在整個傣族村里。如果這一天誰被潑的次數最多,就代表誰來年里最幸福、健康、快樂,也表達了傣族對幸福、健康和吉祥的向往!在那一天里,人們依然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呢!到了夜晚的時候,歌手們都會唱起歌,人們圍成圈來,一起盡情跳舞,所有人都會沉醉在這份快樂之中,難以自拔,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當然,整個節目期間,除了潑水和唱歌以外,還有賽龍舟、放高升、放孔明燈、丟包、斗雞、放氣球、游園聯歡等許許多多有趣而又有新意的活動呢。
潑水節流傳至今已有上千的歷史了,就在20xx年,潑水節成功列入非文化遺產。
潑水節的作文14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通常持續3到7天。在節日的清晨,傣族人,男人,女人和孩子穿上節日的服裝,開始互相潑水,祝彼此好運,幸福和健康。人們手舞足蹈,高喊“水!水!水!”鑼鼓喧天,祝福濺得到處都是,場面壯觀。
很久以前,一個邪惡的魔鬼接管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娶了七個美麗的姑娘為妻。女孩們滿懷仇恨,想出了殺死魔鬼的辦法。一天晚上,最小的女孩用最好的酒和肉把魔鬼灌醉了,這讓他暴露了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無所畏懼的魔鬼害怕用自己的紅頭發勒死自己。機警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拔下了惡魔的一根紅發,掐死了他的.脖子。她一用力,惡魔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了一團火球。他滾到哪里,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莊稼被燒。后來惡魔的頭掉進河里,七個女孩為了防止惡魔傷害這個世界,就把惡魔的頭拿走了,但是惡魔頭上的臟水就流了下來,于是村民們就用水把七個女孩身上的臟東西潑掉,終于撲滅了戴歷六月的邪火。村民們開始安居樂業。從那以后,每年都有潑水的習俗。如今,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相互祝福的形式。對傣族人來說,水是圣潔、美麗和光明的象征。世界上只有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之初,謙恭的傣族姑娘們一面把竹葉和竹枝浸在盆里的水里,一面互灑祝福。高潮的時候,人們用銅壺、臉盆,甚至是水桶盛水,在街上玩耍追逐,只覺得面前的水和身后的水都是自由倒出的,從頭到腳都濕透了,但人們卻興高采烈,到處洋溢著笑聲。經過一段時間的水洗禮,人們圍成一個圈,在腳鼓的伴奏下,傣族人不分年齡、職業,獨立起舞。激動的時候,人們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
傣族的潑水節是如此的喜慶、歡樂和美麗。
潑水節的作文15
潑水節傣族,是一個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傳統節日——潑水節。時間在每年四月。按時序計算,陽歷的四月,相當于傣歷正月。
潑水節也就是傣歷新年節,按照傳統習慣,這一天清早,人們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以后,群眾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臉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走在大街上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人們用水洗去灰塵,消除疲勞,免除災病。撥水節的.水,是吉祥的水,是快樂的水,是幸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高興,笑聲朗朗……傣家人用水來傳遞親情,傳遞友情,也傳遞著他們的美好祝福。水節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要舉行劃龍船比賽,水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十男女青年奮力劃槳前進,兩岸觀眾如云,鑼鼓聲、喝彩聲響徹云霄。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煙火。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藥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藥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飛入云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
【潑水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潑水節的作文05-14
潑水節的作文10-10
小學潑水節作文12-15
潑水節小學作文12-05
潑水節作文范文08-26
傣族的潑水節作文02-07
潑水節的來歷03-19
潑水節的來歷04-14
潑水節的日記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