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的作文

時間:2024-02-26 13:54:57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的作文

端午的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節",主持人也是微笑著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節時候的事情。

  說到端午節,其實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像并不像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么說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么多的傳統節日中,好像端午節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像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盡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里感受到這么清涼的空氣,不禁抬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凈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愿,也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溫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像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濕了自己的頭發,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像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為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像是端午節的粽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像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節的雨水中,祝愿每一個人都溫暖。

端午的作文2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劃龍舟、看廟會。每年端午節,都要去鄉下看望奶奶。

  奶奶喜歡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流的。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且不說奶奶糯米與餡兒搭配得怎樣好,單說煮粽子吧,什么時候煮,煮多少時間,什么樣的火候。也挺有講究。一般都在晚上煮,那香味兒飄出來,直叫人饞得直流口水。

  奶奶抱的粽子花色很多。有綠豆餡的,紅棗餡的`,肉餡的……奶奶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出現在的眼前了。

  端午節的晚上,我邊吃粽子邊聽奶奶說端午的。我知道,端午節在咱們中國歷史悠久。它是為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相傳屈原不甘屈辱、懷著對祖國的一腔愛心和對自己報國的理想無法實現的痛苦,于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在汨羅河抱石投江而亡。岸邊愛戴屈原的漁民們有的劃船來救他,有的趕快把竹葉包的米飯扔到江里去,以讓魚填飽肚子,而不去吞食屈原的身體。就這樣,五月初五,劃龍舟,包粽子,就成為人民紀念屈原的一個隆重的日子,以后就成為中華民間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今年,奶奶又給我了我好多粽子,我覺得可好吃了。親戚鄰居也送給我了不少粽子,但吃的時候,總感覺沒有奶奶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也許,這里面夾雜著一份親情吧!

端午的作文3

  端午前后,我們會吃到各種口味的粽子,還可以看到河面上有趣的龍舟賽,但你真正了解關于端午節的民俗和故事嗎?

  有的人可能會說:“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投江的嗎?”其實,除了屈原跳汨羅江的故事,還有一個傳說卻很少人知道。

  這個關于端午節的傳說是紀念伍子胥,他是楚國人,因父兄被楚王殺害而投靠了吳國,吳國打敗楚國后,伍子胥終于報了仇。吳王死后,兒子繼位,吳國又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請和,求和條款上寫著越國每年要獻給吳國大量金銀,吳王很高興,而伍子胥卻說要滅了越國,吳王一怒之下就把他殺了投入江中。

  每年端午,艾草芳香四溢,大人們用雄黃酒在孩子們的額頭上寫著一個“王”字,既驅邪驅蛇又顯得很霸氣。除了用雄黃酒寫“王”字,端午節還有很多“吃”的習俗,比如:吃打糕、吃煎堆煎餅、吃“五黃”等。

  打糕就是將艾蒿和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錘打制而成的米糕。而“五黃”指端午節要吃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最后就是雄黃酒。此外浙江北方端午節還吃豆腐。

  每年的端午節,外婆都會給我做許多粽子,有雞腿粽、肉粽、蛋黃粽……如果幸運的.話,還能拿到外婆獨家秘制的蜜棗粽。

  咬一口蜜棗粽,棗肉直接蹦了出來,甜甜的滋味在舌尖上跳舞,讓我沉醉當中!

端午的作文4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粽子,我們家也不例外。當你在端午節的那一天走在大街上時,到處能夠聞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那個時候,我便會一口氣吃掉兩三個,可盡管那樣,我還是不知足地埋怨說:“如果天天都是端午節該都好啊!那我就能夠天天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上個星期日早晨,我看見家里的冰箱內有許多粽子,便對媽媽說:“媽媽,今日早飯吃粽子吧!“媽媽聽后,欣然同意了我的'請求。

  一會兒,媽媽讓我把粽子拿出來解凍,我拿出粽子仔細端詳著,粽子的外面穿了幾層軍綠色的大衣,衣服外面還系了一根腰帶,呈三角形。這時,我就好奇地問媽媽,粽子是怎樣裹的媽媽說道:“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里,讓它膨脹,同時把蘆葉浸泡在水里,這樣才有韌性。過半個小時,把水全部倒掉,拿四五片蘆葉,卷成圓錐形,在里面裝三勺左右糯米,然后用蘆葉將上頭封閉,再用繩子緊緊地扎住,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好了。”

  不一會兒,粽子外面的冰塊就溶化了,媽媽在鍋里倒了一些水,打開了煤氣灶,等水熱了的時候,媽媽將粽子一個個的放到鍋里,仿佛要讓它們洗一次熱水澡,粽子寶寶們好像也很樂意,乖乖地入了鍋。

  大約過了十分鐘,粽子便能夠吃了,我頓時感到香氣撲鼻,令我垂涎欲滴。

  我拿出粽子,把其中最大的一個粽子的腰帶解開了,脫去了它的外衣。這時,一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真想咬它一口,可我還是拿給了爸爸,然后又剝了一個給了媽媽。他們都不停也稱贊說:“好吃、好吃。”最終我也剝了一個吃了起來,可真香,有糯米香、有花生香、有咸肉香,還是蘆葉香。當我將一個吃完時,手上、臉上都沾有糯米,活像一個“大花貓”。

  香,粽子可真香!明天我還要吃粽子。

端午的作文5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大家都要吃粽子,這是誰都明白的。當然,還不止這一個習俗,還有:賽龍舟、掛香包、采艾篙、喝雄黃酒等。

  回想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家里準備包粽子。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既好奇又興奮。看到媽媽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原料:有粽葉、糯米、紅棗等。這粽葉又大又長,綠綠的;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這紅棗又大又圓,紅紅的。光看著這些東西就已經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切準備就緒后,爸爸開始包了,只見他流利地把粽葉卷成漏斗狀,然后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粽葉里,再把上頭的葉子折下來,就成了個三角形狀的.物體,最終用繩子纏好,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了就說:“這么簡單索,讓我來包。”媽媽說讓她在一旁給我指導,我連忙搖搖頭說:“不用,不用,我已經會包了,你們就看我的吧!”我先學爸爸一樣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可這個卻難倒了我,怎樣樣也弄不好,等我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粽葉里,哪知這個粽葉不聽使喚,一下就蹦開了,糯米和紅棗頓時就灑了一地,我十分失望,生氣地說:“我不包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剛才是誰在那說簡單的嘛,怎樣這么快就打退堂鼓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必須有好結果。”聽到爸爸的話,我十分羞愧,臉像紅蘋果一樣紅。

  我重新走到餐桌邊,坐下來后全神貫注地包起來,在媽媽的幫忙下,我包的第一個粽子出爐了,看著它,心里充滿了成就感。是呀!認認真真包的粽子就是漂亮!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不少道理。今年的端午節仍然期待。

端午的作文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而在我的“大家庭”里過的端午節可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一大清早,我就用我的河東獅吼大叫起來:“媽媽,東西準備好了嗎?快遲到了!”我著急地喊著,生怕遲到了就不能參加活動了。看到這里,你們肯定會問:“參加什么活動?”原來,我們學校為了讓我們過個快樂的端午,準備搞一個坐麥花的活動,好讓我們提前過這個節日。

  上完了四堂課,好不容易挨到了午睡,卻一點兒也沒有睡意,瞌睡蟲不知跑去了哪里,滿腦子想的都是待會兒怎么大展身手,怎么才能做好麥花。

  “叮鈴鈴”,終于開始做麥花了。老師拿來了從冰箱里取出來的新鮮皮子,開始了翻麥花。我們分成四人小組,大家興致勃勃地開動,教室里聲音頓時一片嘈雜,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不一會兒,一個個舞姿優雅的精靈便出現在托盤上,老師則忙不迭地的將這些剛做好的麥花送去食堂炸。幾分鐘后,炸好的麥花就拿來了,許多的“小饞貓”都擠到麥花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也悄悄地塞了一根放進我的嘴里。啊,味道好極了,外脆里嫩,讓人吃了還想吃。忙碌了大半天的麥花終于被我們消滅了。接下來就是由同學們來說端午了。從中我了解到了端午節的習俗和一些小知識。老師還將我們親手做的麥花分給了其他老師,我們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做了麥花又懂得了分享!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

  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的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了這首兒歌我知道了,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清早,我很早就起床了。我看著媽媽、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在廚房里包粽子呢!我在旁邊問媽媽:“媽媽,今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吃粽子嗎?”媽媽說:“是的”。我在旁邊一邊跳一邊喊:“歐耶!”

  過了一會兒,粽子包好了。我拿起粽子聞了聞,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又用眼睛瞧了瞧,發現粽子綠似翡翠,長著四個尖尖的角,系著一個金黃的腰帶。我趕緊拿起了粽子,剝開了皮,粽皮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粽子。剝開粽葉后,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糯米,宛如白玉一般,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誘人。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粽子香香的、黏黏的、糯糯的,美味極了!

  吃著粽子,我在想,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趕緊查找了資料:古時候,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陷后,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遭受災難,于是選擇投江自盡。老百姓為了不讓魚蝦破壞屈原的遺體,用粽葉糯米包成了粽子,扔進了水里喂食魚蝦。后來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包粽子,劃龍舟等。

  聞著艾香,嘗著粽子,品著詩詞,回想著大詩人屈原的故事,我不禁感嘆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華夏兒女,我們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的作文8

  端午真是一個令人心花怒放的日子!

  編蛋袋、撞蛋、賽龍舟、包吃粽子,構成了歡樂的端午!

  端午那一天,如果有人在編蛋袋,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大家用五顏六色的線編織成蛋袋,掛在脖子上。有時還能掛在家中當裝飾品,彩色的蛋袋為家增添了幾分色彩。

  蛋袋編好了,孩子們會把熟蛋放進蛋袋中,進行妙趣橫生的撞蛋,看誰的先碎。我看到鄰居家的弟弟和哥哥PK,弟弟用蛋尖尖的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哥哥的蛋撞去,哥哥一擋,弟弟的蛋立刻“粉身碎骨”。弟弟惱羞成怒,又拿出第二個蛋,可哥哥先下手為強,像離弦的.箭,撞向弟弟,可聽見“吱”的一聲,兩人的蛋“同歸于盡”了。

  最有趣的是撞蛋,但最振奮人心的,莫過于賽龍舟了!那天,我站在岸邊,看著水手們的精彩表現。五彩繽紛的龍舟在水上飛快地行駛著,像脫韁的野馬。十幾個人組成一列,總共兩列,排在龍舟的兩邊。當中站著一位擂鼓手,“咚咚”地敲著鼓,震得那山崗也動了。船尾還站著一位撐桿手,顯得格外輕松。水手們一邊整齊地賣力地劃著槳,一邊吶喊著鼓舞大家的士氣。水面上水花四濺,就像天降甘露一樣。

  包粽子和吃粽子是我最喜愛的。奶奶早早把我叫起了床,我開始跟奶奶學包粽子了。先把兩片棕葉合在一起,然后折疊成一個銳角,往里面放一些浸泡過的糯米,接著折疊出底下其它兩個角,填滿糯米,往中間放一個蜜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就像包餃子一樣,最后折疊出最上面的角,用細繩五花大綁起來,放進鍋中煮上兩小時,美味的粽子就出鍋了。我解掉繩子,打開粽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一連吃了三個,真是人間第一美味啊!

  啊!端午,真是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

端午的作文9

  南方的端午節,多半是以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為主,可如果你以為北方的端午也是如此,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東北的端午在當地人口中叫做“五月節”。其次,雖然也有人吃粽子,但絕大多數人在這天都以吃雞蛋為主。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做雞蛋都略有不同,婦女們都大施拳腳,將普通的蛋翻出了各種花樣:有白煮蛋、茶葉蛋、水蒸蛋、肉餅蒸蛋、咸鴨蛋、咸鵝蛋……總之,就是一大桌由各種蛋組成的菜。但由于只是我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味道已經記不清了,只是依稀記得那天來了很多人,場面特別熱鬧,大家有說有笑的,想必飯菜肯定也不會差的.。

  在孩子們心中,過端午是件特別開心的事。因為他們可以玩一種當地的游戲,名字叫“滾雞蛋”。其實就是把已經煮熟的雞蛋放到沙灘上去,兩個人拿著各自的蛋,分別往下滾,看誰的蛋滾的又遠又快。此外還有個叫“碰雞蛋”的游戲,兩個人拿著雞蛋互相用力朝對方的雞蛋上撞,這時就要看誰的蛋禁得起撞了,哈哈,不過輸的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把撞碎的雞蛋吃掉!

  記得我唯一玩的那一次,由于當地小朋友太厲害,我一下就被比了下去,不過坐在一旁一邊吃雞蛋一邊看比賽,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我媽媽和我說:“我小時候,你姥姥就會給我準備一個大鵝蛋,我每次都會贏”。

  在端午這天,孩子們會上街買些叫做“紙葫蘆”的東西,它其實就是小裝飾品,寓意與“掛香瓜”差不多。女孩子們還愛在手上掛些五彩繩子,一是為了好看,二是為了討個吉利。

  雖然老家的“五月節”我只去過一次,但某些片斷我至今未忘。東北的端午,不如難當的端午講究,不如南方習俗多。但是簡單也有簡單的美,這正應了姥姥說的一句話:“我們北方人啊,就是實在!”

端午的作文10

  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古往今來,人們都會在端午節時相聚一堂,一起吃粽子、劃龍舟,舉辦紀念活動。

  聽爸爸說端午節可大有來頭呢。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國都,愛國愛民的屈原親眼目睹國破人亡、老百姓流離失所,心中十分悲傷。最終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樂章。屈原投江后,老百姓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與惋惜,將5月5日屈原投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每年過端午節,我們家必不可少的習俗便是包粽子。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會買好粽葉、糯米、紅棗等食材,并將粽葉泡好,端午節時全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包粽子。先將粽葉卷成筒形,往里面裝上糯米、紅棗,再用棉線將粽葉包裹好,放入鍋中蒸熟,一個美味的粽子就這么做成了。蒸熟的粽子散發著誘人的氣息,打開粽葉,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粽子的清香散步在每家每戶,我們給鄰居送幾個、給親戚朋友送幾個……真是“濃濃端午情,甜甜粽子意”!

  古時的端午節,表達著老百姓對屈原的紀念。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用節日的方式,來頌揚愛國情懷、傳承傳統文化,我真為我們淵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而自豪!

端午的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是奶奶小時候教給我的歌謠。

  端午,最憶故鄉粽香陣陣,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混著棕葉和糯米的香甜,原本寂靜的晚上,此刻酒杯相碰。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就是“粽子節”。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農歷五月初五,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匆匆寫下絕筆《懷沙》便抱石投江,他就是屈原;人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

  千年過去,吃粽子便以成為祭祀屈原的'一種方式。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當然,粽子有南北之分,形狀各異。但都非常的香甜可口。

  奶奶的手經了滄桑歲月的磨礪,早已如砂巖般粗糙,只有拿起粽葉時,才稍多了些敏捷。卷好粽葉,白花花的糯米從手里漏入粽葉,將已浸泡得色如翡翠的粽葉灌成胖鼓鼓的錐形,綠素相映。酒紅色的棗子,從冷水中撈出,仿佛一碗胭脂,和那枸杞一起勻稱地嵌入糯米里。接著,奶奶拿起筷子,蘸點蛋液,再往粽子上一滾,便在粽米上涂上了一層琥珀。粽葉一裹,再扎上幾根深綠色的細麻繩,有清香便都鎖在了這玲瓏小巧粽子里……

  清水煮沸,將這錐形的粽子放進鍋里,不斷翻騰,粽葉的清新,粽餡的米香、棗香環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這粽子更給端午節平添了一些色彩。

端午的作文12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為了不讓你的身體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里扔粽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系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系著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農歷端午節,除了系五彩繩,家鄉還有插柳條,采艾蒿的習俗。艾草有一種特別的清香,據說端午前后的艾草最好,老人們從山上采集很多很多,回來擰成艾草繩,曬干后點燃,這是夏季驅逐蚊子和其它飛蟲的最管用的土辦法。

  到了中午,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再把粽葉一張張碼起來放進裝著涼水的盆里。幾個大人便開始團坐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后,結成一串放進鍋里,過了一會,粽子終于好了,剛出鍋的粽子色味俱全,嘗起來香甜可口,其味無窮。

  端午的味道是粽子的香甜,是親情的延續,是艾蒿的清香。

端午的作文13

  “粽子飄香,龍舟競渡,又到一年端午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開始忙碌地包粽子。粽子有兩種:一種是肉粽,一種是堿粽。把預先準備好的米和餡料用竹葉包成個三角形,系上扎藤。粽子的包制過程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被放進大鍋里煮,時間約需兩個小時。在燒煮的過程中,竹葉的淡淡清香彌漫著整個院子。此時,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開鍋蓋,察看情況,因為那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好不容易等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急忙把粽子上的扎藤解開,,竹葉剝開,肉粽和堿粽擺放在盤子里,一大一小,一黃一白,在燈光下顯得晶瑩剔透,像兩顆亮晶晶的寶石,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我忍不住咬一口,美味無窮,差點連筷子都咬掉了。

  到了端午節那天,一大清早,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插上艾草,老人們還用艾草燒水給我們洗臉,據說這樣可辟邪祛災。端午氣息最為濃郁的當數“劃龍舟”了。寬大的江面上,擺出十幾條瘦長的龍舟。每條大船前頭就是一個大大的龍頭,每個龍頭雕工精細,顏色鮮艷,栩栩如生。這時,幾十個身強力壯的大漢跳上了船,穩穩地坐定,做好了預備姿勢。哨聲一響,伴著整齊有力的“一二”口號聲,站在船頭的旗手奮力揮旗,劃手們奮力揮臂,龍舟便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聲勢震天,好不威風,盡顯男兒本色。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口號聲、吶喊聲、鑼鼓聲、鞭炮聲匯成一片歡騰的海洋。此時的我,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跟著龍舟在岸邊來回奔跑……

  看完龍舟賽,我回到家,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有說有笑,那笑聲傳得很遠很遠。我希望端午佳節的習俗也能隨著笑聲一直流傳下去。

端午的作文14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叁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端午的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一大清早就把我叫醒了,領著我來到了田間小路上。

  外面天氣是剛下過雨的,雨過天晴,天空又變得十分湛藍,好似一顆透亮的藍寶石,腳底下的新鮮泥土又松又軟,散發著一股泥香味,田間小路上開滿了五彩繽紛的野花,小巧玲瓏,擴散在整片田野上,紅橙黃綠青藍紫,如同一片彩虹,五顏六色,到處飄著芬芳的花香味,令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不辭辛勞的蜜蜂停在各個花朵上采集花粉,胖乎乎,圓滾滾,好像一團小絨球。連今天蜜蜂也在歡度端午節呀!媽媽采下一顆綠油油的青草,拿回家掛在門上。哦,原來是艾草!掛在門上有辟邪的作用。這挨操的清香味撲鼻而來,真香啊!

  父母帶著我上了街,走在寬廣的街道上,好像又比平日狹窄多了,大街小巷人車來往,比平日熱鬧多了,陣陣清風拂過,令人神清氣爽。人們在街道上高聲談笑,一片沸沸揚揚的景象。人們的談笑聲,汽車的喇叭聲,小狗的吠叫聲,清風拂過后樹木的沙沙聲,天空中鳥兒的歡唱聲,交織成一曲端午節交響曲。人們的`心情都十分舒暢,似乎都有表達不玩的快樂。走在家家戶戶的窗門前,一股股粽香味迎面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媽媽說:“今天沒時間做粽子,下次端午節有時間在做粽子。”便在街上買了一袋粽子當中午飯吃。我真希望下次端午節快點來,好和媽媽一起做粽子。這粽子的餡兒真是應有盡有—有豆沙餡的、肉餡的、雪菜餡的、蛋黃餡的......等等。味道好極了!

  夜幕漸漸籠罩大地,隨著一陣晚風,雨點從天而降,“唰—唰—,沙—沙—”一曲小夜曲伴著我們全家進入甜美的夢鄉......

  這個難忘的端午節也會隨著美夢成為我童年一個美好的回憶。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12-02

喜慶端午作文06-24

端午佳節作文06-26

過端午作文06-24

端午印象作文05-10

端午情緣作文05-27

走進端午作文06-01

過端午的作文05-21

端午記事作文06-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综合图区天堂在线 | 一级中文字幕片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