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覽云岡石窟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游覽云岡石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覽云岡石窟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去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玩。
云岡石窟位于我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它始建于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
到了云岡石窟,遠遠望去云岡石窟像座山,近看都是一個個有佛像的石窟,石窟有五十三個,石窟里的人物千姿百態,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走。還有一座佛像,光胳膊就兩噸重,下面有一個一米多高的小佛像給他撐著,不然那佛手早就斷了。佛像的.眼睛是用琉璃嵌上去的,非常逼真。
導游阿姨帶領我們從石窟群的東邊入口開始,詳細地介紹了每一個洞窟的特點。聽導游阿姨說這些洞窟有的風化已經十分嚴重,有的佛像已經面目全非,但是第5、6窟的保存卻十分完好。據導游阿姨介紹,這是因為在清朝順治年間由政府在這兩個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質結構的樓閣,所以對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走進第5窟,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計這尊佛像至少有6層樓那么高,他的面部圓潤、鼻尖高挺、雙目有神、兩耳垂肩。窟的四壁雕滿了精美的佛龕、佛像,制作工藝簡直是天衣無縫,有可能連現代機器也比不上呢!
云岡石窟作為世界的文化瑰寶,佛教殿堂,人文景觀,教育基地,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云岡石窟一天的旅程已經結束了。這一天真的很精,我看到了有各種各樣精美的佛像,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故事;這一天我過得很充實,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同時也了解了我國北魏時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游覽云岡石窟作文 篇2
今天,我伴著難以平靜的心情來到了云岡石窟,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地方了。一路上,我怎么都坐不住,心里總翻騰著一股熱勁兒,好像想馬上就到達目的地似的。
在路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紅葉子和已經變黃了的樹,遠遠望去,好一派中秋之景!
來到云岡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銅的“守門女神”,她們面帶微笑,好像是熱烈歡迎我們似的。再走就是一座橋,這里的水那么清澈,那么明亮;還有一顆顆黃了的樹,一串串火紅火紅的葉子,襯托的云岡那么美麗。享受完這美景后,我們來到了靈巖寺,里面有很多拜佛的人,還有為佛祖“捐錢”的,靈巖寺里還有一個龍王廟,立著一個很高大的龍王,使人看起來有點害怕。
再走,哈哈,再走就到了我渴慕已久的、著名的云岡石窟了。遠遠看見,全是一個個的窟窿,一座座山。可走近一看,哇,不管是大窟小窟,里面全是佛像。這些佛像形態各異,神色端莊。其中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在第五窟內,它高達17多米,而最小的佛像卻僅有幾厘米,聽介紹人說,這座巨大的佛像是從上向下雕刻而成的。
其他窟內的佛像是千姿百態,有的擊鼓有的'敲鐘,有的載歌載舞有的手捧琵琶,都面向游客,真是栩栩如生。有些小佛的頭都掉了,也不知道是沒雕刻完還是歷史悠久掉了。而這些又把云岡襯托的那么古老。
對于這些,我不能不感嘆古人是那么偉大,我真佩服他們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啊!
今天的游玩對于我來說真的很開心!
游覽云岡石窟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全家來到了歷史悠久、中外聞名的云岡石窟,參觀游覽。
一會工夫,我們就來到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的云岡石窟,聽導游說云岡石窟修建于北魏和平年初,距今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他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好地方。
現在隨著人們的'保護意識增強,云岡石窟也得到了人們更深一層的保護。在云岡石窟的外圍,修建起了城墻,可以防止雨水的沖刷,在往里走,城墻上雕刻著許多條形態萬千的龍,那些龍栩栩如生,好像隨時都要飛下來,走出城墻還有一間間仿古的小木屋。繼續往北走,還可以看見一個公園,公園里有許多花草樹木,花兒們爭芳斗艷的開著,好像在向游人們點頭微笑。在這個公園的中心還有一個人造湖,最引人注目的是湖中央的那座假山,假山上還源源不斷的往下流水,這是采用了我們現在的高科技,把湖水抽到假山上來回循環,這樣既節約用水又美觀大方。湖岸邊的走廊上有一座座涼亭,可以供游人們休息乘涼。
觀看完這些美景,我們才隨著人流繞過古香古色的房屋,看到了石窟群,我們先游覽了十二窟,它叫音樂窟,因為窟內雕刻著十四種樂器,共有四十七件,有吹、彈、拉、鼓······色彩特別絢麗豐富多彩。之后我們又進入了佛像最多的“十五窟”窟內大小佛像就有上萬余尊,因此被稱為“萬佛洞”。從萬佛洞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十八窟”,窟內雕刻了無數件袈裟,形狀各不相同難怪得名“千佛袈裟”,一陣喧鬧聲把我們引到了十九窟,抬頭一看,這座佛高達17.7米,它也是標志性文化建筑,這尊佛光中指就有2.3米長。在這么多的佛像中,我最喜歡的是十二窟,他們每尊佛像都長耳寬肩、臉型豐滿、造型落落大方,我還拍照留作了紀念。
通過今天的游覽,我看到這么雄偉的古代建筑,還知道這也是古代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我愛這云岡石窟,更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
游覽云岡石窟作文 篇4
最近,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巍峨壯觀的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是北魏時期留下的佛像石窟雕刻群,是世界文化的遺產、我們中國的瑰寶、也是山西大同的文化名片,很多中外游客都到這里參觀、游覽呢!
剛進門,我就邊跑邊喊:“快看,這個金屬雕像真漂亮!”導游神秘地告訴我:“這是一個叫曇曜的高僧塑像。”原來,云岡石窟最初就是由這位高僧主持開鑿的,現在的第16至20窟就是著名的.“曇曜五窟”。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0窟--超級露天大佛,有13。7米高,胸以上的石頭堅硬,保存得完好無缺。大佛的兩肩又寬又厚,左邊的身上披了衣服(導游說是袈裟),右邊的肩膀是裸露著的。大佛的臉很豐滿,嘴唇薄薄的,鼻梁高高的,神情嚴肅。背光的浮雕可華美呢,把主佛襯托得更加剛健雄渾。這第20窟是云岡石窟的“外交大使”,我們看到的宣傳云岡石窟的圖片上的大佛就是這座大佛。
我還跟“外交大使佛”照了張相,樣子是:右手反蘭花指放在胸前,左手摸著佛的耳朵。我仿佛摸到了又嫩又軟的大耳朵。
今天收獲真大呀!不僅讓我穿越時空,來到了1500年前,看到了古代人親手雕刻的佛像石窟群,還讓我跟佛有了親密接觸——摸到了佛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