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察蝸牛作文15篇【薦】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蝸牛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蝸牛作文1
傍晚,爸爸幫我在樓下的花叢中捉了一只蝸牛。我高興極了,把它帶回家中,放進一個玻璃杯里開始仔細觀察。
蝸牛背上背著一個重重的螺旋形的硬殼,花紋有深有淺。殼里面好像還有黑黑的東西,我想可能是泥土吧。它怕得慢極了,爬行時全身緊貼杯子,喜歡伸出長脖子四處張望,十分可愛。頭部有一小一大兩對觸角,聽爸爸說,蝸牛的長觸角相當于人的眼睛,短觸角相當于人的鼻子。蝸牛柔軟的身軀下,有扁平的像吸盤一般的足,緩緩向前爬行。有時它爬累了,就把頭縮進殼里,休息一會兒再接著爬。我看蝸牛快爬出杯子,就用手把它放到杯底,誰知它翻個身,又重新開始了它的“旅行”。
后來,我在姑姑的幫助下又從網上了解了一些蝸牛的生活習性:喜歡陰暗潮濕又隱蔽的環境,晝伏夜出,對強光刺激很敏感;喜歡鉆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具有很強的忍耐性;愛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綠葉植物等等。
我看著這只蝸牛,感覺大自然的生物真是神奇極了,以后我一定要多閱讀課外書,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觀察蝸牛作文2
有一天,我在我家的花池里捉了一只蝸牛,然后,我開始觀察起來。
我發現那兩對像天線一樣的東西,其實是它的觸角,而且,它的眼睛就長在那里。我看它的觸角很可愛,就碰了一下,它一下把觸角縮進去了。看來,蝸牛還真是膽小啊!過了一會兒,它的'觸角又重新伸了出來。
我還發現,它的殼有螺旋形、圓錐形……
我又開始找它的嘴巴,可怎么找也找不到。我就準備去問問我的那本關于動物的書,一查,原來蝸牛的嘴巴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別看它嘴巴小,里面的牙齒卻有25600顆呢!
它的腹部就是它用來爬行的地方,而且,他一邊爬,還一邊分泌出一種黏液,那是幫助它爬行的和驅趕蚊蟲用的。
我不知道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這回,我不想查書了,我想做個實驗。我在一邊放白菜葉,一邊放腐爛的樹葉,過了幾十分鐘后,蝸牛爬到了白菜葉的旁邊,開始吃白菜葉。我現在知道了,蝸牛不是益蟲,而是害蟲。
通過了觀察蝸牛,我明白了以后要多觀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觀察蝸牛作文3
今天雨后天晴,我和爺爺來到樓下找蝸牛。爺爺說雨后蝸牛會到處爬,比平時好找很多。我拿著一個小袋子就興沖沖地飛奔到了樓下。
爺爺告訴我雨后蝸牛爬過的地上會留下一道道長短不一的痕跡。果然如爺爺所說,我發現地上會有一些細長的銀色的痕跡,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銀光,像一條條銀絲,順著這些銀絲,我發現了還在背著小房子爬的蝸牛。我大概捉了五六只,準備帶回家仔細觀察。
到家后,我把小蝸牛放在一個帽子大的紙盒里,準備和這些小可愛親密接觸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摸了一下,發現蝸牛身體是軟軟的、濕漉漉,很可愛;身上的殼是堅硬的,漂亮小巧,還有一點點閃亮,樣子很像一個小小的.陀螺。我用筆尖輕輕的戳了一下蝸牛的身體,它立刻縮了回去。我發現它爬過的紙盒,也會留下黏糊糊的白色液體。媽媽說這是蝸牛用體液潤滑地面,以減少摩擦,從而保護自己柔軟的身體。
我想看看蝸牛是怎樣吃食物的,也是想看看蝸牛的嘴巴在哪。我拿了兩片小樹葉喂它們,可是我等啊等,它們就是不吃。于是我讀了一會書,再來看的時候,兩片樹葉才少了一點。它們好像在吃,我仿佛聽見咔嚓咔嚓的聲音。
小蝸牛真可愛啊!
觀察蝸牛作文4
這幾天經常下雨,家門前都會有一只只傻乎乎的蝸牛爬來爬去,只見他們慢悠悠地爬著,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跟烏龜一樣把觸角連頭一起縮進殼里,那樣子真可笑。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一個問題:書上說蝸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觸角識別方向。但蝸牛的.眼睛在哪?我怎么看不見它呢?
于是我捉了幾只蝸牛,放進玻璃缸里,扔下幾片白菜葉,想看清楚蝸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兒。
我躲在一旁偷偷地觀察。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蝸牛從殼里探出了頭,頭上的兩只觸角也伸了出來。只見它慢吞吞地爬到菜葉上,又慢吞吞地找嫩葉,然后才慢吞吞地吃起來。我發現蝸牛爬到菜葉上后,便伸長了觸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只見觸角的頂端有兩顆圓圓的眼睛——跟其他動物一樣,眼白中間有一個黑圓點。
我又反復對其他蝸牛作了觀察,結果都一樣,真高興,我發現了蝸牛的眼睛在觸角的頂端。
觀察蝸牛作文5
星期六,爸爸給了我一只蝸牛。我很興奮,給蝸牛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貝貝。爸爸告訴我蝸牛是軟體動物,屬于腹足綱。他們大多數生活在海里,而其他人生活在淡水和陸地上。蝸牛的殼是螺旋形的,像一個移動的.小房子。我把蝸牛放在一個塑料盒里,放一些水,再放幾塊大白菜,一個蝸牛屋就完成了。蝸牛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在它的殼里一動不動。漸漸地,漸漸地,蝸牛適應了“新家”的環境。它把頭伸出殼,然后慢慢鉆出身體。我在貝貝的觸手上發現了一雙小眼睛,用來感受外界的環境。有一次和貝貝玩的時候,我用手摸了摸貝貝的小眼睛,貝貝馬上就把它們縮進了皮膚里。
這個觀察不僅讓我覺得玩蝸牛很開心,也讓我對蝸牛有了更多的了解。
小蝸牛會是我的好伙伴。
觀察蝸牛作文6
前幾天下雨,很無聊,就和媽媽在樓下花園玩。忽然,發觀了有好多蝸牛在悠閑的朝散步呢!
我很好奇,就捉了幾只仔細觀察起雜來。蝸牛的殼就是它的房子,它的殼是螺旋的,有花的、黑的、都不一樣,我捉的蝸牛都是右旋的,沒有一個左旋的。蝸牛長有兩對觸角,一對長的,一對短的,長觸角上長著它的'一對小小的風眼睛。我找不到它的嘴巴。奇了怪了,它難道沒有嘴巴嗎?那是怎樣吃東西的呀!最后,我在它那一對短觸角下面找到了一條細細的條線,那就是它的嘴吧。我還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些白色的液體,這是什么呢?我就在網上查相關資料,原來蝸牛底部的粘液能讓蝸牛底部更濕潤,是為了自己不被檫擦傷。它一般吃一些嫩的樹葉和菜葉子。媽媽告訴我,蝸牛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地方,最后我吧蝸牛放回了花園邊沿上。
今天觀察真是有趣,不同的動物特點是不一樣的。我還會在網上查更多關于蝸牛的相關知識的。
觀察蝸牛作文7
我有兩只小蝸牛,一大一小,大的叫黏黏,小的叫小懶。
我的小蝸牛可愛極了!它們的殼是土黃色的,上面還有黑色的條紋。大概是殼太薄吧,光一照上去,殼就變得透明了。它們的身子軟軟的,頭上伸著兩對觸角,一長一短,像天線寶寶似的.。如果你碰到了它的觸角,觸角便會縮回去,十分好玩。它的嘴在小觸角下面,腹軟軟的,上面還有粘液呢!它爬過的地方,總會留下粘液,干了以后,會有銀色的線。我猜,大概它怕玩了一天,回家時迷路,只好留下“地圖”。
有一次,我想捉弄一下胖乎乎的蝸牛。我輕手輕腳地提起正在休息的小懶,偷偷把它放在黏黏的殼上。不一會兒,它倆反應過來了:小懶被甩了下來,黏黏小心地縮進頭,開始睡大覺。
兩只小蝸牛帶給我許多快樂,我可喜歡它們了!
觀察蝸牛作文8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放學回家看見門角有一只蝸牛。它的速度非常慢,我等啊,等啊,等到了半個鐘頭左右都還沒有走到一米。還真是慢中超慢,我還發現蝸牛的頭部有一對觸角。然后我自己不小心摸到了他,小蝸牛就像烏龜一樣把頭縮進殼里去了,我自言自語的'說:“哇、這么快,沒想到它走的速度慢,但它把頭縮進殼里的速度卻這么快。”
聽說蝸牛有2500顆牙齒,我想做一個實驗,我先把一片葉子找來放好,再把時間定著,之后準備做實驗,最后把蝸牛輕輕的放在葉子上,一分鐘過去了,小蝸牛才吃了一個小洞,十分鐘過去了,小蝸牛居然吃了一大片。
實驗做得非常成功,突然小蝸牛一小子方便,我大驚失色的說:“天啦,蝸牛也會方便”。
我還知道小蝸牛最喜歡吃什么,它喜歡吃的是白菜,梨,還有漢堡……
蝸牛真有趣,我喜歡小小小蝸牛!
觀察蝸牛作文9
有三只蝸牛要到一堵墻的那邊去。墻底有個小洞,第一只蝸牛從小洞里往外鉆,不幸被卡住了;這就是一時避開了困難,以為這樣做的好。
后兩只蝸牛吸取了教訓,打算爬過墻,結果這兩只蝸牛爬到一半就因勞累掉了下來。于是有一只蝸牛決定繞行,雖然只是一時避開難以克服的.障礙,但繞行的目的還是前進;雖然有些迂回曲折,但目標追求依然存在。而另一只蝸牛還在那兒爬上去又跌下來,它相信堅持不懈,跌下來之后迅速調整自己,再往上爬,但最終還是沒有爬過去。我們要學習這只蝸牛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在有些困難中要換一種思路思考。而那只繞行的蝸牛,雖然不是勇往直前,但它繞行為了避開一些克服不了的困難,換了一種方法解決問題。而那只被卡住的蝸牛,要求最簡單,最方便,這樣最后還是害了自己。
希望大家能真正從這則寓言中懂得道理,學會靈活,學會多種方法解決困難。
觀察蝸牛作文10
今天,我看到一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對植物有害還是有益呢?為什么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一連串的問號讓我想了好一會兒也沒弄清楚。”于是,我決定自己去考察一番。
我先采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后捉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了白菜葉子嚼起來,而對別的食物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對植物是有害的。
蝸牛爬過為什么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接著,我又進行第二項實驗。我首先把它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去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它又縮回去了。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有點泄氣了、“有了,有了。”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那都是蝸牛分泌的黏液,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想要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并學著解決問題。
觀察蝸牛作文11
我養了一只蝸牛,這只蝸牛很肥,比田螺大一點。它的殼上有一條一條的花紋,肉白乎乎的,邊上有些黃。
這只蝸牛很貪吃。科學課老師讓我們把蝸牛餓一天,后天觀察蝸牛吃東西。于是我回家準備把菜葉拿掉。我看見蝸牛已經在吃最后一片菜葉了。我連忙打開籠門,一手拿著蝸牛殼,一手拿著菜葉,使勁拉也拉不開,蝸牛死死地粘在菜葉上,嘴巴繼續不停地啃食著葉邊,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蝸牛不但貪吃,而且很懶。科學課老師讓我們的蝸牛爬一根長長的筷子,別人的蝸牛都已經開始爬了,就我的蝸牛只抬頭看了一眼擺在它面前的筷子,就躲進殼里睡大覺了,大概在想,這么高,我才懶著爬呢!
蝸牛還很不乖。做實驗的時候,我在等它把身體拉得很長,好觀察它的氣孔,結果它就是不配合,我只好按住它的殼,沒想到蝸牛把身體往里縮,還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說,我就是不配合,怎么啦?
這真是一只特別的蝸牛!
觀察蝸牛作文12
科學俞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秋假作業——觀察蝸牛,并寫一篇日記。
在前往寧波的途中,我在路邊的草叢里翻來找去,終于找到了四只小蝸牛。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里,里面墊上了濕潤的泥土和樹葉,上面蓋上了一層保鮮膜。這就是蝸牛的“家”。
一路上,我仔細觀察它們,發現平時小小的蝸牛身體完全舒展開有三厘米。它們還有兩對觸角,和一張圓圓的嘴巴。蝸牛看見了可以讓它們倒立“行走”的地方,于是全都爬了上來。透過保鮮膜,我發現蝸牛不是用腳走路的,那蝸牛到底是靠什么行走的呢?我到寧波家的電腦上查了查,原來,蝸牛腹部生有一種能動的肉足——腹足,這就相當于蝸牛的腳。它們“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白色的液體。
突然,我看見了蝸牛那又細又長的觸角,就用手指透過保鮮膜撥弄了一下,蝸牛馬上“嗖”的一下把觸角縮進了它那又粘又軟的身體里。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看它那膽小的樣子,真像個“縮頭烏龜”。
看著小蝸牛憨態可掬的樣子,我真喜歡它們。
觀察蝸牛作文13
這幾天,我上學的時候常常下雨。每天放學在公交車站等車時,我都會蹲在公交車站旁邊的草叢旁邊找蝸牛玩。下雨后的蝸牛總是很多,我把我找到的蝸牛都放在石階上。找到幾只后我又開始觀察它們爬行的樣子和動作,上車也帶上一只玩兒。
我看見它們的眼睛碰到任何東西都會縮回去,過一會兒又慢慢地伸出來。它們爬的時候,從眼睛和頭帶著身子,身子再帶著尾巴拖著殼兒慢慢兒往前爬。如果我把它們拿起來,它們就會全身縮到殼兒里。到家了,我的.手中仍然拿著一只小蝸牛。媽媽很怕蝸牛,因為她覺得蝸牛很惡心。
我不覺的惡心,因為喜歡玩是不會覺得惡心的。回到家我把它裝在餅干盒里,可是過了一會兒,它還是不出來。它和我玩了這么久,肯定累壞了。
觀察蝸牛作文14
星期六的中午,我抓了兩只小蝸牛進行觀察。
我先把一只小蝸牛放到桌子上,拿了幾片葉子放在它的前面,小蝸牛動了,它慢吞吞地向葉子的.另一端爬去,后面留了一條濕濕的痕跡,這是蝸牛排泄的黏液,用來保護腹足。它雖然爬到了葉子上,但是它還是沒有停止爬動,一直向前爬,根本沒吃葉子。我把蝸牛拿起來,再把它放在葉子左邊的一端,可是蝸牛又沒吃葉子。我沒有灰心,又試了一次,可是這次,蝸牛干脆不爬了,站在原地不動,任憑我怎么摸,怎么推,它就是不動。
第二天吃過中飯,我又開始觀察了,這次,我把兩只蝸牛放在尺上,讓它們賽跑,第一只小蝸牛跑的飛快,但第二只小蝸牛好像在悠閑地散步一樣,一下子就被第一只小蝸牛追上了。最后,第二只小蝸牛輸了,只見它一動也不動,垂頭喪氣的樣子真有趣。我還給“第一名”頒獎了呢!
這兩天的觀察,讓我覺得小蝸牛非常可愛。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我們應該細心觀察,多多去想。
觀察蝸牛作文15
今天,我在窗臺上看見了一只蝸牛,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輕輕一碰就縮了回去,它的身子滑滑的、濕濕的,背著一個淺棕色的`圓殼,殼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紋,它慢慢地爬行著,我等蝸牛爬了幾厘米后,才發目前它身后有一條銀色、長長的線,我跑去問父親,為何會有一條銀色線?父親讓我一個人找答案,通過查找,我才知曉原來蝸牛留下的銀線是它的分泌物。
那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把饅頭渣、白菜葉、小蚊子放在蝸牛面前,只見蝸牛對饅頭渣和小蚊子都不理睬,慢慢地向白菜葉爬去,不一會兒,就把白菜葉咬了個大洞,原來,蝸牛是害蟲呀!
我把蝸牛從殼中拽出來,摸摸它的腹部,感覺有凹凸不平的“小米粒”一樣的突起,原來,蝸牛就是靠這部分“小米粒”爬行的!
我將來要多觀察小動物,多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使我能更好地認識它們,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