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黃湯包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蟹黃湯包作文錦集(1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蟹黃湯包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蟹黃湯包作文 篇1
我摸著饑餓的肚子,抬頭看見了幾個讓人流口水的大字“蟹黃湯包”。
我走上前去,問到:“蟹黃湯包多少錢一個?”
“15元,15元”
“給我來一個”。我把15元錢遞了上去。
只見那個中年人熟練地把蟹黃湯包往身邊一扔,“咚”,剛好落在盤子里,他拿起一根吸管,往湯包的頂端一插,遞給了我,我小心翼翼地接過,打量起這個湯包,外皮十分地薄,在燈光下依稀可以看見里面流動的汁水,讓人垂涎欲滴,我剛想咬一口,爸爸連忙說,吃蟹黃湯包不能直接咬,要“先開天窗,后喝湯,最后吃光光”,像我這樣,說著爸爸用吸管在湯包頂端弄破了一個口子,這就是天窗……,還沒有等爸爸表演玩畢,我就拿起吸管,一插,一吸……啊!心急吃不了熱熱“湯包”,沒想到表皮冷冷的湯包里面那么燙,害的我舌頭都快起泡了……。
我只得小心地吸汁水,啊!太好喝了,蟹黃的鮮味全在里面,時不時能吃到一塊蟹肉,讓人吃了還想吃。
湯喝掉了,最后,我要吃光光啦!
我連皮和肉一起咬下去,蟹的.美味伴著薄薄的皮特別的香,并且油而不膩,我三下五除二,把它吃了個精光!
還沒等我回過神來,發現原來像潮水般的游人都止步了,人手端個盤子,到處是吸管吸湯的聲音,吃的那個香啊!
“秋風起,蟹腳癢”蟹黃湯包的美味是否也讓你垂涎三尺了呢?
蟹黃湯包作文 篇2
揚州有許多美食,如三丁包,燙干絲,肴肉,獅子頭,千層油糕,揚州炒飯,藕圓等等。但最讓我垂涎欲滴的還是蟹黃湯包。
揚州湯包雖然很有名,可終究要到瘦西湖邊兒的著名老字號“冶春”茶社品嘗才算得上美味,因為“冶春”茶社是一座久負盛名的百年老店。我們點了幾樣美食后就開始期待。我從來沒有吃過湯包,很好奇它是什么樣子?該怎么吃呢?真想它快點上桌呀!
正想著,幾小碟蟹黃湯包便端上桌了。湯包盛放在專門的白色小碟里,扁扁的,有精美的褶子,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水面上含苞欲放的睡蓮。這湯包一點不像成都的鮮肉包。鮮肉包的肚子鼓鼓的,很飽滿,并且蒸熟后很香,老遠就能聞到鮮肉里蔥濃郁的`香味。湯包沒有那樣的香味,它很含蓄地送給人們鮮美的湯汁。
我注意到在湯包旁邊,有一根吸管。把吸管插進薄皮里,小小地吮一口,便會感到濃濃的蟹黃味兒和鮮肉味兒在你的口里蔓延,一時間,你的味蕾全部都聚集在一起,讓你恣意品嘗。吸完湯汁后,就該吃皮和肉餡。但我實在太喜歡那湯汁,我又讓媽媽買了一個,再次品嘗了那濃而不膩,味厚鮮美的湯汁。
回到成都后,我仍然戀戀不忘那美味的湯包。因為它的美味早已美在了我的心中。
蟹黃湯包作文 篇3
你知道南京有哪些美食嗎?鹽水鴨、鴨血粉絲湯、糖芋苗等,都讓人垂涎三尺,而我最喜歡的是蟹黃湯包。
還記得我第一次吃蟹黃湯包的情景。當服務員端上來他們的“鎮店之寶”時,我驚呆了。這個蟹黃湯包比一般的湯包大好幾倍,它的皮是那么薄,仿佛吹彈可破,隱約可以看見里面的餡兒和湯,在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我小心翼翼地把湯包拎了起來,它的大肚子直往下墜,真有分量。我輕輕地搖了搖,感覺里面“翻江倒海”。
該如何下口呢?我環顧四周,發現每個人的湯包上都插著一根吸管。我恍然大悟,也學著將吸管從湯包頂部插了進去。我正想用力吸時,媽媽連忙阻止我,笑著說:“小心燙著!”我含著吸管,輕輕吹了口氣,湯包立刻變成了一個大胖子。過了一會兒,包子不燙了,我輕輕吸了一小口。哇,湯汁鮮而不膩,真是美味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吸光了湯汁,真是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啊!
喝完了湯汁,我用筷子將湯包剖開,咬了一小口,肥美的豬肉加上新鮮的蟹黃,那味道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一連吃了三個還覺得不夠,但店里的湯包已經賣光了,只能下次再來了。
這就是我最愛吃的蟹黃湯包,聽了我的介紹,你有沒有垂涎欲滴呢?
蟹黃湯包作文 篇4
一提到南京,我就會想到南京的美食特產——蟹黃湯包,它的味道著實令人垂涎三尺。
記得第一次吃蟹黃湯包是四歲那年。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爺爺和我去包子店吃蟹黃湯包,我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向包子店。一陣伴隨著美食香味的秋風向我襲來。我區區一平凡兒童怎能抵擋得住如此魅力可佳的香味呢,于是便拉著爺爺的手如一匹奔馳的駿馬沖向包子店。
幾步跨到了包子店門檻上,放眼望去,吃客們的身影在蒸騰的熱氣中顯得忽隱忽現而擁擠,這也成了一道獨特的清晨風景。
我和爺爺好不容易找了一張小桌子坐了下來。趁著等待的工夫,我悄悄觀察起師傅的手藝來。他們專注地做著包子,似乎身旁的吵鬧聲和人群的擁擠都化成了空氣。只見他們熟練地將絲瓜狀的面團摘成均勻的小份,搓成條,壓成凹起到迷你小碗狀,再將那些流著金黃蟹油的餡飛快地灌進去,然后兩只手配合默契地捏著包子小姐的裙擺,這就可以上籠了。
我左盼盼,右盼盼,終于盼到了那鮮美多汁的蟹黃湯包。只見我如一只餓狼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櫻桃小嘴立即塞得滿滿的,滿臉幸福樣。可一個不小心,舌頭給燙到了,爺爺立刻給我灌了一口水,并指正我說:“吃東西不能像餓虎撲食一樣,一定要細嚼慢咽——原因一不雅,原因二會噎到或燙到,原因三這樣就品味不到美食正真的味道了。明白了嗎?”
好一套吃貨法則,我小雞啄米般點頭,便開始了淑女吃法。我拿起筷子艱難地夾了個蟹黃湯包,優雅地咬了一小口,細細品味起來,油膩的湯水,嫩嫩的`肉和軟軟的包子皮融合,搭配得天衣無縫,這時爺爺說:“拌點香醋更美味呢,來!拌點?”“嗯!嗯!我也要拌!”我拿起小盤子,吃貨性又犯了。爺爺給我倒了小盤子的3/1,剛倒完,我便迫不及待地沾了點香醋,輕輕地咬了一小口,果然跟剛才的味道有些不同,那種酸酸的味道真是令人清爽了許多呢!到了最后,我咂巴著小嘴,舔了舔嘴上的油漬,打了個飽嗝,摸摸小肚皮,依依不舍地跨出了包子店店門。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心動了呢,如果已經心動,那我就獻句金言:“心動不如行動,快趁著金秋蟹肥的日子里來品嘗品嘗吧!
蟹黃湯包作文 篇5
前幾天是十一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到江蘇揚州游玩。去之前,我和爸爸媽媽做了旅游攻略。揚州除了瘦西湖、大明寺、何園、個園等特色風景外,它的美食更勝一籌、享譽海內外。揚州美食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系,以選料鮮嫩、制作精細、調味清淡而馳名中外。我最喜歡的就是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外形看起來像一只掏空了餡的新豐大包,有點扁、有點軟;包子皮白白的、嫩嫩的,像杭州春天里的白玉蘭;包子最上面有一個漂亮的旋兒,由很多皺褶組成,層層疊疊、整整齊齊,像杭州秋天的杭白菊;包子皮特別薄,薄得近乎半透明,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包里的.蟹黃。
蟹黃湯包的吃法很獨特。老板告訴我們要“慢慢提、輕輕移、先開窗、后吸湯”,意思是要先用吸管把包子戳個孔,再吸包子里的湯。哇,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吃包子要用吸的,所以迫不及待地拿起吸管在湯包上戳了個小孔,往里面放了點醋,輕輕一吸,啊!湯汁熱熱的、鮮鮮的,妙不可言、回味無窮。特別是蟹黃和肉汁的美妙結合,從齒縫里往外鉆,整個嘴里彌漫著難以形容的鮮香滋味,我整個人都陶醉在這只湯包里了。
小朋友們,蟹黃湯包實在是太美味了,保證讓你吃完一只還想吃第二只。聽爸爸媽媽說,現在正是螃蟹最肥嫩的季節,用現在的螃蟹做出的蟹黃湯包也是最美味的,所以,有機會的話,大家快去嘗嘗吧。
蟹黃湯包作文 篇6
“金風九九,中秋早過,正當蟹肥時。”說到蟹,我最愛的就是蟹黃湯包了,現在正是時節,當然得去好好品味蟹黃湯包這一美味佳肴。
靖江“蟹黃湯包”是中華六大名點之一,享譽大江南北已有200年的歷史。其特點: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味美。剛出籠時“放在盤里如座鐘,夾在筷上像燈籠”,蟹油金黃,輕輕晃動,宛如一枚軟雞蛋。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一家陳世榮湯包店,到了店里,撲鼻而來就是香味,我一邊聞著香氣,一邊觀摩著師傅的手藝,他們專注地做著包子,似乎一點不受四周的影響,熟練地將那發酵的精白面團摘成均勻的小份,搓成條,用手掌壓成薄薄的圓皮凹成小碗狀,將流著金黃蟹油的餡飛快灌進去,捏上褶子。
但另一師傅做的就十分不一樣,他用一個非常大的面皮澆上更多的蟹黃餡,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他把面皮邊用拇指和中指捏攏,就封住了包子的口,成了湯包的“頸項”。
很快,就等來了蟹黃包。先上的是一籠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小籠包沒什么兩樣,但隱約可見的`蟹黃和濃郁的鮮香使人垂涎欲滴。
媽媽為我講解了吃蟹黃包的“三部曲”:“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也就是輕輕提起包子頂端,放進小碟子,再把蟹黃
包咬一口,輕輕地吸。我在碟子里澆上醋,放上姜絲,咬了一口蘸了姜絲醋的包子,香味就溢滿了口腔,金黃的蟹黃汁流到口中,已經不是很燙了,這還等什么,我不再細嚼慢咽,而是直接狼吞虎咽起來。
我吃著蟹黃湯包,想到了關于蟹黃湯包的歷史典故:傳說,蟹黃湯包在三國時就有制作。孫尚香因聽聞劉備死于白帝城,便投江自盡,東吳的尉役吳老頭弄了些蟹黃、蟹肉與豬肉拌在一起,作包子的餡來祭奠孫夫人,他對大家說這叫“蟹黃燙包”,但眾人聽作“蟹黃湯包”并一直流傳下來。
就在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之時,“巨無霸”蟹黃包來了,它直徑約有十厘米,整齊地布滿褶子,被熱氣籠罩著,皮雪白晶瑩,十分薄,像個鼓著臉的娃娃,讓人恨不得把她吃掉。
我拿起吸管,小心翼翼地戳在它頂上靠近中心的位置,把嘴湊過去一吸,立刻陶醉在了蟹黃的鮮美之中。香味一直從嘴里流到心里,包子慢慢癟了下去,直到吸干。
我用手拉開它的皮,哇,里面的蟹肉金黃,能看見一絲一絲的,甚至還有油在冒,一陣獨特的香味飄來,在我鼻腔中蔓延,一個字——鮮!。
我從皮的邊上咬起,十分有韌勁,香噴噴的,很快又吃到蟹肉,飄香四溢,不久,盆就見底了。
蟹黃湯包,真是湯包中極品,令人流連忘返!。
蟹黃湯包作文 篇7
秋季,一個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正是菊黃蟹肥時,螃蟹自然成了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而我的家鄉,有“湯包之鄉”美稱的曲霞,美味一絕的蟹黃湯包上市啦!
踏入小鎮,正值就餐時間,一陣陣微風把鮮美的湯味送到了大街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也鉆進了我的鼻子里,瞬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真美味啊!”我不由得感慨。走進一家老店,一進大門,只見一個個大蒸籠上冒著熱氣,一股蟹香撲鼻而來,我的口水不自覺的又望外冒了。吃湯包的人排起了長龍一樣的隊伍,“老板,再來一籠”的聲音此起彼伏。再看店里,早已座無虛席。有的人明明吃飽了,卻還意猶未盡,好像在回味著。
一籠熱氣騰騰的包子上來,我抑制住自己想迅速解決它的欲望,先一飽眼福,仔細觀賞它。與普通包子不一樣,它扁扁的,胖胖的,薄得有點透明的'包子皮里晃動著黃澄澄的汁液,像一個“稀泥將軍’,看起來吹彈可破,實則牢固著呢。你用手碰一碰它,碰左邊,右邊鼓起,碰右邊,左邊鼓起,真像一個可愛調皮的娃娃。包子的上面一道道皺褶繞著中心,一道跟著一道,像一個大風車在旋轉著,好像在說“快來吃我吧,快來啊”。蟹黃的香味讓我忍不住開吃了。
蟹黃湯包有兩種吃法。第一種我給它取名“樂開花”。輕輕咬上一小口,黃黃的湯汁迫不及待地溜了出來,滿嘴都是蟹黃的味道,一個字“鮮”。我閉著眼睛,美美地感受著湯汁沁入你的每一個細胞,感受它帶來的美味。再咬一口,里面露出了金燦燦的蟹肉,我將蟹肉放入嘴中,咸咸的,鮮鮮的。摻雜著濃濃蟹香的包子皮,比普通包子皮吃起來更有韌勁,更有味道。不過這樣吃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咬,否則會汁液飛濺——燙傷你的嘴。第二種吃法是最安全的,老家有一種說法叫“先開窗,后吃湯”。就是拿來一根吸管,把湯包扎開一個口子,讓湯汁順著吸管緩緩進入你的嘴中,鮮味頓時充滿口腔,舍不得咽下……
怎么樣,看到這兒,你有沒有垂涎三尺呢?心動不如行動,快到我的家鄉——泰興市曲霞鎮來,淳樸的曲霞人歡迎你的光臨!
蟹黃湯包作文 篇8
皮薄、汁濃,味鮮的蟹黃湯包是名副其實的靖江名點佳肴,別有風味。幾乎每個去靖江的人都要去一品這個特色小吃。
八月末,我就去靖江品嘗了正宗的美味湯包。無論大酒店、小飯館,無不打著蟹黃湯包的招牌。
我們走進一家口碑很好的飯店,一品這風味小吃。不到七點半,店中已經有不少人,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讓我更想品一品這湯包了。
沒等多久,第一籠上桌了。一開蓋,就冒出了一陣白氣,隱隱露出四個比碗口大的“胖家伙”,可看上去又扁又平。皮薄得可以隱隱看見里面的湯汁,讓人口水直打轉,很好吃的樣子哦!
我心急地等待著,服務員緩步端來了一瓶醋和一小盤刀工精細的姜絲。我急忙倒了點醋,夾了點姜絲,把筷子對準了期待已久的湯包,卻遲遲不敢下筷。這么薄的皮,能受得了我這一夾嗎?弄破了可太浪費了。
服務員阿姨好像讀懂了我面對美味只能看不能吃的“痛苦”,在我即將出筷毀了這一美味之時,迅速戴上手套,輕輕一捏,快速拎起一個湯包。湯包在服務員手中顯得有些軟塌塌,搖搖晃晃,透過皮兒能隱約看見湯汁這兒一撞、那兒一撞,湯包仿佛一個充滿了水的'氣球,好像隨時要炸了似的。“啪”一下,湯包已經四平八穩躺進了盤子,居然完好無損,這可真是個技術活,我真是大開眼界呀!
黑色的醋擁著白色的包子,加上黃色的姜絲點綴,讓人胃口大開。我學著別人的樣子,兩手托平盤子,小心湊上前,咬開一個一丁點大的口子,湯汁不等我吸,就自己迫不及待涌了出來,好燙啊!我不敢讓湯汁在嘴中久留,一入口就咽了下去,自然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食不知其味了。我不敢大口大口吃了,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細細品嘗。湯汁甜而不膩,略帶微咸。我品嘗著這美味,停都停不下來,很快,就吸不出一點兒湯汁了。
本來狀如滿月的湯包變得松松垮垮,成了一張平整的白紙。我干脆咬開一個大口子,大口吃著,咬了好久,才發現了餡料。蟹肉紋理分明,十分鮮嫩,吃在嘴里滑潤爽口,彌散著湯汁鮮香的美味。細細品,香!實在香!而且絲毫不腥,只有濃厚的鮮味了,這一絲絲的蟹肉不僅味兒好,還嚼勁十足呢!蟹黃的美味那就更不用說了,吃得我滿口生香,唇齒留鮮。
好吃!我忍不住又吃了一個,感覺味兒更美了。不過,湯包也僅僅是“湯飽”而已,不吃點別的,小心你的肚子咕咕叫哦!
蟹黃湯包作文 篇9
蟹黃湯包,泰州人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無論是它的美味,還是那句讓人難忘的“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一掃光,滿口香。”他與干絲一起,成了泰州早茶的代名詞。
相比干絲,蟹黃湯包的制作工序繁瑣的多,干絲只不過十步,而蟹黃湯包就不同了,竟多達四十多不,從此出就明顯卡女戶蟹黃湯包的制作困難程度了。
湯包最難制作的步驟有兩步。一是:取出蟹黃,蒸螃蟹必須是適中。時間,火候一定要嚴格控制。不然的.話,湯包就將不好吃。二是:制作豬皮凍,這件東西必須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為什么呢?因為沒了他,湯包將無法做,就算做出來也不會好吃。只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包子,根本算不上蟹黃湯包。
會賓樓的湯包,可以說是最好的包子,但是那兒的包子必須預定。只有預定才可以吃到。雖然難預定,但是味道我卻無法形容。那晶瑩剔透的湯包,皮如紙,清晰的看見里面的湯汁。香飄十里。我不忍心一口吞下,又怕小偷把它們偷走。咬下來一口,將汁水吮吸,再把蟹黃放入口中好好品味,最后把姜絲塞入,十分美味,如果再有一些鎮江香醋的話,那就更錦上添花了。吃進肚中,回味無窮,再拿一個,再一次品嘗品嘗這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食品。
哎呦,我肚中的饞蟲又抗議了,還是不說了,萬一馬上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蟹黃湯包作文 篇10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正是大閘蟹最為肥美之際。此時此刻,若能品嘗幾只蟹黃湯包,再喝上一杯熱茶,可是再愜意不過了。星期六,身為一枚吃貨的我歡呼雀躍。為何?當然是為心心念念的美食——蟹黃湯包啦!
我和媽媽來到古月樓,只見這兒人滿為患,看來蟹黃湯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過了一會兒,蟹黃湯包端上了,只見它安靜地躺在蒸籠中,霧氣環繞,面皮呈半透明狀,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里面的湯汁和鮮美的蟹肉、蟹黃。輕輕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里面的湯汁便帶動面皮搖晃起來,顫顫巍巍的樣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頤,再配以濃郁的香氣,也只有《西游記》中白白嫩嫩的人參果能與之匹敵了。
如此美味當前,我怎能不動心?“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而后一掃光。”這句俗語可是早有耳聞了。我小心翼翼地將湯包放入一個盛滿醋的碟子中,用牙齒輕輕咬開一個口子,然后吸了一大口湯包內的湯汁。
哇!湯包內鮮美香醇的雞湯和蟹黃被窩吸入口中,挑動著我的.味蕾。待它們慢慢溶化,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我又咬了一口面皮,嫩滑可口,飽浸湯汁,真是“此肴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尋常手藝就能做成的。蟹黃、蟹肉要精選九、十月份的大閘蟹,湯是鮮香味美的老母雞湯,面皮更選用高筋面粉,僅制作工序就33道,這般講究,做出來怎會不好吃?
蟹黃湯包,誰與爭鋒!
蟹黃湯包作文 篇11
蟹黃湯包是我們這兒有名的風味小吃。
一天,我來到一家名叫“龍袍蟹黃湯包”的店里準備品嘗一下我夢寐以求的——“蟹黃湯包”。我點好了餐,十分鐘左右,湯包便擺在了我的面前,頓時,一股淡淡的螃蟹香味撲鼻而來。蟹黃湯包雪白晶瑩,靜靜地躺在碗里,里面的湯汁若隱若現。“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照著這句話,我先輕輕地夾起蟹黃湯包,然后慢慢移到了面前,咬下一口。皮薄如紙的包子皮一咬就破,鮮美的湯汁一涌而出。我趕緊吸了一口。啊,湯汁嫩滑,在我的口中轉了轉就滑進了食道里。皮摻著蟹肉和蟹黃一起嚼,由于餡被湯汁浸泡過,所以還有些湯汁的味道在里面。美味的肉餡加上鮮美的湯汁,難怪和普通的'湯包不一樣呢!大家在品嘗的時候一定要細細地咀嚼,慢慢地感受,這種入口不膩的感覺是在吃普通包子時感受不到的。
既然它的味道與眾不同,那它的做法一定也很有講究吧?事實確實如此。第一步先得將螃蟹洗干凈,用繩子捆綁好,上籠后用大火蒸二十分鐘至熟,再取出放涼,去殼取蟹肉、蟹黃備用。第二步把豬油燒至六成熟,入蔥末,姜末炒香,入蟹肉蟹黃,翻炒至出蟹油……看來只有做法考究才能做出美味的湯包啊!
蟹黃湯包,那無與倫比的口感和鮮嫩味美的湯汁,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味蕾深處。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令人垂涎三尺的人間美味——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在六合,那里有許多美味的風味小吃,豬頭肉,活珠子......,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屬蟹黃湯包了。
蟹黃包的汁,味好,看相也好。黃燦燦的蟹肉與蟹黃裹在晶瑩剔透的皮兒里,油燦燦的汁在蟹黃包里來回流動,咬一口,鮮嫩無比,吸一口,鮮美無比。它的的樣子如同一個頭小頸粗身大的`小胖娃娃。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去吃蟹黃湯包。
瞧瞧,這家店門頭上只寫了四個字——“華峰湯包”,別小看這四個字,店里整天人流如潮。剛到門口,我就被這一陣陣香氣給征服了。人們在店里來回穿梭,總會聽到食客們贊美蟹黃包的話。
我和爸爸四處張望,好不容易找到一張桌子。過了一會,蟹黃包就閃亮登場在我們桌上。我記著媽媽告訴我吃蟹黃包的方法:“輕輕移,快快提,先開窗,后吸湯。”我把蟹黃包提到一個盛有醋的碗里,輕輕地咬了一口,把蟹黃包里的湯汁一點一點的吸到嘴里,細細地品嘗著湯汁的鮮美,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蟹黃包。總覺得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的離開。
我回頭望瞭望這家店,心想:“我一定會再來品嘗你——蟹黃包”。
蟹黃湯包作文 篇13
一個地方的美食,是這片土地上勞動人民汗水的結晶和智慧,也體現了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底蘊。說起江陰的美食,最著名的莫過于蟹黃湯包,這里的蟹黃湯包,據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周末來到陶興寶小吃店,我就迫不及待地點了個蟹黃湯包。沒多久,一個冒著熱氣的湯包就映入我的眼簾。這真是件藝術品啊,我這樣想。
它軟白圓潤,上面布滿了一道道細巧均勻的折痕,像一條平鋪著的精致的百褶裙。頂上還撒著幾根淡黃的姜絲,像是裙上細碎的流蘇。那皮是那么飽滿、那么柔嫩、那么水靈、那么吹彈可破。我輕輕挪動盤子,隱約看見里面金黃的湯汁涌動,它們好像要爭先恐后地掙脫這層脆弱的束縛。我小心翼翼地想要用吸管戳破它,但那看似柔嫩的.面皮一下子把吸管給彈了回來。戳開一個小口,頓時滲出些油亮的、金燦燦的甘露。輕輕呷上一口,頃刻間,一股蟹油的鮮香便在口中四溢,讓人頓時回味無窮,贊嘆嘖嘖。我貪婪地吮吸完美味的湯汁,接著便開始品嘗里面的蟹肉。輕輕撕開面皮,一塊塊如紅寶石般的蟹黃零星地散落在米色的蟹肉絲中,仔細嚼上一口軟糯細嫩的蟹肉和金紅腥香的蟹黃,幸福滿滿。
吃蟹黃湯包時,自然少不了香醋。油膩的湯汁、軟嫩的蟹肉和入口即化的面皮搭配得天衣無縫,這時,蘸上一點香醋,瞬間唇齒留香,滿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深深地被江陰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所折服。
蟹黃湯包的做法十分考究:先用火煮透大閘蟹,肉不能太爛,也不能太硬。接著取出蟹肉和蟹黃,用小火燉出蟹油,再和雞湯翻炒,這樣餡就算做好了。接著要和面,再搟出半透明的薄皮,把餡兒包起來。餡兒要適中,多了,容易在蒸包時破裂;少了,便達不到“湯足如泉”的效果。折皺也特別講究,要細巧均勻,美觀整潔。
記得我第一次吃蟹黃湯包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呢!那天我買了個湯包來解解饞,當看到里面晶瑩剔透的汁水熱鬧地晃來晃去,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上去,頓時金黃的汁水四濺,濺到了手上,噴到了臉上,燙得我嗷嗷亂叫,真是心急吃不了熱湯包啊!
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中華五千年文化進程中的一朵奇葩,而江陰蟹黃湯包無疑是奇葩中最耀眼的一朵。愛美食,愛湯包,愛上江陰造!
蟹黃湯包作文 篇14
九月,當秋姑娘邁著輕輕的腳步到來之時,六合的蟹黃湯包也就跟著上市了。
深秋,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順便帶我去品嘗當地最有特色的蟹黃湯包。路上,一輛輛汽車堵得水泄不通,連一只貓也別想進去。過了大約三十分鐘,我們終于挪到了龍袍車站。
我和媽媽來到龍袍最有名氣的飯店——龍袍人家。只見一個玻璃門內,幾位叔叔阿姨正在忙活著:第一位叔叔正在把發好的面團滾成做蟹黃包的面皮,其他兩位阿姨從一個裝滿蟹黃與肉糜做的餡的瓷盤里舀了餡,放入面皮中,仔細嫻熟地捏出許多道褶子,這樣一個蟹黃包的雛形基本完成了。最后,再放入蒸籠中蒸10—15分鐘,香噴噴的蟹黃湯包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蟹黃湯包,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濃郁的湯汁立刻在嘴中彌漫開來,再嘗嘗蟹肉的餡,更是鮮香無比。媽媽都笑我是個“小饞貓”。
說起家鄉龍袍鎮,它雖不是中國的名鎮,但濱臨長江,也是魚米之鄉。我最喜歡那里的水杉大道。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春天,萬物復蘇,水杉路也換上了淺綠色的外衣。夏天,路邊的`格桑花海姹紫嫣紅分外迷人,挺拔翠綠的水杉擋住了如火驕陽,漫步于木質的棧道上,格外清涼舒爽。深秋時節,水杉樹的葉子漸漸黃了,風一吹,葉子紛紛落下,像美麗的蝴蝶在空中飛舞。冬天,大雪過后,一層層厚厚的雪給水杉樹蓋上了一層皮外衣,給路邊的小草也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萬籟俱靜,也別有一番風味。
龍袍鎮!我心中最美的江南小鎮!
【蟹黃湯包作文】相關文章:
蟹黃湯包06-24
蟹黃湯包作文10-29
美味蟹黃湯包06-22
蟹黃包作文11-24
雞鳴湯包作文09-23
湯包奇談作文09-23
小籠湯包作文05-30
無錫湯包04-22
小籠湯包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