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選)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1
30年后,我成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設計師。有一天,一位科幻小學的校長請我來為他們設計一所前所未有的學校,下面就請我帶你們去參觀一下吧。
以前的教學樓是長方形的,現在我把它設計成了鉛筆的形狀。它的筆尖有避雷功能,即使外面雷聲“轟隆隆”,里面依舊是如同晴天一樣,更不會遭雷劈了,根本不用擔心會影響老師和學生上課。教學樓底下,我還設計了防地震感應器,如果發生地震,教學樓就會自動懸空浮起來,正在上課的同學也不會驚慌失措了。教學樓的筆身包括了語文教室、數學思維訓練、音樂室、語音室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語文、數學、英語這幾門主修課的教室。所有教室的課桌都被我設計成了“智能寫字桌”,它里面含有我們所有的教學書和學習用品,以及家庭作業和老師講課的內容。這樣我就不用整天背著沉重的書包了,早上背著來上學,傍晚又背著回家。上音樂課時,學生們的老師成了機器人老師。與此同時,每個同學都有一個神奇的耳機,自己學著唱歌,如果哪里發音不標準,這個耳機就會反復提醒和教授,直到你發音標準為止,而且它會將同學們唱的歌自動刻錄成光盤,這將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哦!
由于現在的學生特別挑食,所以我特地為他們設計了一種機器。你只要在它身上選擇你需要的菜的種類以及菜的'名字,過一會它就會端上你點的菜,這樣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吃到你想吃的東西了。
因為現在的操場要占據很大的空間,而且常常會受天氣的限制,所以我把操場設計在了地下,同時我還設計了升降機,不管刮風下雨都不怕了。這里不僅運動器材應有盡有,而且還有機器人服務呢!
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2
時光如梭,時隔三年,我們又相聚在這里,看著在座的各位,臉上都已不見那時年少的稚嫩,有的則是那成熟與穩重。
還記得30年前的我們,一個個年少輕狂,朝氣蓬勃,每天都忙碌在繁重的學業生活當中。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中考而戰,那段時光才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一個個都斗志昂揚,在數學課上積極的討論難題和解決方法。每個人都有一種積極向上進取的精神。在課堂上,每個同學都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老師也講得繪聲繪色,十分有樂趣,這真是一段人生中美好的記憶啊。
那時的我們非常快樂,沒有生活的壓力,只需要好好學習,做好自己就行了。還記得我們教室旁的那塊籃球場嗎?沒錯,就是他。昔日的'我們只要是上體育課每個班都會有籃球,特別是男生,大部分有著自己喜歡的NBA球星。每個班都有比較會打籃球的男生。他們在籃球場上大大專注的眼神。拼命爭搶籃板,即使是摔倒了也毫不畏懼,站起來繼續奔跑。
我們輕狂高傲懵懂無知太年少,不知天高地厚,一次次在失敗中領悟成長。
歲月就像一把殺豬刀,如今的我們整天面對生活、工作、家庭上的各種壓力。歲月消融了我們的年少輕狂。這個是向往我們當初的那段天真美好的學習生活。遺憾的是,這世上沒有時光穿梭機,我們再也不可回到過去了,唯有珍惜當下。
曾經的我們放蕩不羈,野的像風、傲的像光,即使被歲月抹平了棱角,也磨不掉我們心中的那份激情與理想。人生如畫一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3
我有兩個家,都在溫暖的南方,一個在北邊,一個在南邊。北邊的在沿海鄉鎮,有咸香的海風,土墻青瓦。南邊的身居城鎮,有郁郁的龍眼樹,白墻紅磚。問我更喜歡哪里?我沒有答案。
整年我都呆在南邊的城鎮里頭,與車水馬龍相伴,但雖說是城鎮,爺爺在附近的小園畦養了不少小動物,種了幾田瓜果。逢周末。我有機會坐車去那里短居。短暫的兩天,喚醒我的,不是叮叮當當鬧騰的手機鈴聲,而是緩慢悠閑地雞鴨的談話聲。將窗簾拉開,日光透過窗欞漫進屋子,將床照的泛出暖融融的茶色,沐浴著陽光,有一種在云中漫步的曼妙感覺。
爺爺總會邀請北邊的外公來郊區小居。天空剛剛呈霾藍,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和青草混雜的味道,早起的鳥兒在一片寂靜中獨自歡頌,二人早早的起床,一同在田中揮鋤破土。待太陽踱步到半空時,便坐在石椅上歇息,煎一壺茶,煮一鍋面線糊,享受南邊城郊的暖意。
至逢年過節,我們就會去北邊鄉鎮住一周。還未進門,就看見被炊煙籠罩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殘陽,我抬眼望,炊煙飄飄拂拂,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我一路飛跑進屋,猴急火急地拈起一塊香噴噴的炸豆腐塞進嘴里,外公戲罵我“饞嘴貓”。
跟著外公和爺爺,沿著一條光禿禿的水泥路,停在電線桿上的.烏鴉吱呀吱呀地叫,咸咸的海風吹動我的碎發,撓得我的心癢癢的。外公爺爺擼起袖子,挽起褲腳,下海去。
歲月蹉跎,轉眼間物是人非,無情的歲月帶走了外公,去了另一個世界,爺爺慢慢變得沉默寡言,孤燈只影,滿屋的冷清。
第二天早上起來,太陽剛剛露頭,溫熙的陽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頂,染成一片熟悉的茶色,外公仿佛還在,爺爺仿佛還在笑。
無情歲月有味詩作文4
早已習慣了喧囂,十幾年不曾回過江南幾次,但故鄉的那座橋,那條河,那些人,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縹緲中早已深烙于我心,永不抹去。
橋是江南停駐的夢,那曼妙的姿態是婦人在輕舞,那奇妙的身姿是飛虹在澗邊飲水,那斑斑銹跡是歷史的沉淀,那歷久彌堅的`青石是柔情堅強的支撐,那嬌小而又偉岸的身軀,承載了多少明艷歡笑,多少國恨家仇。煙雨蒙蒙,楊柳依依,掩映著那片青磚黛瓦,點點碎陽,裊裊炊煙,呼喚著晚歸的烏篷船;河畔的那條石拱路通向遠處那座高高的石拱橋,小船悠悠地在橋下穿行,人輕輕地在橋上行走,一如在畫中......
江南的流水可沒有氣吞山河的氣魄,清秀得很,張狂也不浮躁,完全就是小家碧玉的樣子。說話時似朱唇輕啟,走路時似金蓮晃動,以一抹姿色表現出來,不卑不亢,沒有故作姿態,故意賣弄,這就是江南的性格。
荊釵布裙的女子,踏著水車剝著菱角,江南的少女,操一口吳儂軟語,美目盼兮,就汩汩而過的流水擺著浣衣的姿勢,在夕陽里溫柔的笑。自古江南出奇子,這里走出了有詩有酒的唐伯虎,笑傲儒林的吳敬梓,不惜千金買刀的秋瑾。
唐詩宋詞吟唱過多少章,歷史畫卷靈秀過多少回,江南好似一首雨中短歌,歌中有泛舟江上的漁人,早起涉水的樵夫,它的水性柔情喚醒我浮躁的內心,如飲一杯充滿茶韻的美酒。
在這個充滿快節奏的無情歲月,品到了一回回甘甜,像一首樸素的詩暈染了幾滴水墨,漣漪回旋,永蕩在我心底......